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穩定器,是指隨著經濟的周期性波動稅收和一些政府支出會自動增減,從而起到經濟穩定的作用,不需要政府預先作出判斷和采取措施,而是依靠財政稅收制度本身具有的內在機制自行發揮作用。 公共部門中的穩定器最主要的是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此外還有失業救濟金、各種社會福利支出、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等等;個人部門中最主要的穩定器是邊際儲蓄傾向。在經濟分析中,多注重于公共部門穩定器的作用。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通常具有自動穩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和公司所得稅支付、失業補助和其它福利轉移支付、農產品價格維持機制,以及公司儲蓄和家庭儲蓄等。 比如在經濟蕭條時期,個人收入和公司利潤減少,個人和公司所得稅支出隨之減少;而失業增加,政府失業救濟和社會其它福利轉移增加,從而緩和個人收入下降,減少需求下降對國民經濟的沖擊.而在經濟繁榮時期則相反。 此時個人收入和公司利潤增加,個人和公司所得稅支付隨之增加,失業減少,政府的轉移支付減少,從而緩和個人收入增加隨之需求過度增加對國民經濟的沖擊。 擴展資料 自動穩定機制主要是通過對收入的二次分配從而影響企業家和消費者個人的生產和消費行為選擇,但是由于財政自動穩定器具有相對的潛在性,因而其效力的發揮可能使人們的收入或者支出等對社會產生的影響較小。 從國內的實際來看,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以政府預算作為財政相機抉擇政策的代表,而以社會保障制度和稅收作為自動穩定器的代表并沒有調解城鄉收入差距、地區收入差距。 并沒有緩解收入分配差距過大或者資金不斷向產能過剩行業積聚的形勢。并且從稅收來看,除了個人稅收具有典型的累進性質外,企業稅收在這方面表現并不明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