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學中醫 讓更多人了解中醫 每天學習一條傷寒論 (第395條) 講者:孫潔 編輯:東旭 395.大病差后,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牡蠣澤瀉散方 牡蠣,熬 澤瀉 蜀漆,煖水洗,去腥 葶藶子,熬 商陸根,熬 海藻洗,去鹽 栝樓根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大病差后,而見“腰以下有水氣”,說明這個“水氣”并非宿病,乃是新發。否則,就應該是“水氣病未差”,而不是“大病差后”了。 大病初愈,其人多虛,此時若見水氣病,多半是虛腫。虛腫以脾腎陽氣虧虛為主,若為氣虛作腫,則腫在肌膚頭面;若為脾虛作腫,則腫兼脘腹脹滿;若為腎虛作腫,雖然腫在腰以下,但必是久腫不愈,伴有溲清便溏。 本條只說“從腰以下有水氣”,可見病人以突發腰以下水腫為主,并非上述各種虛證水腫,而是實證水腫。必然是有陰邪阻滯,陽氣不通,失于氣化,因而水氣內停為腫。 具體是何種陰邪呢?以方測證,方中用蜀漆、葶藶、商陸等清熱泄痰逐水藥,可知病由濕熱痰濁阻滯而生。水病初起,只在下焦,未犯中下二焦,所以治以攻逐水飲,使飲邪由下而去,不致上犯胃氣為患,用牡蠣澤瀉散。 方中用澤瀉、商陸根瀉水利小便以治水腫;蜀漆、葶藶逐痰化飲,以破水熱膠結;牡蠣、海藻軟堅消痞,以消痰結,通陽氣;栝蔞根清熱生津,兼通血脈。諸藥共用,祛除痰熱水飲,但藥多峻猛,故用白飲和胃氣。得小便利,說明水氣已出,即止后服,以他藥善后。 點擊下方鏈接復習近三條傷寒條文: 字帖獲取請點擊: 現已更新至208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