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有個泉州穆斯林商人,叫做蒲壽庚,是阿拉伯人后裔。蒲壽庚因為精通阿拉伯語、越南語,給自己的貿易生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為蒲壽庚生意做得好,所以被南宋朝廷封為泉州市舶司提舉,同時靠著外貿生意積累了一大筆財富,成為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 不僅如此,蒲壽庚也抵御過多次出現在泉州的海寇,并且壟斷宋末時期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三十年,1276年蒲壽庚憑借顯赫的權利和雄厚的海上實力被封為福建、廣招撫使,總海舶。但其實蒲壽庚卻是對于南宋來說,實實在在的大漢奸。元軍破臨安后,俘虜了皇帝恭宗,陸秀夫、文天祥、張世杰等人擁立了另外兩個皇帝端宗和幼主趙昺。 南宋名存實亡,但是因為有將近三千宋朝皇室成員在泉州,小皇帝南逃首選地就是泉州,他們想在泉州立足,以圖東山再起。然而,此時蒲壽庚已經背叛南宋,投靠了蒙古人。蒲壽庚只承認謝太后和恭帝,對張世杰緊閉城門,他們只能繼續往南逃,撤往廣東。張世杰臨走時抄沒了蒲壽庚的家產以充軍資,還強征了蒲壽庚的商船。 忍無可忍的蒲壽庚拿已經逃走的端宗和幼主沒有辦法,就把所有定居在泉州的南宋宗室全部斬殺,總計屠殺3000多人,除此以外,他還屠殺了數萬不愿意投降元朝的泉州人,泉州少林寺僧眾明國家忠義,也因此被滅。負責殺人的是蒲壽庚兒子蒲師文,蒲師文生性殘忍,殺人是先砍掉手腳活活放血。為了斬草除根,南宋宗室女人和幼兒也一律處死。蒲氏因為貪圖趙氏宗室墓室里的珍寶,還把趙氏宗室的墳全挖了,尸體被扔在曠野。當時僅存的一部分宗室子弟為了逃過追殺,躲到泉州晉江,改姓了吳。 之后南宋徹底被滅,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蒲壽庚這個漢奸降元。而蒲壽庚降元之后,得到元世祖的嘉許,還受到重用。蒲氏顯赫一時,子孫在元朝也是頗為得志。大概八十年后,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他對蒲壽庚深惡痛絕,恨之入骨,斥責其后人為“余孽”。這不只是因為蒲壽庚投敵賣國,還有一大部分原因是蒲壽庚在泉州屠殺南宋宗室的時候,把泉州少林寺也給屠了。 要知道,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前,因為走投無路,投奔去了皇覺寺,剃度為僧做了行童,也正是在寺廟的生活,使他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轉折。因此,朱元璋當上了皇帝之后,佛教是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的,佛教文化也是在明朝最為繁盛。 朱元璋當然看不過蒲氏的這種做法,于是,一上臺,就責令所有蒲氏男子全部充軍流放,所有蒲氏女子為娼為奴,子孫永遠不能當官。甚至還把蒲壽庚的尸體挖出來鞭尸三百。經過朱元璋的這般打壓,蒲姓就會受到限制,遷往各地的蒲氏紛紛改姓卜 、楊、吳等。 參考資料:《泉州人名錄·蒲開宗》、《閩書》、《讀史方輿紀要·卷95》 |
|
來自: 新用戶40828904 > 《中國民族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