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已經過了七十多年,戰役勝利結束后,蔣介石在江北的精銳部隊大部分都被消滅,為渡江戰役打下良好的基礎。一直以來,對國共雙方的兵力都有爭議,主流的媒體數據都是共軍的60萬對陣國軍80萬,但是查閱資料發現并不如宣傳的那樣,共軍有多少人,一直以來都是諱莫如深,今天就來深挖淮海戰役中共軍的人數。 1、參戰的正規部隊 三野司令部發布的淮海戰役總結材料上有著對整個淮海戰役的記載,其中關于共軍人數的描述:在全國勝利形勢下,我軍為求得在長江以北與敵決戰,殲滅南線敵軍的主力,造成進軍江南之有利條件,集中了華東、中原倆野戰軍及華東、中原,華北等地方軍各一部,共約百萬以上強大兵力,統由劉伯承、陳毅、粟裕等將軍率領同意指揮作戰。由此可見三野司令部給出的數據,共軍就有過百萬人。 ![]() ![]() ![]() 淮海戰役總結材料 這份總結材料上標明的華東野戰軍參戰15個縱隊,44個師,總人數為42萬人;而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19個師,總人數為18萬人。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合計22個縱隊63個師,總人數約為60萬人,而從編制上看,這個只是正規軍數據,并沒有包含參戰的地方武裝和軍區部隊。 ![]() 2、華東軍區擴軍和華野部隊補充兵員 1948年11月15日,張云逸等以華東局的名義向各區黨委發出指示,決定在山東地區完成6.5萬人的擴軍計劃,計渤海10個團3萬人(現有1萬人除外),膠東5個團1.5萬人,魯中南5個團1.5萬人,昌濰特別區2個團5000人,限1949年3月底以前完成。 華東局的擴軍計劃剛剛下達,前線就開始要求補充兵員。11月18日,粟裕、譚震林等致電華東局并華東軍區:為連續作戰,建議渤海縱隊南下運河線待命,由淮海地區抽調3個團補充第十二縱隊,把動員的新兵集結于臺兒莊一線以補充部隊。次日,張云逸等以華東局和華東軍區的名義復電同意,并決定從膠東、渤海、魯中南抽調7個基干團補充前線。 鑒于華野在圍殲黃百韜兵團的過程中傷亡較大,為使華野在今后數個月內能夠補充解放區新兵,張云逸等人于11月21日以華東局的名義致電粟裕、譚震林等并華中工委并報中央軍委:計劃在山東動員11萬地方部隊補充主力,共分3期完成,1949年春天以前分6批出發完畢;華中的補充計劃由華中工委自定【山東省檔案館、山東社會科學院合編:《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第19輯,山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9~330頁。】。23日,中央軍委復電同意,并指示要保證這一計劃完全實現。 根據這一計劃,張云逸等令魯中南軍區參謀長趙一萍率魯中南警備第三、第六、第十六團,竹庭獨立團以及濟南警備第四團,于12月12日由臺兒莊以東地區進至徐州東南房村地區;令華東軍區后備兵團司令部步兵第一師師長郭廷萬、副政治委員徐在先率領渤海4個新兵團,于12月12日由滕縣進到徐州東北的常莊地區;令膠東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鄧龍翔、參謀長俞加林率3個基干團由煙臺出發,于12月15日趕到臨沂。 不過至12月中旬,只有趙一萍所率的5個團補充了華野。在張云逸等的努力下,整個淮海戰役期間,山東擴充兵員約18萬人,華中3.5萬人。其中,已補入主力的共13個團2.3萬人,準備補入主力的共4.7萬余人【華東軍區向中央軍委所作1948年11、12兩月綜合報告,1949年1月9日。】,從而基本保證了前線補充兵員的需要。 所有淮海戰役期間補充和擴充的兵員并沒有算在內。后期部隊補充的俘虜、解放戰士,同時還有第三階段參戰的35軍也沒有算進去。 ![]() 之前看到過帥克介紹淮海戰役的時候,提到過華東野戰軍只有36萬人,不知道這個數據從哪里查到的,不過《山東黨的革命歷史文獻選編 1920-1949 第10卷》 266頁,華東局給軍委的電報,全部華野的兵力就有49萬,加上軍區、俘虜傷兵、地方武裝53萬、黨政機關等20萬就總人數超過120萬,很顯然,華野的人數遠遠不止帥克所說的36萬。 ![]() 山東黨的革命歷史文獻選編1920-1949第10卷 我們現在的史料為什么都直接引用共軍60萬對陣國軍80萬? 首先,這60萬共軍主要是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的數量,而80萬是國軍的編制數,但實際國軍都不滿編。其次,這個是宣傳的數據。打完戰役后,相關消息傳到了蘇聯,蘇聯的尤金大使說:1949年1月中旬,淮海戰役結束之際,斯大林聽說淮海戰役解放軍以60萬兵力打敗國民黨80萬兵力,就在記事本上寫了“60萬戰勝80萬,奇跡,真是奇跡”等內容。尤金大使在離開莫斯科到北京之前,斯大林對他說,淮海戰役打得好,是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奇跡,也是世界戰爭史上少見的。這個戰役值得我們學習研究,值得世界各國的人民學習研究。讓他到中國幫斯大林辦一件事,就是了解和研究淮海戰役勝利的原因。尤金大使訪華的時候,還特意去了趟南京,了解戰役都相關信息。所以后來很多資料上記錄的數據都是共軍的60萬部隊戰勝了國民黨80萬部隊。 不過從史料分析,不算上后期擴充和補充的新兵、俘虜、解放戰士還有增援的部隊,參戰的正規軍和非正規軍總人數就已經超過一百萬。 淮海戰役參戰兵力的問題通過上面詳細的分析和統計,各位軍史愛好者心中應該有自己的判斷了吧。 參考文獻:《淮海戰役綜述文件大事件圖表》、《朱德軍事文選》、《山東黨的革命歷史文獻選編 1920-1949 第10卷》、《華東軍區向中央軍委所作1948年11、12兩月綜合報告,1949年1月9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淮海戰役總結材料-三野司令部》 |
|
來自: 蘭博2000 > 《中國近代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