閱讀此文之前,往期精彩推薦: ![]()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是準確判斷是個運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評價作者運用這些技巧產生的表達作用和效果。 表達技巧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今天我們重點對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構思立意等方面技巧加以講解。 ![]() 高考對修辭手法的考查一般分兩個層面: 一是辨認修辭手法; 二是說明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這類題型涉及到的修辭手法有:比喻、夸張、比擬、接待、雙關、對偶、設問、反問。 ![]() 1、這首詩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結合詩句分析其表達效果。 2、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詩歌某一句的妙處。 3、詩中某句運用了某種修辭手法,試簡析他的藝術效果。 ![]() ![]() ![]() 閱讀下面的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鷓鴣天·送人 辛棄疾① 唱徹《陽關》②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個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注】:①該詞是作者中年退居江西上饒時所作。②《陽關》:琴歌《陽關三疊》的簡稱,據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一名《渭城曲》譜制。 本詞是如何運用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請找出并賞析。(要求不少于兩種修辭手法。) 分析: 1、第一句“加餐”為《行行重行行》:“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2、最后一句“行路難”為李白《行路難》:“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解答: ①、用典。首先用了《陽關三疊》,突出送別友人時依依不舍的情感;然后用“且加餐”,出自《行行重行行》中的“復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來自我勸慰;最后是“別有人間行路難”,出自李白的《行路難》,來突出世路艱難。 ②、反語。作者一直志在收復中原,但卻受到打壓,壯志難酬,用“功名馀事”反說滿腔報國之情,表達心中的憤激之情。 ③反問。用“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來強調從古到今遺憾的事太多,悲歡離合只是其中的一種,從而過渡到對世路艱難的感慨。 ④、雙關。“風波惡”“行路難”運用了雙關的手法,表面指離別的朋友可能遇到江上風波和路途中的艱難,但實際是暗示人生路的坎坷、艱難。 ![]() ![]() 表達方式主要指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在高考中,高考試題重點考查抒情、描寫兩類,并且描寫和抒情的技巧與后面的表現手法有交叉重合之處。 ![]() 1、某詩句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2、某詩句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請加以賞析。 3、從“情”與“景”的角度賞析,本詩(詞)是怎樣表達作者情感的? 4、詩(詞)中的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試作簡要分析。 ![]() ![]() ![]() ![]()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秋日登吳公臺①上寺遠眺 劉長卿 古臺搖落②后,秋日望鄉心。 野寺人來少,云峰水隔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注】:①吳公臺:在今揚州北,南朝古跡。②搖落:零落。 詩的中間兩聯是如何寫景的?請做簡要分析。 分析: 1、從柳宗元的《江雪》到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再到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寫進人生的孤寂與清歡。 2、“野寺人來少,云峰水隔深”近景與遠景結合;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起到襯托的意味。 解答: 1、頷聯通過對吳公臺山高水深、游人罕至的描寫,側面烘托出古跡零落,環境的荒涼。 2、頸聯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來寫景,夕陽照著九臺,寂寥的山林中回蕩著鐘聲,襯托出環境的僻靜與蕭索。 ![]() ![]() 表現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點。表現手法可理解為藝術手法、寫作手法等。高考重點考查的變現手法主要有:對比、必行、襯托、渲染、象征、想象、抑揚、用典等。 ![]() 1、這首詩(詞)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 2、試分析......詩句運用的表現手法。 3、請你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對......詩句進行賞析。 4、試分析本詩(詞)使用的表現手法。 5、這首詩(詞)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作者的情感的? ![]() ![]() ![]() ![]() ![]()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夏日三首(其一) 張耒 長夏村墟風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添絲屋角晴。 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 久斑兩鬢如霜雪,直預憔漁過此生。 請簡要分析本詩是如何表現環境的“清”的。有何妙處? 分析: 1、“檐牙燕雀已生成”,寫景,反襯村居環境清幽。 2、“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天絲屋角晴。”寫景,蝴蝶飛舞、蜘蛛織網,反襯出白天清凈。 3、“溪聲”:風吹著簾子動,溪聲嘈嘈,反襯夜晚的清凈。 4、最后一句抒情。 解答: 1、 本詩表現環境的“清”運用了反襯的手法。 幼雀和雛燕在屋檐前飛舞,蝴蝶飛舞,蜘蛛結網,以動襯靜,反襯出白天的清凈和村居的環境的清幽; 風吹簾動,溪水聲,以聲音襯托靜,反襯出夜晚的靜謐。 全詩表達了詩人恬淡、閑適的心境以及歸隱村野度過余生的愿望。 ![]() ![]() 詩歌的構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結構的技巧體現出來。而詩歌的篇章結構即詩歌的行文脈絡和情感內容的起伏變化,主要構思技巧有:卒章顯志、以景結情、抑揚等。 ![]() 1、分析詩歌在結構方面的技巧。 2、這首詩是以什么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分析。 3、這首詩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試作簡要分析。 4、這首詩結尾一句運用了什么技巧?請簡要分析。 ![]() ![]() ![]() ![]() 切入點一:明確思考問題的角度 ![]() 1、線索的設置。 2、順序的安排。 3、過渡照應。 4、開頭語結尾。 5、結構特點。 切入點二:掌握一般規律性的知識 ![]() 不同位置的詩句的作用(開篇、中間、結尾)。 ![]() ![]() ![]() 結構技巧+在詩中的具體運用+這種結構技巧的功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