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公眾號:紀人物 ID:renwujjj 抗日戰爭是一場偉大的全民抗戰,“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人人均負起抗戰守土之責,涌現出無數英雄兒女,其實也有一大批巾幗英雄,她們同樣為抗戰做出了巨大的奉獻和犧牲。今天就來認識一位神奇的抗日女杰,她就是北平平谷楊家會村的女英雄陳杰英。 1926年,陳杰英出生在北平平谷縣楊家會村,原名劉杰英。 從小性格像男孩子一樣,天生好動。父母也隨著她的性格來,當男孩子培養,跟哥哥一起練習武術。后來,陳杰英的個子長得比同齡的男孩子都高,三五個人加起來都不是她的對手。 雖然會武術,但是陳杰英并不是一個粗魯、魯莽之人。相反,她在處理緊急事情時,她不慌不忙,穩重、妥善地對事件進行處理。 她出生在中國最動亂年代的北方,從小就見識到侵略者對同胞的欺凌,所以從小就自心底埋下抗日的意識,真正激發陳杰英抗日的原因是她哥哥—劉福興。 楊家會成了抗日組織,許多楊家會的村民加入了進來,其中劉杰英的哥哥劉福興擔任辦事員,同時也是村子里的支部書記,他帶領楊家會村民從事抗日工作,最大程度地為八路軍提供糧食錢款,幫他們通風報信,為他們指路帶路。在哥哥劉福興的影響下,年紀尚小的劉杰英也成為抗日組織中的一員。 剛開始的時候是做后援工作,隨著鄉里的老百姓把物資送給前線的戰士們。由于陳杰英和她的哥哥在抗日隊伍中多次打擊日軍,導致日本人對他們發起了殘酷的報復。 1943年9月,剛回到家中的哥哥劉福興,遭到了漢奸的出賣,日軍襲擊了陳英杰所在的村子。由于事發突然,鄉親們都來不及轉移,導致劉福興等十幾位八路軍被日軍抓捕。 等到天色變暗,劉杰英和嫂子就悄悄來到村口,給哥哥收尸,將哥哥的尸體背回去悄悄安葬了。 一天,日軍又一次對村莊的突襲中,一個日本兵尾隨17歲的陳潔英,熟悉地形的她故意將敵人引進一戶屠夫家,因為屠夫家中有一口常年用來燒水的大鐵鍋。等鬼子一進門,身高力大的陳杰英便一個接一個的把他們按進沸騰的大鐵鍋,直到他們被活活燙死。 后來她嫁給隔壁村陳生,陳生去參加八路軍,不幸犧牲,為了繼承丈夫遺志改名陳杰英。 1944年2月14日,陳杰英正在和幾個村里的姐妹坐在自家炕上紡線嘮嗑。 突然,她家的門被踹開,隨后房間里先是闖進了一個漢奸模樣的人,接著幾個日本兵也跟了進來,就在陳杰英等人不知所措的時候, 漢奸突然用手指著正穿著白鞋給老公戴孝的陳杰英說:“太君,這個人就是抗日家屬,抓她準沒錯!”在漢奸的指認下,陳杰英被日軍粗暴地從炕上拖下來拉走。 很快,日偽軍就把陳杰英和另一個抗 日軍惱羞成怒,直接把刺刀捅進了她的腹部,白色的麻布衣服頓時洇紅起來。鬼子連捅了她兩刺刀,將仍然在掙扎的她,踹進了已經挖好了坑,直接活埋了。 這時,一個小孩發現她的手動了一下,眾人這才發現她還有微弱的呼吸,鄉親們急忙拉著小車送她回到了母親身邊,懷著一線希望,想盡辦法搶救。 母親噙著淚用溫濕的毛巾輕輕地捂住她的雙眼、鼻子和嘴,用熱水燙燙她的手、腳,輕輕地擦洗全身,失去了活力的身體輕弱地顫動了幾下。 半個小時過去了,只見陳杰英猛然打了個噴嚏,母親趕緊把她緊緊地抱在懷里。由于搶救及時,陳杰英活了下來。 從鬼門關逃生的陳杰英再也不想坐以待斃,她立馬去投靠了八路軍,真正開始了自己在部隊里的生活。經過一系列仇恨和磨難的洗禮,她變得更加的堅強,成為了軍隊中最吃苦耐勞的那一個。后來,她被分到密云縣做婦女工作。因為陳杰英的突出貢獻,她還獲得了多次的夸獎和勛章,她也被稱為平谷第一女八路。 這位九死一生,富有傳奇色彩的女英雄,于2007年因病去世,享年81歲。 從一個苦大仇深的農村姑娘,靠著堅強、勇敢與信念,成為了抗日女英雄,陳杰英的人生是不幸的,但卻是格外的傳奇、勵志。 抗戰不分性別也不分地域,每位中華兒女在敵人面前都非常的勇敢、堅強,以陳杰英為代表的巾幗英雄,為了抗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奉獻,她們是鏗鏘玫瑰,帶著家庭的責任抗戰到底!抗戰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些勇敢的女性值得稱贊,向她們致敬! 致敬所有在抗日戰爭中的英雄! |
|
來自: 冬不拉拉 > 《中國革命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