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浙里9座高山 帶你攀登山水秘境

     leafcho 2022-03-15

    浙里的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

    高崖巨屏、奇巖怪石的排列組合,

    時有不講章法結構,

    如頑童潑墨,

    都能自成一格,

    異乎尋常,出人意料,

    橫生妙趣,

    匪夷所思的景觀形態。

    文章圖片1

    01 臺州仙居·飯蒸巖

    飯蒸巖又名飯甑巖,位于仙居縣萬金村南邊,圓柱狀巖峰,高218米,直徑60米,聳立在海拔500米的山上。峰頂平,早晚霧氣迷蒙,恰似蒸飯時冒出的騰騰熱氣,故名飯甑巖

    文章圖片2

    大部隊到達徒步起點仙居縣淡竹鄉萬金村,這是個很寧靜的小村子,山清水秀。下車休整后開始徒步之旅。

    文章圖片3

    在村尾廁所墻上,瞥見張小阿那幅惡作劇的畫,畫面上的男子栩栩如生,畫的一旁寫著“獻給徒手裸攀飯蒸巖的男神”。

    文章圖片4

    萬金村的前山就是高大的飯蒸巖,佇立在空曠的田野間,似守護著這方水土的守護神。

    文章圖片5
    文章圖片6

    村子左側穿過田間小路往山腳方向直奔而去,過農田后不久,見到深山懷抱中的一個小水庫

    文章圖片7

    沿水庫右側山道,不久就看到一坡度約五六十度的巖壁,那如波浪般的崖面,據說是火山巖漿流過冷凝而成。

    文章圖片8

    雖然飯蒸巖海拔只有500米左右,一陣上坡運動,就氣喘吁吁 ,汗流浹背 ,平時運動少的,臉色蒼白。

    文章圖片9

    經過崖壁,好多地方拉著樹枝上來,偶有手腳并用往上爬,一路攀升到山脊。

    文章圖片10

    在巖腳站定,仰望左前方,一圓桶狀高高聳立的巖峰,巖體刀削鑿刻般地被分成五段,因其形狀酷似蒸飯的巨型蒸籠,這就是飯蒸巖了。

    文章圖片11

    飯甑巖,巖面堅硬光滑,在風吹雨打中呈現出灰褐色,仿佛在訴說著滄桑歲月、歷史變遷。讓飯蒸巖一夜成名的,不是它的獨特造型,不是它的雄偉險峻,而是它巖壁上的那幅畫。

    文章圖片12

    繼續攀巖拔高,尋找著巖畫的最佳欣賞視角。那幅惟妙惟肖的頭像畫——“33流云我恨你”。畫像上男子為仙居一位網名'33流云'的攀巖愛好者,據說2012年無保護徒手裸攀飯蒸巖,被困巖壁,動用了當地救援隊,用氫氣球吊小繩,再拉大繩才救援成功。此畫據說出一位網名為張小阿的椒江美女之手,花了三個月的周末時間制作完成。傳頌著一段因仰慕而心儀的嗔恨癡念佳話。

    文章圖片13
    文章圖片14

    在飯甑巖東南面的兩座形態奇特、各自獨立的山巖,當地人稱高的那座叫飯公、稍矮的那座叫飯婆。就是這三座獨立的山巖和周邊奇特的地貌,被當地村民賦予了神奇的生命。講述著祖祖輩輩們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更是讓大家好奇。

    文章圖片15

    行到山頂,先前遙不可及的飯公、飯婆巖就在眼前,在陽光中發出微黃的光澤,如此生動而秀美,仿佛觸手可及,甚至可以聽到自己呼吸和心跳在山谷中回響。

    文章圖片16

    靠著峭壁壁虎行,一腳不慎,便會跌落萬丈深淵,向下望一眼,不免兩腿瑟瑟發抖,若是恐高之人,或許更是兩腿發軟。只要過巖的時候不要向下看,靠近里面的巖壁,也是如覆平地。

    文章圖片17

    發現旁邊的雙門洞。兩個山洞相連,洞門之間有一巖柱支撐,從外觀來看,兩洞口形似一個“m”字母。

    文章圖片18

    看到對面山的”滴水巖”很有意思。遠觀如高墻壁壘,氣勢恢宏。看崖壁流水痕跡,可以想像,雨季時,崖沿瀑布漫漫傾瀉,懸際半崖,如珠如線,洋洋灑灑之狀。

    文章圖片19

    繞過飯婆峰和飯公峰,繼續向東攀爬不久,就到了這次驢行中最難的一處絕壁巖縫,高一百多米的飛鷹道。基本成垂直角度,高度有四十來米,這巖縫本是山體的下水溝,非常濕滑,上飛鷹道,如果不借助繩子估計不能登上。

    文章圖片20

    飯婆巖的巖鱗像一顆顆飯粒,順巖縫借樹枝,爬壁而行,艱辛攀越。當你繞到巖體背面,會驚奇的發現,飯婆的那座山峰就像人的腳丫,五個腳趾形狀十分相像,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稱為飯公的山峰更是絕壁林立,雄偉壯觀。

    文章圖片21

    上拉下頂,拽也把你拽上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爬上了這個山崖。領略險峰上俯瞰中的風光,體會成功的喜悅和登高望遠的心情。

    文章圖片22

    飯蒸巖景區因其險峻雄偉、未經開發而透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原始野性之美,一年四季常有云霧在山巒間纏繞,更添幾分神秘。

    文章圖片23

    接著大部隊往一線天方向走去。來到了一線天。假如沒有中間一塊落石夾著,估計早擠成“一線縫”了。

    文章圖片24

    吃過午飯,我們就開始下山,上上下下走過N個山脊。滄海桑田,風景美不勝收,盡在眼前。

    文章圖片25

    放眼望去,飯蒸巖,東接神仙居景區,南靠淡竹景區,與神仙居、淡竹、公盂、景星巖、雪洞等景區緊密相連、互相呼應,一起構成山水黃金旅游線,仿佛一串嵌在仙居神山秀水上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輝。

    文章圖片26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幾乎都是在密林中穿越,有個路段是沿著一條山坑往下走,坡度約有70度,腳下都是碎石,上面的人一踩,石頭咕隆咕隆往下掉。

    文章圖片27

    中間大半段是坡度在45°以上,混合著松土、枯葉和碎石的斜坡,完全沒有辦法直立行走,只能弓著身子降低重心,拉拽著兩邊的樹枝藤條往下降,還要時刻小心腳下滾落的碎石砸到人,沒有樹枝可以借力的地方,只能虛坐在地上,雙手撐著地面往下挪。下午四點到了終點下陳朱村

    文章圖片28

    一路風景一路歡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飯蒸巖,一個有故事,有傳說的人間仙境!

    文章圖片29
    文章圖片30

    TIPS:

    【活動強度】★★★★

    【風景指數】★★★

    【難度指數】★★★

    推薦登山路線:臺州市仙居縣淡竹鄉萬金村—小水庫—大石壁—飯蒸巖—五指峰—雙門洞—飛鷹道—一線天—下陳朱村

    02 紹興諸暨·南園尖

    南園尖,一座讓很多人感到神秘的山峰!南園尖,位于諸暨東南部陳宅鎮,海拔1090.6米,為諸暨境內第一高峰,可平視東白峰,上有航空標志,是諸暨、東陽、嵊州三縣交界之處。

    文章圖片31

    山頂四季風景各異,春是一片綠蔭,夏有遍野的杜鵑花、忘憂草,秋有野山楂、板栗,冬有一番武功山的景象。山頂云霧繚繞,尤如仙境,抬頭便是一碧千里,崇山峻嶺盡收眼底!

    文章圖片32

    沿S211省道諸東線駕車到陳宅鎮開化村金竹塢自然村。入目便是一座明清時期的四合院靜靜得佇立在山水之間,這里也是金利達大哥的祖宅,一個將金竹塢村帶向繁榮小康的樸實村民。

    文章圖片33

    金竹塢村因金竹筍得名,處于東白山山腳,因其依山傍水,老人的平均壽命約78歲,百歲老人也有三位,“長壽村”之名傳遍鄉里。下車稍作整頓,簡單做下熱身運動便開始沿著石板路邁向傳說中的諸暨第一高峰——南園尖。

    文章圖片34

    800米的金竹龍潭游步道嵌入青山綠水中,串起了峽谷里的十幾個龍潭和瀑布。猶如給大山戴上了珍珠項鏈。這里的山石以花崗巖為主,長年的山水沖刷,形成一個個瀑布和龍潭。每個潭都有自己的名字,石斑潭、牛角潭、發財潭…每個潭都有逛逛獨自的神話傳說。

    文章圖片35

    龍潭峽谷中的山水從山頂一路清涼蜿蜒而下。沿著石梯拾級而上,兩旁綠樹夾道,抬眼望去山巒疊嶂,郁郁蔥蔥。

    文章圖片36

    沿途奇形異態的潭水、石渠、山澗接踵而至,美不勝收,更有野生板栗、野生獼猴桃可摘,簡直不能更快活!

    文章圖片37

    一路上風景獨好,山澗的涓涓細水,清脆得敲擊著溪石,洗滌蕩盡了我們久經紅塵的煩悶和急躁。一個又一個清澈見底的“龍潭”伴隨著我們拾級而上。俠客們的輕快步伐,給僻靜的山野捎來了絲絲生氣。

    文章圖片38

    約3000米路程,到達黃家培水庫,海拔高度430米,相比于金竹塢村的150米,海拔高度上升了280米。目測約10畝左右水面。水庫水質非常清澈,景色怡人,稍等休息,也臭美下留影紀念。

    文章圖片39

    到了水庫尾巴,面臨兩條岔道。從水庫大壩往里走,在水庫的頂端往右手上山是通往東白山小路。我們往南園尖的方向是繼續直行,約500米左右,有個小寺廟。不過去南園尖,此處是必經之路,也許預示一路平安。

    文章圖片40

    從廟邊前行,一路上坡,沒有平坦之路。往上走,路越來越小,許多地方都是用連續的“之”字才讓小路有些相對的平緩,路基本上是新開挖的,或者是用杉木搭建的小木橋和護欄。

    文章圖片41

    由于坡度大許多地方是用木條釘入地下,再鋪石塊和泥土,修筑踏步檔。攀登而上,有一定的風險。不過除了路以外,其他樹木、植被基本上呈原始狀態,原始的氣息很濃。

    文章圖片42

    在樹林中,走了不知道多少個“之”字形陡坡,竟沒有一處能放平腳底的喘氣歇腳之地。走得汗流夾背、氣喘如牛、滿臉痛紅。

    文章圖片43

    繼續往上,一路相互幫助,少時豁然開朗,一覽眾山小,景色也瞬間大變樣,沒有樹,滿山遍野都是高山草甸,無比巍峨。

    文章圖片44

    天蒼蒼,野茫茫的招牌風景簡直太漂亮。山頂的高山草甸,頗有江西武功山的神韻。迷了我的眼,醉了我的心。

    文章圖片45

    此段路大約3000多米,直線距離不到2000米,但海拔高度上升了660米,攀登難度比東白山要高。歷經四小時左右我們終于成功登越南園尖

    文章圖片46

    腳踏三縣交界之地,登頂諸暨第一高峰,東望太白峰的天池、風車,真是震撼啊!

    文章圖片47

    西眺石壁湖水庫,仿若千島湖的縮影,廣深的水庫波瀾不驚,無盡延伸的湖面把上方的天幕都納入懷中。

    從金竹龍潭到黃家培水庫再到南園尖,一路上曲曲折折,抬頭滿眼的風景讓人有無限向上的動力,而登頂后望著腳下的大好河山除了讓人詩性盎然之外,更讓人覺得不虛此行。

    文章圖片49

    不遠處有一支高達幾十米的天線為地標,藏在草甸之中。這里只有世外桃源般的淳樸與安靜;站在這里,能感覺到天特別藍、特別近,在晴好天氣的晚上還能看到星河。

    文章圖片50

    該告別了,一路下行道路曲折,奇花異草、連綿瀑布。純原味、未開發,山石、林木阻道,溪澗瀑布跌落,足以讓渴求山莽野外的你,在此換氧重生。

    文章圖片51
    文章圖片52

    TIPS:

    【活動強度】★★★★

    【風景指數】★★★

    【難度指數】★★★

    推薦登山路線:紹興市諸暨市陳宅鎮金竹塢村—龍潭峽谷—黃家培水庫—南園—大漆嶺—漆樹灣—二級電站—金竹塢村,全長11公里。

    03 寧波鄞州·金峨山

    金峨山風景區位于鄞州區橫溪鎮境內,山勢挺拔,峰巒疊翠,多奇巖怪石,溪澗跌水。

    文章圖片53

    金峨山最高峰海拔633米,孤峰插云,狀似展翅飛翔的天鵝,登臨峰頂可遠眺寧波城的繁榮景象,又可俯觀象山港的海天一色。

    文章圖片54

    車到金娥山南山腳下。車站旁邊的岔路走進去約5分鐘就到了千年古剎金娥寺,寺內松柏參天,氣勢雄偉,以“紅麈仙閣”而聞名海內外。

    如今的金峨寺大雄寶殿為2003年重建,建筑規模在國內寺院中屈指可數。幾經滄桑的金峨禪寺,為佛教界創造了豐厚的積淀,也促使了寧波佛教旅游的名聲鵲起。

    文章圖片56

    近代毛福梅寄住金峨寺達六年之久,蔣介石亦曾數次游歷金峨寺,進香參佛。

    文章圖片57

    上山的道就在金峨寺旁,不收門票,人也極少。不多久就融入了山林中,竹子夾雜著松樹等不知名的林木,遮住了陽光,走在路上曬不到太陽,山風吹來,覺得甚是舒暢。

    文章圖片58

    先是竹林,依次有“佛”“緣”二石。久居鬧市,來到大自然中,覺得一切都是那么親切,即使這里不是名山大川,但那份愉快的心情不比去名山大川來得少。

    文章圖片59

    金峨山的歷史文化悠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水庫大壩底的錢岙周代遺址及其周邊的西岙、丁灣遺址等的文物發現涵了從新石器時期至商周、秦漢晉、唐宋的各個歷史時期,構成一幅鄞縣歷史的長卷。

    文章圖片60
    文章圖片61

    從山腳往山頂,大約1/3的路程兩邊都是竹林,接下去是一片片茶園,不過看上去這些茶園好像已經被它們的主人放棄了。大片茶園都沒有修剪、到處雜草叢生連走進去的小路也找不到了。

    文章圖片62

    上到了山腰,你就會發現視野開闊了,周圍的群山盡收眼中,遠處的橫溪水庫就像一塊碧玉躺在群山的懷抱中,山的一側則開滿了火紅的杜鵑花,就像一幅水彩畫一樣。

    文章圖片63

    每年4月中旬開始,這里就開滿了紅粉色的杜鵑花,淡紅、玫紅、紫紅交錯盛放,走在古道之中,還有淡淡的清香飄入肺腑,沁人心脾。

    文章圖片64

    這好像是叫五星茶廠,牌子沒了,紅星依然閃亮。通過大院,可去金峨山大佛,此處向右,直達觀音閣。

    文章圖片65

    這時我們看到最高的山頂上有一尊彌勒佛塑像,但還不識彌勒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得努力了,山頂風光更好。

    文章圖片66

    從小屋到山頂路不遠,大概10幾分鐘的行程。上到山頂,可見著了大人物,一尊彌勒佛塑像,面對著東方,慈祥的笑著。

    文章圖片67

    金娥山海拔633米,別看名不見經傳,山下有金峨寺,山腰上有觀音閣,山頂上是彌勒佛,不簡單。

    文章圖片68

    心是興奮的,山頂驢友們,有的拜佛,有的小憩,有的眺望,有的拍照,看到眼前的金身彌勒佛,我們思緒萬千。

    文章圖片69

    金峨山自古就是寧波的風景名勝之一。金峨山因正對著古明州城南樓,所以金峨山被唐朝明州刺史韓察視為案山。

    文章圖片70

    向遠處眺望,山腳下的村莊,街道星如棋布,對面的山巒如大海中翻卷的巨浪,向我們翻卷而來。

    文章圖片71

    半山腰傳來了熟悉悅耳的南無阿彌陀佛佛歌,路標指示是到觀音閣了。

    文章圖片72

    觀音閣本來叫羅漢堂,原來這里是最初唐大歷年間禪宗九祖百丈懷海于此披荊斬棘,結茅建廬的所在。

    文章圖片73

    下山行至轉彎的三叉路口,有木牌指示路標選擇車嶺庵的方向。

    文章圖片74
    文章圖片75

    途中要經過一個更大的茶園。從茶山下來,又是竹林,車嶺庵就在下面。

    文章圖片76

    碧水映著車嶺庵,這是車嶺庵水庫,水質特好曾幾度出現過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物種化石——桃花水母。

    文章圖片77

    車嶺庵,坐落于橫溪鎮金峨鄉上任村車嶺山中,原名中茅蓬,又名修心庵,民國二十二年才改名車嶺庵,背山靠水,果然是修心的好去處。

    文章圖片78

    車嶺庵東邊的小山有新建的金鵝雕塑,迎接游人來金峨山。

    文章圖片79
    文章圖片80

    TIPS:

    【活動強度】★★

    【風景指數】★★★

    【難度指數】★

    推薦登山路線:寧波市奉化區西塢街道金峨村—金峨寺—觀音嶺—山頂大佛—觀音閣—車嶺庵

    04 杭州臨安·太子尖

    太子尖,海拔1557米,著名的浙西三尖之一,位于昌北上溪源頭村和昌西馬嘯浪廣的交界處,是華東驢友秋冬季徒步圣地

    文章圖片81

    太子尖風景壯麗,東面是百丈嶺與大鵠山,西南是龍塘山與清涼峰,西北是山云嶺,北面是九蓮山、太子山、龍池山和滴水巖,放眼望去,可謂處處山川相連,好不過癮。

    文章圖片82
    文章圖片83

    蜿蜒的環山公路連綿不斷,頗有些318國道天路十八彎的風味,線路還沒有開始,窗外的壯觀景象已經讓人大呼神奇,甚至恨不得立馬跳下車去看個過癮拍個痛快。經過浪廣村,海拔高度約1100米。

    文章圖片84
    文章圖片85

    一路依山環嶺的公路旁邊常是落差幾十米幾百米的山溝,絕美山溝里植被水流山石滿目美景,盤山公路行駛至浪廣嶺拗口,華浪線(浪源公路)修筑完工后可由華浪線驅車直接抵達登山點,這個不顯眼的公路旁的空地。

    文章圖片86
    文章圖片87

    這里海拔1327米,往下俯瞰浙川村,對望徽杭古道杭州出口,三面無遮擋,是一個天然觀景臺。到達停車場,攀登太子尖的旅程便開始了。攀登太子尖的土路在停車場以南十米左右

    文章圖片88

    上來就一大陡坡,全程土路石路,沒有鋪裝石板路,道路兩旁樹木茂盛,所以應以中幫徒步鞋和長袖衣褲為主。

    文章圖片89

    穿過灌木叢去后,抬頭只見一段碎石崎嶇的山坡。只得盯著眼前的路,小心翼翼地登山,擔心摔倒。

    文章圖片90

    上的岔路眾多,很難辨別,較易迷路,要有很強的方向感,最好向導帶路。這崎嶇的山坡全是碎石與黃泥,不長寸草,先古時代是否是海底的礁巖還是火山地帶?

    文章圖片91

    在云霧繚繞的青山中不斷向上爬升,腳踩碎石軟泥,大口呼吸,雖談不上“身在地獄,眼在天堂”的程度,但也差不多能夠初覺意境了。不知不覺中已經身處云海之上了。輕輕的纏綿的彌漫開來,漸行漸近,漸行漸遠。

    文章圖片92

    隱約正前方百米處,一位端坐著的人形,他在這云霧飄渺中。再端詳,他是如此淡淡的溫爾儒雅,文質彬彬又是那樣從容不迫,安靜的端坐在這群山之巔,他那朦朧的姿態不屬于這個時代,他是太子。

    文章圖片93

    隨著隊伍加快腳步,這片山頓時熱鬧起來,近距離拍照合影這是不可缺少的情節。

    文章圖片94

    走近它的身邊,不由啞然失笑,其實就是兩塊較大的石頭上下重疊在一起而已,沒有一絲形態。

    文章圖片95
    文章圖片96

    太子尖頂只需1小時左右,太子尖頂豎有一木桿作為標記,并列有海拔標高的石碑,標高1558米。

    文章圖片97

    登上太子尖,從此走在山脊上,右邊清涼諸峰云霧縹緲,左邊村舍儼然,遷陌交通,松林、草坪相間。如果徽杭古道藍天坳的藍天、白云、草甸、牛群讓你驚呀,那這里只能讓你驚愕了,藍天坳的景在這里到處都是。

    文章圖片98

    山頂是攝影愛好者拍攝日出、晚霞的理想去處。稍作休息補充能量后,大家圍著太子尖的碑石看日落,然后靜靜等待銀河的出現。

    文章圖片99
    文章圖片100
    文章圖片101

    凌晨,隨著一陣陣的歡呼聲,吶喊聲,打開外帳門窗,天際線分明,日出前的霞光,絢爛無比,似乎是有一層類似云海的東西,飄在天際線上,與我們平行。

    文章圖片102
    文章圖片103

    那色彩涌動將天際點綴成猶如紅妝的晨曦。俯瞰遠處,那海市蜃樓般若隱若現的浸沐在晨霧中的連綿群山,一直以來就吸引著眾多“驢友”和攝影愛好者,分分鐘展現出一種夢幻大片。

    文章圖片104
    文章圖片105

    趕緊跳起來啊,穿上衣服,拿出相機,架好腳架,激動的根本來不及設置參數。正前方的云海,伴隨著日出的太陽,氣勢磅礴,不斷沖向我們,若有吞噬之趨。

    文章圖片106
    文章圖片107

    遠遠望去,山體是一襲白,如真似幻,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現實。日出、云海和雪景,是太子尖的“三絕”,只有身臨期間,你才能感受到它的絕世美景。

    文章圖片108

    本次見到了大自然的美,浙西的美,昌北的美……所有大自然賦予這個世界的美麗景色在這里已經無法用任何的語言和文字去詮釋了,只能說當時眼前那番秀美與壯麗的景觀早已令所有人都為之陶醉了。

    文章圖片109
    文章圖片110
    文章圖片111

    時近中午,該是下山時間,跟在隊伍后面,走出百米后,忍不住回頭看望,那太子依然孤獨寂寞安詳的端坐在那里,守望著這延綿山脈,靜靜地等待著下一批慕名而來的朋友。

    文章圖片112
    文章圖片113

    TIPS:

    【活動強度】★★

    【風景指數】★★★

    【難度指數】★★★

    推薦登山路線:杭州市臨安區馬嘯鄉浪廣村—華浪線27km界碑處—太子尖—浪廣村

    05 麗水縉云·巖門

    巖門,位于溶江鄉境內。群山延綿,幾多石柱擎天,朝霞映紅山巔崖面,青蔥掩映,好一處神仙境界。縉云的巖門風光俊秀,如詩似畫,令人百看不厭。

    文章圖片114
    文章圖片115

    起步于一個叫鄭周村的村落,路口的牌子寫著“巖門農莊”,但這里并不是巖門村,而是“瓦窯孔村”。從進口巖門農莊牌廊入,徒水泥路少許,拾級古道而上。

    文章圖片116
    文章圖片117

    石階步道長滿青苔,似乎是人跡罕至之處。前面天生的“迎客亭”。說是個亭子,其實只是自然形成的一個巖石凹,上面凸出,下面掏空,然后在入口處人工砌墻,這里可以避雨,所以就稱為亭子。

    文章圖片118

    這段山路并不長,走著走著,就到達了一個平臺,那里是鄭周村的笠峰山巔了,此處古木參天,有苦櫧樹、青岡櫟、柿子樹,更多的是松樹,古寺就在眼前,寺前為一水塘,稱為印月池,垂釣者在悠閑地等魚上鉤。

    文章圖片119
    文章圖片120

    “棲真寺”,其實是叫“棲真寺”。棲真寺,是巖門風景區的一個重要景點。棲真寺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1),相傳為南岳四世名僧玄真出家受戒之地而得名。今天的寺廟乃1990年后在原址重建,此乃風水寶地,這里天柱峰巔于上,印月池立于前,花巖環其左,笠峰峙于右,群峰疊翠,蓊松蔽日,實擅一方之勝。

    文章圖片121
    文章圖片122

    閑步棲真寺靜幽,印月池邊一棵碩大古樹引我而去,古樹已有年代,老朽成樹洞已能容身。蒼虬伸空,落盡了葉子的疏疏枝丫讓人猜不透不知是活著還是枯朽。

    文章圖片123

    從棲真寺到楊梅坪小水庫這一段路基本上都沿水泥路和砂石路走,一派的田園風光,煙村阡陌,途中經過“鄭周村”和“大坪頭”這兩個小山村。

    文章圖片124
    文章圖片125
    文章圖片126

    轉彎即可看見花巖陡立在山坳里,山巖色彩斑斕,如花似錦,即使你仰脖數酸了腰,也數不清花巖之上到底有幾朵花,真乃自然界中的奇觀,令人嘆為觀止。

    文章圖片127
    文章圖片128

    巖石從正面看就好像一朵碩大無比的雞冠花,由于頂上長滿了綠樹,又好像織錦屏風,色彩斑斕,所以當地人叫它為“花巖”。宋代末年參知政事趙順孫曾美其名曰“花巖織錦”,那一簇簇姹紫嫣紅的花蕊與蔥蘢入天的林木交相輝映,那艷麗的景色真令人叫絕。

    文章圖片129
    文章圖片130

    沿路兩邊皆是穹隆崛起、怪偉環峙的巨巖。走過寫有“花巖廟”三字的石碑。

    文章圖片131

    沿著石階步道,很快就到了花巖的正面山體,半山腰峭壁間,村民修建了一座“花巖廟”。

    文章圖片132

    小小“花巖廟”,依巖而建,清靜優雅。廟內碑文記錄了花巖的傳說,更給花巖增添了一絲神秘感。

    文章圖片133
    文章圖片134

    沿陡峭的山壁下到谷底,從這里你可以看到花巖的背影,那刀削一樣的峭壁垂直而下,花巖就像一座屏風,擋住吹向巖門村的寒流,守護著村子的東大門。

    文章圖片135

    花巖山下巖門村,石屋淳民,小溪繞村而過,故事都在溪水的流淌中任你去解讀...

    文章圖片136

    下山路上,遠望一堵巨巖聳立,山腳幾間破舊老屋低落在山野。巖峰與古屋與梯田的搭配,掩映在竹林古樹下,勾繪出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境美。

    文章圖片137

    再過去就又到了馬路,沿馬路走,往巖門村方向,我們看到了巖門,所謂的巖門就是由兩邊很多山峰組成的“門”。這些山峰也是非常的奇特。有一座山峰,從一個角度看象一個挺拔的山峰,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象一個迎面駛來的巨輪。而旁邊有一座山峰,巖體上有很多巨大的窟窿。這樣的山峰往往會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的。

    文章圖片138
    文章圖片139

    進入巖門,左邊是垂直高聳的崖壁,右邊是倒懸的山石,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小巧精致的巖門殿就建在懸崖下,在清晨那縷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肅穆莊嚴。經過公路右側的“巖門道班”,到達巖門村。巖門其實并不大,只是一個小村莊而已,一條水泥路兩邊是村民的居所,路的左邊一條小溪緩緩流淌,村莊被山巖包圍,只有從村口大巖山進入才突然豁然開朗。

    文章圖片140

    前方紅白標記的電線桿就是登山步道的入口。用橫木鋪成的登山步道,如果要開發成景區還需要很多的投資。

    文章圖片141

    官坑村口,遠遠就可以看到巖門雄關挺立,巨石插云。在巖門口駐足,近看“司春少女”,遠眺“天柱卓錫”,感慨丹霞地貌之神奇。

    文章圖片142

    天柱巖,亦稱石柱峰,是這座山的最高峰,是縉云三大柱狀奇峰之一,挺拔蔥籠,氣勢雄偉。

    文章圖片143
    文章圖片144

    沿天柱峰方向的山路走去,路邊有一山塘,天柱峰和旁邊的兩座山倒影在水中,貌似西湖之三潭印月。

    文章圖片145

    巖門,是一塊尚未完全開發的旅游處女地,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思春少女期待你踏足探訪,花巖秀色等待你潑墨描繪……

    文章圖片146
    文章圖片147
    文章圖片148

    TIPS:

    【活動強度】★★★

    【風景指數】★★★★

    【難度指數】★★

    推薦登山路線:麗水市縉云縣溶江鄉鄭周村—棲真寺—大坪頭—花巖—巖門村—天柱巖—疊箱巖—官坑村—鄭周村

    06 溫州樂清·白龍山

    樂清白龍山,又名丫髻山,海拔716.1米,為樂清市虹橋區域最高峰,歷來是溫州非常有名的道佛教圣地, 自然和人文景觀較多,是個戶外單日游的好去處!

    文章圖片149
    文章圖片150

    白龍山以奇洞怪石、幽谷秀水、名寺古剎、森林景觀為主要特色,素有“仙人之居”美稱。

    文章圖片151
    文章圖片152

    白龍山林場停車場拾階而上,臺階很高,石階中段,高聳著牌匾,上書“龍門”兩字。貌似直達云端,藍天白云,在頭頂繚繞。

    文章圖片153
    文章圖片154

    山上遇寺若干個,附了老三官堂,其余供奉的都是女性神明,如白龍圣母。傳說白龍圣母本是當地一少女,溪邊洗衣見龍珠而不識,含在口中誤吞入腹,結果無婚而孕,為村人所不容,遂躲入山中,足月產子為龍,龍子繞山騰飛而去,后人建白龍圣母廟。

    文章圖片155
    文章圖片156
    文章圖片157

    一鼓作氣登頂,終于看到白龍山的全貌了,山頂但見巨石磊磊,形態萬千,山下虹河如同一條白練,蜿蜒流入東海。

    文章圖片158
    文章圖片159
    文章圖片160

    走在一些奇形怪狀、頗具野趣的巨巖中,這些巨巖又為我們開出了一條小道,一塊塊大石頭就這么安靜地或站或躺,或坐或仰在道路的兩旁,爬上一塊石頭才發現,原來石頭后面就是懸崖峭壁。

    文章圖片161
    文章圖片162
    文章圖片163
    文章圖片164

    但站在這樣的巨石上,可以把遠近的山峰都收進鏡頭,仿佛覺得跟藍天更加近了,心也隨著風在起舞,而走進鏡頭的山峰巖石都很美,并不亞于名山奇峰。

    文章圖片165

    這些巨石,都有它們自己的名字,根據象形取名為冬瓜巖、鯉魚巖、烏龜巖、猩猩巖、龍抽巖,仙人床等,這些巖石與所代表的物體形神兼具,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這些巨石是怎么堆積在這里的?也許這還是一個謎。

    文章圖片166

    其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是白龍山圓滑大石頭的真正創造者。大約在1.28至1億年前的早白堊紀,由于地下深處熾熱巖漿的上升,升到地下5至3千米處,失熱凝結成巖體。又經過地殼運動的劇烈震蕩,位于造山帶的巖石不斷地上升,并不斷地受到剝蝕,使地下深處的巖體在地表隆起。后來,花崗巖表面又經千百萬年的風化剝蝕,流水沖刷,發育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棱角圓滑或近球形的花崗巖巖塊,出現在山頂或山坡,滾落在溪澗,成為典型的花崗巖石蛋地貌及壘砌地貌。

    文章圖片167

    山路繞峰而上,步行距離不短。目光落在前方的山巒上,但見怪石壘起,石疊石、石依石,三五成群,在藍天白云下,憨態自如。向導說,那是白龍山的另一山峰,也就是白龍山上最吸引人的仙疊巖景區

    文章圖片168
    文章圖片169

    繼續攀登,往前終于遙遙可以看到石板宮前見到了一塊巨石,巨石上有'白龍山'三字的摩崖題刻。

    文章圖片170

    巨石下是一個歷史年代較青云道觀久遠的寺廟,俗稱上宮,寺廟是用石頭構筑,寺廟前后也有許多人工或者天然的石構物,這才是白龍山的精髓——石構群。

    文章圖片171
    文章圖片172

    歷代墨客騷人前來白龍山游覽,駐足石宮寺廟,宮內外有宋、明代墨跡和摩崖題刻甚多。

    文章圖片173

    順石級而上,為大羅寶殿,建于1983年,有門聯:“無我無人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門口有觀景臺,極目遠眺,可以看到周圍的城鎮,遠處的淡溪水庫,無邊景色,盡收眼底。

    文章圖片174
    文章圖片175

    依依不舍地離開白龍山主峰,沿著新鋪設的石板鋪設的臺階拾級而下。從兩山峰之間的下山臺階下去,走到臺階盡頭,前方是一處平坦的地方,就到了青云道觀

    文章圖片176

    青云道觀,原名聚講壇,又名龍水噴,相傳白龍圣母兄長江青云在此修行,仙化于聚講壇,故后人改稱青云道觀。

    文章圖片177

    青云道觀坐北朝南,后有道冠巖,前有筆硯池,池中睡蓮蕩漾,秀麗絕俗,令人驚艷;道觀前后庭門、大石柱上分別鐫刻著名家胡天樸、林浩士所撰楹聯;門口有龍井,井底龍口噴水,長流不斷,觀之清澈,飲之甘甜,人人稱奇。

    文章圖片178

    先參觀青云道觀,出道觀再右轉,觀聚仙亭、鯉魚石、仙人床、喜鵲銜窩、劍巖。折回道觀前行,過小石橋,到“不是人間”牌坊,到小白龍雕塑前合影,還有仙人椅可以坐坐。登山歌石刻前面臺階下山去雙髻寺。

    文章圖片179
    文章圖片180

    白龍山石殿建筑群主體稱雙髻寺,俗稱下宮,位于白龍山半山腰,總占地約2000平方米。由山門、石殿、石刻照壁、石亭、石塔等組成。

    文章圖片181

    雙髻寺也稱白龍山石殿,因石門庵東首有兩塊巨大奇巖(雙髻峰、丫髻峰)拔地而起,宛如唐宋時期女性的雙髻,惟妙惟肖,故名雙髻寺。此庵始建于南宋末年。下山很快。不知不覺就下行到龍潭村。回望白龍山,蒼山如黛!

    文章圖片182
    文章圖片183

    TIPS:

    【活動強度】★★★

    【風景指數】★★★★

    【難度指數】★★

    推薦登山路線:溫州市樂清縣虹橋 —淡溪水庫—上東田村— 白龍山林場—石陣—仙疊巖—上宮—青云道觀—雙髻寺—龍潭村

    07 麗水慶元·香爐尖

    香爐尖位于浙江慶元的安南鄉與福建政和的嶺腰鄉之間的交界處,海拔1597米,是政和縣第一高峰浙江第八高峰,也是政和縣與浙江省慶元縣的界山。

    文章圖片184

    遠眺此山,整座山峰猶如一只巨大的香爐聳立在崇山峻嶺間,香爐尖故而得名。“紅日彤云、冽冽寒風、千畝草場、峰聳云天”——是對香爐尖美景的描述。

    文章圖片185

    從慶元乘車到嶺腰鄉約1.5小時行程,到達這次攀爬的起點前溪村。整個村子坐落在半山腰上,一棟棟房屋依山而建,重重疊加,錯落有致,連接房屋大門的是四通八達的石砌階梯,古樸自然。

    文章圖片186
    文章圖片187

    村子出來就是一條石階路,古老久遠的青石板路平整光滑,自然隨意,走著走著就仿佛穿越了時空。

    文章圖片188

    曲曲彎彎路,慢慢向上延伸,層層疊疊的梯田如詩如畫,令人心潮澎湃,平添一份喜悅之心。

    文章圖片189

    沿著前人的足跡,踩著荒野草叢、穿過藤蔓繚繞的叢林,走走停停,一路前行。山中云霧繚繞林木蔥郁、待到山花爛漫、移步移景、恰似人在畫中游。

    文章圖片190

    先前去過的人說山上有華南虎,讓這山增添一份神秘色彩。當年浙江電視臺為了尋找、拍攝華南虎,就曾在香爐尖上蹲守、恭候過……

    文章圖片191

    山腰間延綿六千畝草場,也是政和縣現有的最大一片天然牧場。目之所及綠意盎然,像一塊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的絨毯,在瓦藍瓦藍的天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亮麗賞心悅目。

    文章圖片192

    草甸的美,極像武功山,無論站在哪個角度,哪個位置看草甸,都不顯得突兀,孤峰凸起,就像一位低調內斂的俏佳人,是那樣柔和,那樣美好。

    文章圖片193

    這里的春天像個羞澀姑娘,總是姍姍來遲,但總能給人帶來驚喜。四、五月間,別處的杜鵑似乎已經開得軟弱無力,而香爐尖上特有的杜鵑正爭相競放。

    文章圖片194

    其間又穿插著山松、柳杉、野花等相伴而生。更顯現出萬綠叢中點點紅的美景。人在花中游,仿佛置身一幅碩大無比、色彩鮮明、格調清新的畫卷中。正如著名詩人白居易寫的:“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

    文章圖片195

    人在花中,你在我的鏡框里,美與美的享受,就這么天人合一,不用刻意的擺拍;你在花叢中,隨意是幅花,無需雕塑,盡可以讓自我放肆。

    文章圖片196
    文章圖片197

    爬這種草甸很耗體力,每一步都有不小阻力。然后可沿著山間起伏的防火帶前進。

    文章圖片198

    翻過山坡,另一番景色出現在眼前,令人震憾,只見群山中云霧飄浮無定,變化莫測,遠方的山坡隱約露出錯落有致的民居點綴在青山綠樹之樹之間,恍如進入仙境。

    文章圖片199

    一路的坎坷,一路的汗水,一路的風景,經過4個小時終于登上香爐尖頂峰。

    文章圖片200
    文章圖片201

    香爐尖山頂建有一個水泥澆筑的正方形坐標,上刻著“軍Ⅱ”“三角點”“軍委測繪局”等字樣,旁邊一個小石碑上則刻著“國家測量標志,嚴禁碰動”字樣,落款是“省公安廳、省軍區司令部、省測繪局”等。

    文章圖片202
    文章圖片203

    山頂只有三四平米見寬,它雖沒有黃山的峻美,武夷的秀麗,桂林的可人,但登頂遠眺,群山逶迤,幽深秀美,心中燃燒著山高人為峰的豪邁。

    文章圖片204
    文章圖片205

    這里的日出、云海景觀,絕不亞于黃山、泰山!若打算山上過夜露營凌晨觀景,需帶足保暖衣物、飲用水和食物。

    文章圖片206
    文章圖片207

    凌晨5時左右,山峰開始披上霞光,青黛粉黃!白云如海浪般“翻滾”,氣勢磅礴。

    文章圖片208

    慢慢的,一個紅色的火球徐徐升起,開始是一線紅色,接著變成了一把火紅的鐮刀,再一會兒,一個紅透了的火球便躍出云海,在場的人不由得歡呼起來,紛紛按下快門,搶拍下眼前壯美的景色!

    文章圖片209

    初日漸漸升高,紅色逐漸褪去,在金色陽光照射下,掛著露珠的花兒、葉兒,一同形成了香爐尖最美的晨景!

    文章圖片210

    云海飄在如煙如雪的白云與千峰萬壑之間,波瀾起伏、浩瀚似海,人亦有了輕飄飄飛仙般的感覺。

    文章圖片211

    在山頂呆了一個小時,也該到了下山時候,時間很短記憶難忘,再見香爐尖!

    文章圖片212

    回眸來時路,風光無限,四周延綿不斷的山脈,宛如龍蛇飛舞。

    文章圖片213
    文章圖片214
    文章圖片215

    TIPS:

    【活動強度】★★★

    【景觀指數】★★★

    【難度指數】★★

    推薦登山路線:南平市政和縣嶺腰鄉前溪村—石階路—竹樹林—草場—防火帶—香爐尖山頂—前溪村

    08 湖州德清·巖山

    巖山,位于德清莫干山南麓,最高峰570米。巖山不光自然景色優美,還有豐富的人文氣息,傳說古代有一個名叫葛洪的道士,從北方來此定居修煉。時常上山采草藥,為附近山民行醫施藥,后人就在他修煉的地方建造了“葛洪祠”紀念他。

    文章圖片216

    登巖山穿越葛嶺仙境為新開野線,游人不多,是徒步踏青,追尋安靜的絕佳線路。此穿越路線,戲水納涼,登高望遠,走在原始森林般的山脊線上,二側高山杜鵑吐芳,鳥聲脆亮,溪瀑高懸。

    文章圖片217

    美麗的葛嶺仙境景區位于葛嶺自然村,屬國家級風景區莫干山山脈,與莫干山遙遙相望,直線距離相距五公里。一路歌聲伴美景直達葛嶺停車場。

    文章圖片218

    下車整頓出發,穿過村子,我們踏上鄉間小道,一路春意盎然。開始一段路程平緩,在竹林里穿行,然后慢慢上行。

    文章圖片219

    徒步竹徑,野趣橫生。空中飄蕩著新鮮的竹綠氣息,置身于這竹的世界,真正讓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快樂地徜徉在竹海沐浴,洗滌滾滾紅塵的煩憂。

    文章圖片220

    大隊人馬在竹林中穿行,略上升就是低矮灌木叢,泥土松軟,坡度很陡,需要手足并用攀爬。

    文章圖片221

    走過樹木茂盛的密林,猛然間一堵峭壁立于眼前,手揪著樹枝,腳踩著石縫,手腳并用,名副其實的爬山。

    文章圖片222

    抓住繩索向上攀,簡直是一寸一寸往上挪,邁前腳,拖后腳;心在打鼓,腿在顫抖,臉上汗水比雨水多。

    文章圖片223
    文章圖片224
    文章圖片225

    終于翻上和尚石,頓覺眼前一片開闊,天也放晴了。一種豪邁,勇毅,征服的快感風起云涌于胸間。

    文章圖片226

    繼續往前翻上絕望坡,沖頂紅巖石,登頂成功。遠眺群山連綿,感受“一覽眾山小”的快意!群山腳下居然還有一片碧綠的庫水,峰回水轉,安靜怡然,像明鏡。

    文章圖片227

    坐在葛嶺山巔,一蓬枯草似軟墊,坐得特別舒服。俯看山下的峽谷里像孩子玩具積木一樣錯落有致的民居人家,左右再看看身邊我的隊友們歡快的凹著造型拍著照,一派歡樂祥和的樣子,彼時彼景,真的有很多很多感觸,只有花了力氣,經歷了磨礪之后,才能欣賞到,感受到。

    文章圖片228

    葛嶺仙境這條徒步線路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路程是在山脊上行走,視野開闊。遙望山景,耳邊吹來陣陣竹林風,靜靜地去聆聽這空谷天籟,靜靜地,我在葛嶺仙境等你。

    文章圖片229

    沿途風光旖旎,奇峰怪石錯落其中,讓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隨著戶外運動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大自然的環抱。

    文章圖片230

    沿著古道進入葛嶺仙境,景區里有一個很大的水庫,微風佛面,非常清涼的地方。

    文章圖片231

    在竹海山間小道行走,很快到達一線天景觀,只有一條狹窄的空間可以通過,有的地方需要低頭彎腰才能過去,防止石頭磕碰到身體。

    文章圖片232
    文章圖片233

    猛然一抬頭,看見巖頂有一條裂縫,就像利斧劈開一樣,從中漏進天光一線,這就是令人嘆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線天。

    文章圖片234

    走下一線天聞水聲,大伙來到了瀑布的腳下。抬頭望去,瀑布從崖頂飛身而下,飛瀑墜玉珠,在陽光的照耀下好像是顆顆閃亮的珍珠,在瀑布下方匯成了一個潭。

    文章圖片235

    下山來到小九寨溝,瑤塢水庫也被稱為大斗塢水庫。這潭水,那么清澈,那種藍中帶綠的景象,很難用言語形容。

    文章圖片236

    這一處宛如仙境般神奇的秀水,由于水質清澈,常年呈碧綠色,與環抱四周的竹海融為一體,美不勝收,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德清小九寨溝。

    文章圖片237

    由于未經旅游開發,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還是純天然原生態的景象。初來此地,神清氣爽,竹海聞風,碧波蕩漾。

    文章圖片238

    向下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走了二十分鐘,到了葛嶺村的主干道。葛嶺仙境確實是一個值得去的地方,小環線適合拉練,強度適中,途中風景宜人。

    文章圖片239
    文章圖片240

    TIPS:

    【活動強度】★★★

    【風景指數】★★★★

    【難度指數】★★★

    推薦登山路線: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佛堂村葛嶺—巖山—白石塢—紅石頭—大斗塢—葛嶺,全程約8km,徒步4小時左右。

    09 金華蘭溪·三峰山

    三峰山,位于浙江蘭溪市黃店鎮,主峰下面有三個小峰,如三子拜母,又稱三子拜母山。三峰山成了子女孝敬父母永恒的形象,孝道古風在三峰山一帶代代相傳,綿延至今,當地敬老、愛老、養老的傳統蔚然成風,涌現了不少現代孝子。

    文章圖片241
    文章圖片242

    這三座山峰品峙而立,故稱三峰山。又因其巔方正,兩隅垂桃如冕,又稱天冠山。與名山大川相比,蘭溪三峰山實在算不上名堂。出于對當地孝風的敬仰和體驗陡峭山勢的向往,大伙選擇攀登三峰山。

    文章圖片243

    到達徒步起點芝堰村,下車休整開始徒步。芝堰村建筑群是始建于宋代的古民居建筑群。全村不僅擁有衍德堂、孝思堂、承顯堂等古建筑近百座,且元、明、清、民國等四個朝代的各種建筑集于一村,堪稱“典型的中國古民居博物館”,被古建筑研究專家譽為元、明、清、民國建筑研究的“活化石”和“四朝建筑瑰寶村”。

    文章圖片244

    穿村而過,又沿芝堰水庫右岸前行2公里后開始上山。展現在眼簾就是陡峭的山坡及雜樹叢林,山勢漸漸陡峭起來,隊伍也很快分化并拉長了戰線。

    文章圖片245

    上到山體,競然是兇險的山脊路。“橫看成嶺側成峰”,三峰山也從山腳的秀氣搖身變成山勢的彪悍和險峻,攀爬必須要腳手并用才能成行。

    文章圖片246
    文章圖片247

    山峰造型有類似于隱龍山,但沒有隱龍山刺激中略帶驚險。爬第一個山峰,驢友們有點暗自慶幸。

    文章圖片248

    遠眺通向第二個山峰的山脊,許多巍峨崔嵬的懸崖,真是步步驚心哪,刺激驚險。沒有退路,只能硬著頭皮上,得使出洪荒之力才行了。

    文章圖片249

    爬上另一個峰。回頭看時,雜樹濃密覆蓋了來路和人跡,只有聲音濃烈地噴出來,很熱鬧的喧囂,漸漸聲音遠去,抬頭只有藍天,聆聽只有風穿過密林的私語。

    文章圖片250

    沿著山脊線,走向三峰山,首先遭遇一處山脊阻擋,山脊如一道石墻 ,長約二十米左右,寬幅不過三十公分,垂直聳起,窄如鯽背,驚險異常,要有壁虎功,要有騎馬術,還要有人幫扶才行。

    文章圖片251

    此處猶如溥溥的刀刃倒豎在兩峰之間,其險之處是兩側竟無一棵樹木,只有幾簇生命力極其旺盛的茅草。大家戰戰兢兢地趴著爬行,或雙腿騎在這絕壁上慢慢向最高峰移動,甚是刺激和驚險。過后回望,還是心有余悸。

    文章圖片252

    通過薄如蟬翼的刀鋒之后,到達山頂平整處,大家拍手相慶。一撥人在此休息,擺拍,有人如履平地,有人如過刀山。或淡然處之,或驚喜后怕!

    文章圖片253
    文章圖片254

    這座山峰叫大尖,是三峰山脈的最高,海拔787米。站在大尖之巔,一覽眾山低,狹長的芝堰水庫清晰可見。

    文章圖片255

    短暫休整后,便向樟塢村方向山脊下撤。由于落差較大,下山的道路依然陡峭,難度更甚,戰戰兢兢的狀態居然一直伴隨我們到山腳,下得山來回頭望時讓人感覺驚魂未定,驢行難度之險、強度之高,也甚少見,三峰山以它不羈的個性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條集驚、奇、險于一體的野山路,極富挑戰性。

    文章圖片256
    文章圖片257

    TIPS:

    【活動強度】★★★★

    【風景指數】★★★★

    【難度指數】★★★★

    推薦登山路線:金華市蘭溪市黃店鎮芝堰古村—芝堰水庫—三峰尖—樟塢村,全程約8公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7777| 播放灌醉水嫩大学生国内精品| 性无码专区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爱性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APP| 好深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 免费无码观看的AV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 好涨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婷婷六月综合缴情在线|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大地资源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蜜芽| 丰满少妇内射一区| 插插无码视频大全不卡网站|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专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 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四乱码| 忘忧草在线社区www中国中文|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成人MV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丁香五月六月综合激情啪 | 欧美黑人又大又粗XXXXX|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视频| 亚洲嫩模喷白浆在线观看|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成人午夜看黄在线尤物成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偷拍| 亚欧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无码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