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怪石,星羅棋布,點綴黃山,功勞不遜奇松。它們遍布黃山峰海,形態別致,或大或小,大可達峰,小如彈丸,或形象,或神似,似人似物,如鳥如獸,惟妙惟肖,情態各異,妙趣橫生,意趣無窮。更有怪石奇松結伴出鏡,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幅天然松石畫卷,令人稱奇叫絕。 茫茫黃山,綿延數百公里,眾多巧石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千姿百態,千奇百怪。又因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由不同的人觀看情趣迥異,也就有了一石二名或一石多名者,趣意妙生,引無數登山者無盡遐想。據說,黃山怪石有名有姓者多達1000余塊,我之見者或拍者僅僅數十,冰山一角。僅這冰山一角,就已經讓我驚奇萬分了(本篇所述,有些奇石名字是博主自己瞎想,不盡其意,望博友海涵)。 鯉魚跳龍門 從玉屏樓沿玉蓮新道往蓮花峰南坡登山口方向,前行50米左右,可見右側石壁上,有一巧石狀如鯉魚,正奮力向上,稱之“鯉魚跳龍門”。“魚嘴”上方長有一株黃山松,松似靈芝,松石組景,曰“鯉魚戲靈芝”?!棒~嘴”前方有一橢圓石塊,又曰“鯉魚吐珠”。 ![]() 僧人面壁 離“鯉魚跳龍門”不遠處,有一奇石,形如一身披袈裟的老僧,面對懸崖而坐,好像在面壁思過,故曰“僧人面壁”。 ![]() 童子拜觀音 換個角度看,好似童子拜觀音??! ![]() 象鼻石 象鼻石位于黃山玉屏樓右側,一巨石如大象蹲伏,頭部有石柱翹起,酷似象鼻,故稱象鼻石。象鼻石高高翹起,酷似男根,又曰“黃山陽石”。 ![]() 孔雀戲蓮花 從玉屏樓前文殊臺向右看,在蓮蕊峰腰面對蓮花峰的峭壁上,有一塊巧石似一只美麗的孔雀,雀身及長尾附著在蓮蕊峰的峭壁上,頭向著新蓮初綻的蓮花峰,好象與之嬉戲,故名“孔雀戲蓮花”。 ![]() 松鼠跳天都 從玉屏樓前文殊臺向左看,耕云峰上一巧石,酷似活潑逗人的小松鼠,拖著尾巴,想越過萬丈巨壑,躍上高聳云霄的天都峰,故名“松鼠跳天都”。 ![]() 指路石 從玉屏新道到蓮蕊峰步道左手邊,有一奇石如掌,食指朝上,好似為游人指路。此石被稱為“指路石”。形如海豚,又曰“海豚石”。 ![]() 大哥大 換個角度看“海豚石”,酷似手機“祖先”大哥大。哈,原來黃山早就有手機了。 ![]() 仙梨墜地 再換個角度,快到蓮蕊峰時回望海豚石,又像一個梨把朝上的梨子,所以被戲稱為“仙梨墜地”。 ![]() 銀蛇吐信 來到蓮蕊峰旁細觀《孔雀戲蓮花》中的孔雀石,怎么也沒看出像孔雀,倒是好像一條吐著信子的蟒蛇,取名曰“銀蛇吐信”(當然,這是博主起的名,百度查不到)。 ![]() 金蟾望月 蓮蕊峰頂有一怪石,酷似一只癩蛤蟆,書上取名“金蟾望月”,有點意思。 ![]() 銀蛇戰金蟾 蛇遇見蛤蟆怎么辦?當然是“銀蛇戰金蟾”嘍! ![]() 龜兔賽跑 蓮蕊峰旁 有一景觀,一塊石頭猶如一只正在熟睡的兔子,在它下方一只伸頭的烏龜正在吃力地爬行。這一石景將寓言故事“龜兔賽跑”表現得淋漓盡致。 ![]() 龜、兔、蛇、蟾罕見同框 冤家相見分外眼明!你玩你的大戰,我玩我的比賽,看看到底誰厲害! ![]() 鰲魚吃螺螄 百步云梯眺望鰲魚峰,可見“鰲魚”張大著嘴巴,似要吞食前面狀如螺螄的幾個圓石,人稱“鰲魚吃螺螄”。最前邊的“螺螄”是大名鼎鼎的“大拇指石”??!拍攝位置:蓮花亭,百步云梯。 ![]() 老僧入定 老僧觀海 豬八戒照鏡子 從百步云梯底端向鰲魚峰中腰看,有一怪石高約丈余,宛如身披袈裟、頭戴僧冠的和尚趺坐靜修,官稱“老僧入定”;如遇云霧繚繞,云海形成時,又稱“老僧觀海”;“老僧”形似“豬八戒”,其身前有石平如鏡,民間稱“豬八戒照鏡子”,也有人稱“豬八戒讀經書”。拍攝位置:百步云梯下端。 ![]() 百步云梯 在蓮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鑿成的一百余級險峻陡峭的步道從兩石間穿過下行,從對面鰲魚洞觀看,步道下臨深淵,像靠在峭壁上的長梯,常有云霧繚繞,十分險要,這就是“百步云梯”。拍攝位置:鰲魚洞。 ![]() 龜蛇守云梯 此景位于蓮花亭前,百步云梯上方,磴道兩側各有巨石,一形如龜,一形如蛇,兩石平行,頭上尾下守護云梯入口,故稱“龜蛇守云梯”。拍攝位置:鰲魚洞。 ![]() 蓮花峰 蓮花峰,是黃山第一高峰,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擁,儼若新蓮初開,仰天怒放,故名“蓮花峰”。這個怪石夠大的,大可達峰嘛!拍攝位置:鰲魚峰。 ![]() 大拇指石 ![]() 鰲魚峰 鰲魚峰因山峰形狀極像鰲魚而得名,看看昂首挺立的鰲魚頭吧,張開血盆大嘴想要吞下什么。拍攝位置:鰲魚峰。 ![]() 鰲魚戲蓮花 鰲魚嘴正對蓮花峰,好似要吃掉這朵巨大的“蓮花”。拍攝位置:鰲魚峰。 ![]() 鰲魚馱金龜 在光明頂,隔天海觀鰲魚峰,可見峰脊有巧石似龜,昂首向前。峰石結合,構成“鰲魚馱金龜”一景。有云海時,此景更是妙趣橫生。拍攝位置:光明頂。 ![]() 仙桃石(飛來石) 仙桃峰上有一巨石與其基臺巖石接觸面積很小,使游人感到到上面的巨石似從天外飛落崖上,故名“飛來石”。 從光明頂觀看飛來石又呈現出上尖下圓的敦厚形狀,形似一顆巨桃,故也稱其為“仙桃石”。拍攝位置:光明頂。 ![]() 玉璽石 西海大峽谷,有一峰細看像站立的孔雀,人稱孔雀峰,峰頂有一方形巨石,石上有一松如綬纓,形似古代皇帝的玉璽,欲墜而不墜,故稱“玉璽石”。煙霧繚繞中,“玉璽石”像是上帝遺落塵世的寶物。 ![]() 皇帝觀海 ![]() 皇帝與玉璽 當玉璽離開了皇帝,接下來會發生什么?當然是權利丟失,江山不保??! ![]() 十八羅漢朝南海 石筍矼山脊上有一排石人,有的站立,有的下跪,有的手持雨傘,有的攜杖緩行,高矮不齊、形態各異,都朝著石筍矼最左邊山凹處一個亭亭玉立、非常像觀音菩薩的最高石柱朝拜。又由于觀音常住南海普陀山,故而這組組合石景取名為“十八羅漢朝南海”。拍攝位置:清涼臺。 ![]() 飛來柱 石筍矼下面有兩山夾一柱。兩座不知名的山峰之間,一根巨大的石柱渾然天成,就叫“飛來柱”吧。導游說此景叫“天助我也”,看到這一景色的人會得到上天的眷顧!信不信由你。拍攝地點:清涼臺。 ![]() 豬八戒吃西瓜 從清涼臺北眺,右邊有一石柱,上一巧石直立,狀似身穿僧衣的豬八戒。對面另一巖柱頂上,有塊經風化殘留下來的圓石,猶如西瓜,兩者構成“豬八戒吃西瓜”。說是“吃西瓜”,可西瓜離八戒兄還隔著一段距離,可憐的八戒,站那里守了千年,還沒有把西瓜吃到嘴呢。拍攝地點:清涼臺。 ![]() 猴子觀海 在獅子峰下一座平頂的山峰上,有一巧石,如猴蹲坐,靜觀云海起伏,人稱“猴子觀海”。拍攝地點:清涼臺上方“猴子觀?!庇^景臺。 ![]() 猴子望太平 當云海起伏的時候,曰“猴子觀海”;當云霧散后,石猴又如在遠眺太平縣境(即今黃山市所屬黃山區)的綠野平疇,故亦名“猴子望太平”。把鏡頭拉近,那猴子有鼻子有眼,兩手抱于胸前,坐于山崖之邊,眺望遠方,簡直活龍活現。要說黃山怪石,見過的要數這石猴最像了。 ![]() 夢筆生花 散花塢右側,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筆尖朝上的毛筆,峰頂巧生奇松如花,故名“夢筆生花”。這一景觀,是松與石結合最美妙的體現。拍攝地點:散花塢觀景臺。 ![]() 筆架峰 散花塢中左側還有一奇峰,頂部花崗巖風化分裂成五塊,一峰突起,頂分五岔,酷似筆架,故名“筆架峰”。拍攝地點:散花塢觀景臺。 ![]() 夢筆生花 與 筆架峰 “筆架峰”和“夢筆生花”遙遙相對,一塢之中有筆又有架,妙趣天成。絕!妙!奇!神!這組景觀組合,是黃山眾多奇松怪石中最最巧妙神奇的一幅。拍攝地點:散花塢觀景臺。拍攝地點:散花塢觀景臺。 ![]() 姜太公釣魚 筆架峰最右側一峰,酷似一老者靜坐于此,身前一石筍又像一條大魚,故有人取名曰“姜太公釣魚”。拍攝地點:散花塢觀景臺。 ![]() 姜太翁釣魚 駱駝石 飛來鐘 姜太翁釣魚還有另外版本。從北海散花塢觀景臺看,散花塢中左前方懸崖上(筆架峰左上側),有怪石多多,依次為:姜太翁釣魚、駱駝石、飛來鐘。尤其是飛來鐘,上有孔鈕,形如古鐘,似從外空飛來。拍攝地點:散花塢觀景臺。 ![]() 石筍峰 石筍峰位于北海景區之上升峰和散花塢東面始信峰中間,峰形酷似竹筍,故得名。 ![]() 仙人進寶 仙人下棋 丞相觀棋 黃山始信峰右側的石筍矼上,有幾塊奇石像是幾個身著旗袍、頭挽發髻的仙人,中間兩人對坐,如棋手對弈,兩者面前一棵冠平如桌的古松,猶如平放的棋枰,是一組由松石組合而成的奇妙景致---仙人下棋。在仙人下棋的兩邊,就是“仙人進寶”和“丞相觀棋”。拍攝位置:石筍矼觀景臺。 ![]() 采藥老人 也有人說“仙人進寶”叫“采藥老人”。頭戴氈帽,身背竹簍,竹簍上插一靈芝,那神態,那架勢,真的像一位剛剛從山上采藥歸來的老人。 ![]() 海豚戲靈芝 一只海豚,頭頂一棵松,眼望一棵松,組成松石組合---海豚戲靈芝。 ![]() 金龜爬山 遠遠望去,一塊形態像極烏龜的巨石橫臥在山坡上,龜頭昂起,龜背奮力向上爬行,故名“金龜爬山”。昂起的“龜頭”和直挺的“龜頸”,像不像一具雄壯的男根???或許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黃山陽石”。 ![]() 黃山版牛郎織女
![]() 牛郎體型健碩,英俊瀟灑。 ![]() 織女身材曼妙,脈脈含情。 ![]() 據說,黃山怪石有名有姓者多達1000余塊,我之見者或拍者僅僅數十,冰山一角。僅這冰山一角,就已經讓我驚奇萬分了。 (初稿 2021年5月 ,修稿 2022年3月 孟子故里鄒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