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歷象匯編歲功典  第一百五卷

     新用戶4541Ay47 2022-03-15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歷象匯編歲功典

     第一百五卷目錄

     晦朔弦望部匯考
      書經〈武成 召誥〉
      詩經〈小雅天保章 十月之交章〉
      禮記〈月令 玉藻 祭義〉
      周禮〈春官〉
      尚書大傳〈正朔〉
      漢書〈律歷志〉
      大戴禮記〈夏小正〉
      后漢書〈律歷志〉
      論衡〈是應篇〉
      釋名〈釋天〉
      說文〈月〉
      參同契〈晦朔合符章〉
      晉書〈律歷志〉
      宋書〈天文志〉
      魏書〈律歷志〉
      隋書〈天文志〉
      唐書〈歷志〉
      五代史〈司天考〉
      宋史〈律歷志〉
      元史〈歷志〉
      性理會通〈象緯新編〉
      觀象玩占〈六子納甲圖 六子納甲圖說〉
      三才圖會〈盈虛納甲〉
      丹鉛總錄〈易卦納甲〉
     晦朔弦望部總論
      性理會通〈天文〉
     晦朔弦望部藝文一
      朱草合朔賦       唐韋模當
     晦朔弦望部藝文二〈詩〉
      賦得三五明月滿      陳江總
      晦日汎舟應詔     北魏盧元明
      晦日汎舟應詔      北齊魏收
      月晦           唐太宗
      正月晦日侍宴浐水應制賦得長字
                   宗楚客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宋之問
      晦日宴游         杜審言
      晦日置酒林亭       高正臣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崔知賢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彥昭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球
      晦日宴高氏林亭      弓嗣初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瑾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王茂時
      晦日宴高氏林亭       徐皓
      晦日宴高氏林亭     長孫正隱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紹
      晦日宴高氏林亭      郎馀令
      晦日宴高氏林亭      陳嘉言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彥暉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嶠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劉友賢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思鈞
      晦日重宴          前人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蘇颋
      晦日宴高氏林亭      陳子昂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      前人
      晦日詔宴永穆公主亭子賦得流字
                    張說
      晦日            前人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李乂
      晦日浐水應制       沈佺期
      奉和晦日駕幸昆明池應制   前人
      晦日宴高文學林亭同用華字  張錫
      晦日宴高氏林亭同用華字   解琬
      晦日湖塘          孫逖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王維
      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劉長卿
      晦日處士叔園林燕集    韋應物
      月晦憶去年與親友曲水游宴  前人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      岑參
      初月            杜甫
      皇帝移晦日為中和節    王季友
      晦日同苗員外游曲江     李端
      賦得九月盡         元稹
      二月望日          徐凝
      八月望夕雨         前人
      八月九月望夕雨       前人
      晦日送窮          姚合
      二月晦日留別鄴中友人    賈島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前人
      省試晦日與同志昆明池泛舟 朱慶馀
      十二月望日禁中作     宋宋郊
      三月晦日         真桂芳
      舟中雜書         元袁桷
      浦陽舊有明月泉久而不應今乃疏導其源似頗與弦望晦朔之間相為消長者遂作是詩 吳萊
      七月望夜省中對月分韻   明趙寬
      途中晦日         王廷相
      晦日夜集          薛蕙
      晦日非熊叔虞茂之同用雪字 曹學佺
      九月望夜         釋傳慧
     晦朔弦望部選句

    歲功典第一百五卷

    晦朔弦望部匯考

    《書經》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
    〈蔡傳〉一月建寅之月,不曰正而曰一者,商建丑,以十二月為正朔,故曰一月也。壬辰以泰誓戊午,推之當是一月二日。死魄,朔也。二日故曰:旁死魄。

    厥四月,哉生明。
    〈蔡傳〉哉始也,始生明,月三日也。

    既生魄。
    〈蔡傳〉生魄,望后也。〈大全〉問:生明生魄如何。朱子曰:日為魂,月為魄。魄是暗處,魄死則明生。《書》所謂哉生明是也。《老子》所謂載營魄。載,如人載車,車載人之載。月受日之光魂,加于魄。魄載魂也。明之生時大,盡則初二,小盡則初三。月受日之光常全,人望在下卻在側邊了。故見其盈虧不同,或云月形如餅,非也。《筆談》云:月形如彈丸,其受光如粉涂一半月,去日近則光露一屑,漸遠則光漸大。且如月在午,日在酉,則是近一遠三。謂之弦。至日月相望,則去日十矣。故謂之:望。日在西而月在東,人在下面得以望見其光之全。月之中有影者,蓋天包地外,地形小,日在地下則月在天中。日甚大,從地四面光起,其影則地影也。地礙日之光,所謂山河地影是也。如星亦受日光,凡天地之光,皆是日光也。自十六日生魄之后,其光之遠近,如箭之弦,謂之:下弦。至晦則日與月相疊,月在日后,光盡體伏矣。 新安陳氏曰:諸家多謂生魄,望后也。而不察既字以望,與既望例之,則哉生魄十六日。既生魄,十七日也。

    召誥

    惟二月,既望。
    〈蔡傳〉日月相望,謂之望。既望,十六日也。

    《詩經》小雅天保章

    如月之恒。
    〈朱注〉恒,弦也,月上弦而就盈。〈大全〉孔氏曰:八日九日,月體大率正半昏而中,似弓之張而弦直,謂之上弦。

    十月之交章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朱注〉十月以夏正言之,建亥之月也。交,日月交會,謂晦朔之間也。歷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左旋于地,一晝一夜,則其行一周而又過一度。日月皆右行于天,一晝一夜,則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日一歲而一周天,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又逐及于日而與之會。方會則月光都盡,而為晦。既會,則月光復蘇,而為朔。朔后晦前各十五日,日月相對,則光正滿,而為望。〈大全〉安成劉氏曰:彭魯叔曰:月行與日對,相去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有奇。分天之中,謂之望。望,正十五日,其常也,或進在十四日,或退在十六日。其變也,望之無定日者,由合朔之日時有蚤暮也。然凡望時,必各在其月朔后晦前之十五日也。

    《禮記》

    月令

    季秋之月,合諸侯制百縣,為來歲受朔日,與諸侯所稅于民輕重之法,貢職之數,以遠近土地所宜為度,以給郊廟之事,無有所私。
    〈陳注〉劉氏曰:合諸侯者,總命諸侯之國也。制猶敕也。百縣,諸侯所統之縣也。天子總命諸侯,各敕百縣,為來歲受朔日與稅法貢數,各以道路遠近,土地所宜為度。以給上之事,而不可有私也。言郊廟者,舉其重也。

    玉藻

    天子元端,而聽朔于南門之外。
    〈陳注〉聽朔者,聽月朔之事也。南門,國門也。〈大全〉方氏曰:聽朔亦元冕者,敬朔事如祭故也。日月合于朔,陰陽交于南。故聽朔于南門之外,即明堂是也。必曰門之外者,亦猶迎氣之于郊歟。

    朔月大牢。
    〈陳注〉朔月,月朔也。〈大全〉嚴陵方氏曰:朔月大牢,則所以為豐儉之節,且重朔故也。

    皮弁,以聽朔于太廟。
    〈陳注〉方氏曰:天子聽朔于南門,示受之于天。諸侯聽朔于太廟,示受之于祖。原其所自也。〈大全〉劉氏曰:天子聽朔于明堂,而頒其正朔于天下。諸侯受而藏諸太廟。每月之吉,則以餼羊告朔,祭于太廟。因而聽其月朔之政,則服皮弁焉。

    朔月,少牢五俎四簋。
    〈陳注〉常食二簋,月朔則四簋也。〈大全〉嚴陵方氏曰:朔月少牢固以降,天子亦以無故不殺牛,故也俎以薦魚肉,則天產也。故用陽數之奇,簋以盛黍稷,則地產也。故用陰數之偶,五俎四簋,則以朔月故倍常也。

    朝服而朝,卒朔,然后服之。
    〈陳注〉聽朔重于視朝,諸侯之朝服,元端素裳。而聽朔則皮弁。故卒聽朔之禮,然后服朝服而視朝也。

    祭義

    君召牛,納而視之,擇其毛而卜之吉,然后養之。君皮弁素積朔月,月半,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

    《周禮》春官

    大史頒告朔于邦國。
    〈訂義〉鄭康成曰:天子頒朔于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于廟告而受行之。 王昭禹曰:《玉藻》曰:諸侯皮弁聽朔于太廟。吉月必朝服而朝。則古人重朔如此。文公四不視朔,子貢所以欲去告朔之餼羊。
    賈氏曰:此及《論語》稱告朔,《玉藻》謂之聽朔,《春秋
    傳》謂之視朔。視者,君入廟視之。告者,使有司讀祝以言之。聽者,聽治一月政令,所從言之異耳。

    《尚書大傳》正朔

    夏以十三月為正,平旦為朔。殷以十二月為正,雞鳴為朔。周以十一月為正,夜半為朔。

    《漢書》律歷志

    朔望之會,一百三十五,參天數二十五,兩地數三十,得朔望之會。
    推正月朔以月法。乘積月盈日法,得一名曰積。日不盈者,名曰:小馀。小馀三十八以上,其月大積。日盈六十除之,不盈者名曰:大馀。數從統首日起算外,則朔日也。求其次月,加大馀二十九,小馀四十三。小馀盈日法,得一從大馀數除如法,求弦加大馀七,小馀三十一,求望倍弦。

    《大戴禮記》夏小正

    匽之興,五日望,乃伏,其不言生而稱興,何也。不知其生之時,故曰:興。以其興也,故言之興。五日翕也,望也者,月之望也,而伏。云者不知其死也,故謂之:伏。五日也者,十五日也。翕也者,合也。伏也者,入而不見也。

    《后漢書》律歷志

    日月相推,日舒月速,當其同,謂之:合朔。舒先速后,近一遠三,謂之:弦。相與為衡,分天之中,謂之:望。以速及舒,光盡體伏,謂之:晦。
    日有九道,月有九行。九行出入而交生焉。朔會望衡鄰于所交,虧薄生焉。月有晦朔,星有合見。月有弦望,星有留逆。其歸一也,步術生焉。
    推天正朔,日置入蔀,積月以蔀。日乘之滿蔀,月得一名為積。日不滿為小馀,積日以六十除去之,其馀為大馀。以所入蔀名命之,算盡之外,則前年天正十一月朔日也。小馀四百四十一以上,其月大。求后月朔加大馀二十九,小馀四百九十。小馀滿蔀,月得一,上加大馀,命之如前。
    推弦望日,因其月朔大小馀之數,皆加大馀七,小馀三百五十九四分三。小馀滿蔀月得一,加大馀。大馀命如法,得上弦,又加,得望。次下弦,又復月朔。其弦望小馀二百六十以下,每以百刻乘之,滿蔀月得一,刻不滿其數,近節氣夜漏之半者,以算上為日。

    《論衡》是應篇

    古者蓂莢,夾階而生月。朔日一莢生,至十五日而十五莢。于十六日,日一莢落,至月晦莢盡。來月朔一莢復生。

    《釋名》釋天

    晦,灰也。火死為灰,月火盡似之也。朔,蘇也。月死復蘇,生也。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望,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月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

    《說文》

    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朒。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朒。朔月一日始蘇也。

    《參同契》晦朔合符章

    晦朔之間,合符行中。混沌鴻濛,牝牡相從,滋液潤澤,施化流通,天地神靈,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隱形而藏。始于東北,箕斗之鄉。旋而右轉,嘔輪吐萌。潛潭見象,發散精光。昴畢之上,震出為徵。陽氣造端,初九潛龍。陽以三立,陰以八通。三日震動,八日兌行。九二見龍,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體乃成。九三夕惕,虧折神符。盛衰漸革,終還其初。巽繼其統,固濟操持。九四或躍,進退道危。艮主進止,不得踰時。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飛龍,天位加喜。六五坤承,結括終始。韞養眾子,世為類母。上九亢龍,戰德于野。用九翩翩,為道規矩。陽數已訖,訖則復起。推情合性,轉而相與。循環璇璣,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難可察睹。故無常位,為易宗祖。

    《晉書》律歷志

    推朔置入紀年外,所求以章月,乘之章歲,而一所得為定積月,不盡為閏馀。閏馀十二以上,歲有閏,以通法乘定積月,為假積日。滿日法為定積日。不盡為小馀。以六旬去積日為大馀。命以所入紀算外所求年,天正十一月朔日也。
    推弦望,加大馀七,小馀五百五十七半。小馀如日法,從大馀,馀命如前。得上弦,又加,得望。又加,得下弦。又加,得后月朔。其弦望定,小馀四百一以下,以百刻乘之,滿日法得一刻,不盡什之求分,以課所近節氣。夜漏未盡,以算上為日。

    《宋書》天文志

    月生三日,日入而月見,西方至十五日,日入而月見。東方將晦,日未出,乃見東方。

    《魏書》律歷志

    推朔積日術曰:以通數乘積月,為朔積分,分滿月法為積日,不盡為小馀。六旬去積日,不盡為大馀。命以紀算外,則所求年天正十一月朔日。
    推上下弦望術曰:加朔大馀七,小馀二萬八千六百八十小分。一小分滿四從小馀,小馀滿日法從大馀,一大馀滿,六十去之,即上弦日。又加,得望。又加,得下弦。又加,得后月朔。

    《隋書》天文志

    月者,陰之精也。其形圓,其質清。日光照之則見其明。日光所不照則謂之魄。故月望之日,日月相望,人居其間,盡睹其明,故形圓也。二弦之日,日照其側,人觀其旁,故半明半魄也。晦朔之日,日照其表,人在其里,故不見也。

    《唐書》歷志

    章月乘年如章歲,得一為積月,以月法乘積月,如日法,得一為朔積日。馀為小馀日。滿六十去之,馀為大馀。命甲子算外得天正平朔,加大馀二十九,小馀六千九百一,得次朔。加平朔大馀七,小馀四千九百七十六小分四之三,為上弦。又加,得望。又加,得下弦。

    《五代史》司天考

    置氣積以朔率去之,不盡為閏馀。用減氣積為朔積,統法而一,為日盈。周紀去之,命甲子算外即天正常朔日。辰及分杪以象策,累加之,即各得弦望及次朔。朔弦望定日,各以日躔月離,朓朒定數。朓減朒加,朔弦望常分為定日。定朔加時,日入后則進一日,有交見初則不進。弦望加時,日未出則退一日,日雖出,有交見初,亦如之元日。有交則消息定之。定朔與后朔于同者,大不同者,小無中氣者為閏。朔望加時,日度各置日躔入歷,以日躔月離朓朒定數。朓減朒加之為定朔。加時入歷,以歷分乘其日,損益率統法而一。損益其下,盈縮數為定數。置定朔歷分通法,約之以定數。盈加縮減之,各命以冬夏至之宿。算外即得所求也。

    《宋史》律歷志

    求朔望常日月,置朔望日,躔先后定數,進一位倍之,身外除之以元法,收為度分,先加后減,朔望中日月,為朔望中常日月,度分用加,冬至黃道之宿命如前,即得朔望常日月所在,每日加時,黃道日度以定朔。望日所在相減,馀以距后日數除之,為平行分,二行分相減為合差,半之,加減平行分,為初行分,以距后日數除合差為日差,后少者損,后多者益,為每日行分,累加朔望日,即得所求。

    《元史》歷志

    日平行一度,月平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一晝夜之間,先日十二度有奇。歷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復追及日與之同度,是為經朔。
    求弦望及次朔,置天正經朔日,及分秒以弦策,累加之,其日滿紀法去之,各得弦望,及次朔日及分秒。

    《性理會通》象緯新編

    月之晦朔弦望,歷于日之義也。月會日而明盡,故曰晦。初離日而光蘇,故曰朔。月日相去四分天之一,如弓之張故曰弦。月日相去四分天之二,相對故曰望。

    《觀象玩占》【六子納甲圖】

    &&圖表=240171a

    六子納甲圖說

    今月初分于庚,見震象。八日丁上,見兌象。十五日甲上,見乾象。十六日平旦,見巽象。二十三日旦丙上,見艮象,晦日見離象,朔日見坎象。皆于戊己中宮。此納音所由來也。
    按此論六子納甲之由,取方月體盈虧昏旦所見方向。

    《三才圖會》盈虛納甲

    坎,月體,水之精。陽匿陰中,故光有盈虧。其行遲疾,借日光,初三始生明。受一陽光,昏見庚上,象震,故震納庚。初八上弦,受二陽光,昏見丁上,象兌,故兌納丁。十五為望日,初入時全受三陽光,昏見甲上,象乾,故乾納甲。十六朝日,初出月在辛上,始死魄虧一陽光,象巽,故巽納辛。二十三日下弦日,初出月在丙上,消二陽光,象艮,故艮納丙。至晦日月與日會于乙,全消三陽光盡,象坤,故坤納乙。

    《丹鉛總錄》易卦納甲

    納甲之說,《京房易傳》有之。《魏伯陽·參同契》曰:三日出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成滿甲方東。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東方喪其朋。節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其疏云:震象三日,月出于庚。兌象上弦,月見于下。乾象望日,月滿于甲。巽象十六日,月虧于辛。艮象下弦,月消于丙。坤象晦日,月沒于乙。此指二八月,晝夜均平之時。若以歷法言,則晝夜有長短。若晝短,日沒于申,則月合于申,望于寅矣;若晝長,日沒于戌,則月合于戌,望于辰矣。十二月之中,三日之月,未必盡見庚。十五日之月,未必盡見甲。合朔有先后,則上下弦未必盡在八日二十三日。望晦,未必盡在十五三十日也。又《虞翻·易傳》曰:日月懸天成八卦,象三日暮,震象,月出庚。八日兌象,月見丁;十五日乾象,月盈甲壬;十六日旦巽象,月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月消丙;三十日坤象,月滅乙癸。晦夕朔旦,則坎象,水流。戊日中,則離象,火就己。戊己土位,而象見于中。納甲之說,虞氏比《參同契》為備,而坎離戊己,始有歸著,故詳記之。

    晦朔弦望部總論

    《性理會通》

    天文

    月無盈闕,人看得有盈闕,蓋晦日則月與日相疊了。至初三方漸漸離開去。人在下面,側看見,則其光闕。至望日則月與日正相對,人在中間,正看見則其光方圓。
    歷家舊說:月朔則去日漸遠,故魄死而明生。既望則去日漸近,故魄生而明死。至晦而朔則又遠日,而明復生。所謂死而復育也。此說誤矣。若果如此,則未望之前,西近東遠,而始死之明,當在月東。既望之后,東近西遠,而未死之明,卻在月西。安得未望載魄于西,既望終魄于東,而愬日以為明乎。故惟近世沈括之說乃為得之。蓋括之言曰:月本無光,猶一銀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側而所見才如鉤。日漸遠則斜照而光稍滿,大抵如一彈丸,以粉涂其半。側視之則粉處如鉤。對視之則正圓也。近歲王普又補其說:月生明之夕,但見其一鉤。至日月相望,而人處其中,方得見其全明。必有神人能凌倒景傍日月而往參其間,則雖弦晦之時,亦復見其全明。而與望夕無異耳。以此觀之,則知月光常滿,但自人所立處視之,有偏有正,故見其光有盈有虧,非既死而復生也。若顧兔在腹之間,則世俗桂樹蛙兔之傳,其惑久矣。或者以為日月在天,如兩鏡相照,而地居其中,四傍皆空水也。故月中微黑之處,乃鏡中大地之形,似而非真,有是物也。斯言有理,足破千古之疑矣。或問:弦望之義。曰:上弦是月盈及一半,如弓之上弦。下弦是月虧了一半,如弓之下弦。又問:是四分取半否。曰:如二分二至也,是四分取半。因說歷家謂紓前縮后,近一遠三。以天之圍,言之上弦,與下弦時日月相看皆四分天之一。
    問:月本無光,受日而有光。蔡季通云:日在地中,月行天上,所以光者,以日氣從地四傍周圍空處迸出,故月受其光。曰:若不如此,月何緣受得日光。方合朔時,日在上,月在下,則月面向天者有光,向地者無光。故人不見。及至望時,月面向人者有光,故見其圓滿。若至弦時,所謂近一遠三,只合有許多光。又曰:月常有一半光,似水,日照之,則水面光倒射壁上,乃月照也。西山真氏曰:月,太陰也,本有質而無光。其盈虧也,以受日光之多少。月之朔也,始與日合,越三日而明生,八日而上弦,其光半。十五日而望,其光滿。此所謂三五而盈也。既望而漸虧,二十三日而下弦,其虧半。三十日而晦,其光盡。此所謂三五而闕也。方其晦也,是謂純陰,故魄存而光泯,至日月合朔而明復生焉。臨川吳氏曰:古今人率謂月盈虧,蓋以人目之所睹者言,而非月之體然也。月之體如彈丸,其愬日者常明。常明則常盈,而無虧之時。當其望也,日在月之下,而月之明向下,是以下之人見其地之盈。及其弦也,日在月之側,自下而觀者,僅得見其明之半,于是以弦之月為半虧。及其晦也,日在月之上,而月之明亦向上,自下而觀者,悉不見其明之全,于是以晦之月為全虧。倘能飛步太虛,傍觀于側,則弦之月如望,乘凌倒景,俯視于上,則晦之月亦如望。月之體常盈而人之目有所不見,以目所不見而遂以為月體之虧,可乎。知在天有常盈之月,則知人之曰盈曰虧皆就所見而言耳。曾何損于月哉。

    晦朔弦望部藝文一

    朱草合朔賦       唐韋模當


    縣官執大法,闡大猷,道惟行遠,化必通幽。彼朱草以合朔,示皇天之降休,月始而生,用資乎陰騭;月虧而落,事契乎冥搜。其于作候,靡或不由。乃知天罔私親,神惟輔德。茍明智之有務,必冥報而無忒。或產水涯,或生巖側。布赤葉之茜練,挺朱柯之翕赩。既周復而莫窮,與乾坤而不極。誰究其義,吾知其為。美一人之化洽,俾萬國而澤被。由是節候不疑,生榮以時。依天聽以葉祉,順月魄以呈姿。朔告合焉,表皇化之。無異草名朱也,比丹心兮自持。較瑞不慚于蓂莢,稱珍豈讓夫靈芝。觀其光彩妍媚,文理密致。資亭毒以榮落,以神祗之奧秘。三五之前,逐蟾光以潛長;二八之后,與桂華之暗墜。匪權量之能侔,將刻漏而齊致。其氣芬芳,其色焜煌。圣帝攸感,靈仙是常。何纖芥之微物,遇休明而效祥。諒君恩之克播,致天意之溥將。可以同睹日月,共貫陰陽。豈止漬元醴,變金漿而已哉。懿夫分莖灼爍,擢穎超遙。候朔自呈詎,比夫偶陽而動,既望斯隕,寧同乎見晛,曰消幽元,不測神化,孔昭自然,澤浸有截,化行無外,三光并明,兩儀交泰。于靈草以配歷,冠古今而為大。

    晦朔弦望部藝文二〈詩〉

    賦得三五明月滿      陳江總


    三五兔輝成,浮陰冷復輕。只輪非戰反,團扇少歌聲。云前來往色,水上動搖明。況復高樓照,何嗟攬不盈。

    晦日汎舟應詔     北魏盧元明

    輕灰吹上管,落蓂飄下蒂。遲遲春色華,晼晼年光麗。

    晦日汎舟應詔      北齊魏收

    裊裊春枝弱,關關新鳥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時顧慕。睿賞芳月色,宴言忘日暮。游豫慰人心,照臨康國步。

    月晦           唐太宗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麗城。罩云朝蓋上,穿露曉珠呈。笑樹花分色,啼枝鳥合聲。披襟歡眺望,極目暢春情。
    正月晦日侍宴浐水應制賦得長字宗楚客

    御輦出明光,乘流泛羽觴。珠胎隨月減,玉漏與年長。寒盡梅猶白,風遲柳未黃。日斜旌騎轉,休氣滿林塘。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宋之問

    春豫靈池會,滄波帳殿開。舟凌石鯨度,槎拂斗牛回。節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沉灰。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

    晦日宴游         杜審言

    日晦隨蓂莢,春情著杏花。解紳宜就水,張幕會連沙。歌管風輕度,池臺日半斜。更看金谷騎,爭向石崇家。

    晦日置酒林亭       高正臣

    正月符佳節,三春玩物華。忘懷寄尊酒,陶性狎山家。柳翠含煙葉,梅芳帶雪花。光陰不相借,遲遲落景斜。

    晦日重宴          前人

    芳辰重游衍,乘景共追隨。班荊陪舊識,傾蓋得新知。水葉分蓮沼,風花落柳枝。自符河朔趣,寧羨高陽池。

    晦日宴高氏林亭      崔知賢

    上月河陽地,芳辰景物華。綿蠻變時鳥,照耀起春霞。柳搖風處色,梅散日前花。淹留洛城晚,歌吹石崇家。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彥昭

    勝地臨雞浦,高會偶龍沙。御柳驚春色,仙筇掩月華。門邀千里馭,杯泛九光霞。日落山亭晚,雷送七香車。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球

    溫洛年光早,皇州景望華。連鑣尋上路,乘興入山家。輕苔網危石,春水架平沙。賞極林塘暮,處處起煙霞。

    晦日宴高氏林亭      弓嗣初

    上序春暉麗,中園物候華。高才盛文雅,逸興滿煙霞。參差金谷樹,皎鏡碧塘沙。蕭散林亭晚,倒載欲還家。

    晦日重宴          前人

    年華藹芳隰,春溜滿新池。促賞依三友,延歡寄一卮。鳥聲隨管變,花影逐風移。行樂方無極,淹留惜晚曦。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瑾

    試入山亭望,言是石崇家。二月風光起,三春桃李華。鶯吟上喬木,雁往息平沙。相看會處醉,寧知還路賒。

    晦日重宴          前人

    忽聞鶯響谷,于此命相知。正開彭澤酒,來向高陽池。柳葉風前弱,梅花影處危。賞洽林亭晚,落照下參差。

    晦日宴高氏林亭      王茂時

    踐勝尋良會,乘春玩物華。還隨張放友,來向石崇家。止水分巖鏡,閑庭枕浦沙。未極林泉賞,參差落照斜。

    晦日宴高氏林亭       徐皓

    綺筵乘暇景,瓊醑對年華。門多金埒騎,路引璧人車。蘋早猶藏葉,梅殘正落花。藹藹林亭晚,馀興促流霞。

    晦日宴高氏林亭     長孫正隱

    晦晚屬煙霞,遨游重歲華。歌鐘雖戚里,林藪是山家。細雨猶開日,深池不漲沙。淹留迷處所,巖岫幾重花。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紹

    嘯侶入山家,臨春玩物華。葛弦調綠水,桂醑酌丹霞。岸柳開新葉,庭梅落早花。興洽林亭晚,方還倒載車。

    晦日宴高氏林亭      郎馀令

    三春休晦節,九谷泛年華。半晴馀細雨,全晚澹殘霞。尊開疏竹葉,管應落梅花。興闌相顧起,流水送香車。

    晦日宴高氏林亭      陳嘉言

    公子申敬愛,攜朋玩物華。人是平陽客,地即石崇家。水文生舊浦,風色滿新花。日暮連歸騎,長川照晚霞。

    晦日重宴          前人

    高門引冠蓋,下客抱支離。綺席珍羞滿,文場翰藻摛。蓂華彫上月,柳色靄春池。日斜歸戚里,連騎勒金羈。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彥暉

    砌蓂收晦魄,津柳競年華。既狎忘筌友,方淹投轄車。綺筵回舞雪,瓊醑泛流霞。云低上天晚,絲雨帶風斜。

    晦日重宴          前人

    春華歸柳樹,俯景落蓂枝。置驛銅街右,開筵玉浦陲。林煙含障密,竹雨帶珠危。興闌巾倒戴,山公下習池。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嶠

    飛觀寫春望,開宴坐汀沙。積溜含苔色,晴空蕩日華。歌入平陽第,舞對石崇家。莫慮能騎馬,投轄自停車。

    晦日重宴          前人

    駕言尋鳳侶,乘歡俯雁池。班荊逢舊識,斟桂喜深知。紫蘭方出徑,黃鶯未囀枝。別有陶春日,青天云霧披。

    晦日宴高氏林亭      劉友賢

    春來日漸賒,琴酒逐年華。欲向文通徑,先游武子家。池碧新流滿,巖紅落照斜。興闌情未盡,步步惜風花。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思鈞

    早春驚柳穟,初晦掩蓂華。騎出平陽里,筵開衛尉家。竹影含云密,池紋帶雨斜。重惜林亭晚,上路滿煙霞。

    晦日重宴          前人

    綺筵乘晦景,高宴下陽池。濯雨梅香散,含風柳色移。輕塵依扇落,流水入弦危。勿顧林亭晚,方歡云霧披。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蘇颋

    炎歷事邊陲,昆明始鑿池。豫游光后圣,征戰罷前規。霽色清珍宇,年芳入錦陂。御杯蘭薦葉,仙仗柳交枝。二石分河瀉,雙珠代月移。微臣比翔泳,恩廣自無涯。

    晦日宴高氏林亭〈并序〉  陳子昂

    夫天下良辰美景,園林池觀,古來游宴歡娛眾矣。然而地或幽偏,未睹皇居之盛。時終交喪,多阻升平之道。豈如光華啟旦,朝野資歡。有渤海之宗英,是平陽之貴戚。發揮形勝,出鳳臺而嘯侶;幽贊芳辰,指雞川而留宴。列珍羞于綺席,珠翠瑯玕。奏絲管于芳園,秦箏趙瑟。冠纓濟濟,多延戚里之賓。鸞鳳鏘鏘,自有文雄之客。總都畿而寫望,通漢苑之樓臺。控伊洛而斜〈闕〉,臨神仙之浦溆。則有都人士女、俠客游童,出金韨而連鑣,入銅街而結駟。香車繡轂,羅綺生風。寶蓋雕鞍,珠璣耀日。于時律窮太簇,氣淑中京。山河春而霽景華,城闕麗而年光滿。淹留自樂,玩花鳥以忘歸。歡賞不疲,對林泉而獨得。偉矣,信皇州之盛觀也。豈可使晉京才子,孤標洛下之游;魏室群公,獨擅鄴中之會。盍各言志以記芳游,同探一字以華為韻。

    尋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主第簪纓滿,皇州景望華。玉池初吐溜,珠樹始開花。歡娛方未極,林閣散馀霞。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      前人

    公子好追隨,愛客不知疲。象筵開玉饌,翠羽飾金卮。此時高宴所,詎減習家池。循涯倦短翮,何處儷長離。
    晦日詔宴永穆公主亭子賦得流字張說

    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游。園亭含淑氣,竹樹繞春流。舞席千花妓,歌船五彩樓。群歡與王澤,歲歲滿皇州。

    晦日            前人

    晦日嫌春淺,江浦看湔衣。道傍花欲合,枝上鳥猶稀。共憶浮橋晚,無人不醉歸。寄書題此日,雁過洛陽飛。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李乂

    玉輅尋春賞,金堤重晦游。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晃朗扶桑出,綿聯杞樹周。烏疑填海處,人似隔河秋。劫盡灰猶識,年移石故留。汀洲歸棹晚,簫鼓雜汾謳。

    晦日浐水應制       沈佺期

    素浐接宸居,青門盛祓除。摘蘭喧鳳野,浮藻溢龍渠。苑蝶飛殊懶,宮鶯囀不疏。星移天上入,歌舞向儲胥。

    奉和晦日駕幸昆明池應制   前人

    法駕乘春轉,神池象漢回。雙星移舊石,孤月隱殘灰。戰鹢逢時去,恩魚望幸來。山花緹騎繞,堤柳幔城開。思逸橫汾唱,歡留宴鎬杯。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

    晦日宴高文學林亭同用華字  張錫

    雪盡銅駝路,花照石崇家。年光開柳色,池影泛云華。賞洽情方遠,春歸景未賒。欲知多暇日,尊酒漬澄霞。

    晦日宴高氏林亭同用華字   解琬

    主第簪裾出,王畿春照華。山亭一以眺,城闕帶煙霞。橫堤列錦帳,傍浦駐香車。歡娛屬晦節,酩酊未還家。

    晦日湖塘          孫逖

    吉日初成晦,方塘遍是春。落花迎二月,芳樹歷三旬。公子能留客,巫陽好解神。夜還何慮暗,秉燭向城闉。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王維


    與子澹無事,自然江海人。側聞塵外游,解驂朱輪。平野照暄景,上天垂春云。張組竟北阜,汎舟過東鄰。故鄉信高會,牢醴及佳辰。幸同擊壤樂,心荷堯為君。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攜手。仁里靄川陽,平原見峰首。園廬鳴春鳩,林薄媚新柳。上卿始登席,故老前為壽。臨當游南陂,約略執杯酒。歸歟絀微官,惆悵心自咎。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駛。風日暢懷抱,山川多秀氣。彫胡先晨炊,庖膾亦云至。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君子外簪纓,埃塵良不啻。所樂衡門中,陶然忘其貴。高館臨澄波,曠然蕩心目。淡蕩動云天,玲瓏映墟曲。鵲巢結空林,雉雊響幽谷。應接無閑暇,徘徊以躑躅。紆組上春堤,側弁倚喬木。弦望忽已晦,后期洲應綠。

    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劉長卿

    月晦逢休浣,年光逐宴移。早鶯留客醉,春日為人遲。蓂草全無葉,梅花遍壓枝。政閒風景好,莫比峴山時。

    晦日處士叔園林燕集    韋應物

    遽看蓂葉盡,坐闕芳年賞。賴此林下期,清風滌煩想。始萌動新煦,佳禽發幽響。嵐嶺對高齋,春流灌蔬壤。樽酒遺形跡,道言屢開獎。幸蒙終夕歡,聊用稅歸鞅。

    月晦憶去年與親友曲水游宴  前人

    晦想念前歲,京國結良儔。騎出宣平里,飲對曲池流。今朝隔天末,空園傷獨游。雨歇林光變,塘綠鳥聲幽。凋氓積逋稅,華鬢集新秋。誰言戀虎符,終當還舊丘。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      岑參

    春池滿復寬,晦節耐邀歡。月帶蝦蟆冷,霜隨獬豸寒。水云低錦席,岸柳拂金盤。日暮舟中散,都人夾道看。

    初月            杜甫

    光細弦豈上,影斜輪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隱暮云端。河漢不改色,關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

    皇帝移晦日為中和節    王季友

    皇心不向晦,改節號中和。淑氣同風景,佳名別詠歌。湔裙移舊俗,賜尺下新科。歷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花隨春令發,鳥度歲陽過。天地齊休慶,歡聲欲蕩波。

    晦日同苗員外游曲江     李端

    晦日同攜手,臨流一望春。可憐楊柳陌,愁殺故鄉人。

    賦得九月盡         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葉秋。元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鉤。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過今夕,休詠賦中愁。

    二月望日          徐凝

    長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勝中春。不寒不煖看明月,況是從來少睡人。

    八月望夕雨         前人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蕭蕭不可聞。如練如霜在何處,吳山越水萬重云。

    八月九月望夕雨       前人

    八月繁云連九月,兩回三五晦漫漫。一年悵望秋將盡,不得嫦娥正面看。

    晦日送窮          姚合

    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二月晦日留別鄴中友人    賈島

    立馬柳花里,別君當酒酣。春風漸向北,云雁不飛南。明曉日初一,今年月又三。鞭羸去暮色,遠岳起煙嵐。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前人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省試晦日與同志昆明池泛舟 朱慶馀

    故人同泛處,遠色望中明。靜見沙痕處,微思月魄生。周回馀雪在,浩渺暮云平。戲鳥隨蘭棹,空波蕩石鯨。劫灰難問理,島樹偶知名。自省曾追賞,無如此日情。

    十二月望日禁中作     宋宋郊

    閏歷先春破臘寒,綵花金勝寵千官。冰從太液池邊動,柳向靈和殿里看。瑞氣因風飄禁仗,暖暉依日上仙盤。須知圣運隨生殖,萬國年年共此歡。

    三月晦日         真桂芳

    九十春光能有幾,東風遽作遠行人。樽前莫惜今朝醉,明日鶯聲不是春。

    舟中雜書         元袁桷

    掛席疏星外,停舟獨柳邊。團團風始陣,怗怗月初弦。隴曲沙成雪,吳歌水拍天。行藏有如此,把卷獨悠然。
    浦陽舊有明月泉,久而不應。今乃疏導。其源似頗與弦望晦朔之間,相為消長者。遂作是詩。

    吳萊


    大區何渾淪,元氣乃潛泄。忽然為山水,無往不融結。遙天偶一照,厚地空馀冽。盈將光共生,涸與魄同滅。元機自消長,至理誰圓缺。發揮雖有在,窺測尚未決。枯查曾幾棲,斷洑遽中裂。半倚嵐翠云,微通海潮雪。昔人來推求,于此得表蕝。虛亭奚其敞,靜甃獨不齧。歲年竟悠遠,沙石漸填咽。寧加疏瀹功,肯使見聞褻。恍疑合圖經,環坐到椎耋。儻非蟹投埼,幾類鮒處轍。纖纖浮晶彩,湛湛浸寥泬。舊觀方爾還,真源可吾?。爭言彼月行,豈為茲泉設。蕭丘胡長寒,漢井或再熱。逝尋白兔公,直探神龍穴。狂歌水仙詞,擊碎如意鐵。

    七月望夜省中對月分韻   明趙寬

    團團月輪高,浩浩天宇闊。萬里無片云,碧色凈如潑。開樽臨前除,庭院頗軒豁。況復得佳友,發興不可遏。零露生微寒,慘澹滿衣葛。留連肴核盡,盤礡巾帽脫。庾樓足談賞,謝賦深批抹。清光世所共,勝事吾人奪。醉來吸沆瀣,可潤喉吻渴。夜久聞秋聲,長風起天末。

    途中晦日         王廷相

    水落軒皇國,天寒郭隗臺。客程殘月盡,歲事一花開。雁向衡陽去,云從碣石來。乾坤無定跡,旅思若為裁。

    晦日夜集          薛蕙

    晦日歸休晚,良游惜后時。卻??長夜飲,更賦早春詩。云霧窗中入,星河閣上垂。何須花與月,行樂始相宜。

    晦日非熊叔虞茂之同用雪字 曹學佺

    艷陽已及時,晦日尚臨雪。草色新未穩,柳條綻仍結。啼鶯閟雕窗,走馬聞金埒。惟有素心人,相過慰愁絕。

    九月望夜         釋傳慧

    節去愁衣薄,蟲聲漸近床。偶然林下坐,早見草頭霜。寒月明如此,浮云掩不妨。通宵照羅壁,忘卻夜初長。

    晦朔弦望部選句

    漢李陵詩:安知非日月,弦望各有時。
    宋顏延之詩:日完其朔,月不掩望。
    謝靈運詩:月弦光照戶,秋首風入隙。
    鮑照詩:客行鉤始懸,此夜月將弦。
    梁庾肩吾詩:九江逢七夕,初弦值早秋。
    吳均詩:別離未幾日,高月三成弦。
    劉孝先詩:夜樓明月弦,露下百花鮮。
    唐德宗詩:獻歲視元朔,萬方咸在庭。
    駱賓王詩:陰崖常結晦,宿莽競含秋。
    陳子昂詩:弦望如朝夕,寧嗟蜀道行。
    儲光羲詩:濃陰連晦朔,菰萊生鄰里。
    李白詩:荊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
    杜甫詩:萬里瞿塘月,春來六上弦。〈又〉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又〉白夜月休弦,燈花半委眠。
    元稹詩:蓂葉標新朔,霜毫引細輝。〈又〉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
    司空圖詩:元朔華夷會,開春氣象生。
    徐夤詩:履朔求衣早。臨陽解佩羞。
    宋韓維詩:春輝東去月收弦,卻拂凝埃敞北軒。蘇軾詩:白云何事自來往,明月長圓無晦朔。〈又〉嘆息夜未央,屋角月上弦。
    葛長庚詩:勝負挨排三月朔,嫩晴將息百花天。明何景明詩:今日孟冬朔,輕煙澹曉暾。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夜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亚洲| 女人张开腿无遮无挡视频|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97在线视频免费人妻|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农村妇女高潮大叫|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成人国产片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成人福利国产午夜AV免费不卡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一区| 玩弄漂亮少妇高潮白浆|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暖暖 在线 日本 免费 中文|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秋霞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av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麻豆蜜桃AV蜜臀AV色欲AV| 亚洲AV成人片不卡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亚洲成人av在线系列|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不卡|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2019久久久高清日本道|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日本无遮挡吸乳视频|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中文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特黄A级毛片免费视频 |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同桌上课脱裙子让我帮他自慰| 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98| 久久精品国产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