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無論屬椎間盤突出、滑脫還是椎管狹窄等,取印堂穴就基本可以治愈。以下有實例可供參考。 無論是脊柱上某一點,還是某一段氣血不通引發的疼痛,針刺印堂穴,都可使督脈震動疏通,氣血一通,必然不痛,這是我給很多脊椎病患者治療后所積累的經驗,療效很好。 案1:李某,男,43歲,司機。 患者自述:13歲時因患不明原因的疾病做過腰椎穿刺,從那時起有了腰痛的后遺癥,平時腰總是有些疼痛。長大后做司機,腰部疼痛加重,發作次數逐漸頻繁,經常難受不適。 針刺治療:印堂穴,常規治療,留針20分鐘,手法補。 穴解:印堂穴是督脈上的穴位,督脈貫穿整個脊椎,脊椎上任何氣血不通之處都可以取印堂穴疏通經絡,去除病痛。 療效:當時腰部疼痛消失,功能恢復,向前后左右彎腰,沒有任何疼痛和不適。遠期療效很好,沒再犯過病。 案2:文某,女,19歲,學生。 患者自述:4年前腰部受過傷,后來一直疼痛,現在疼痛加重,彎下腰就不易直起,睡覺時不能平躺,躺下后起不來。頸椎部位也經常疼痛,頭部活動受限,久治不愈。 針刺治療:取印堂穴,常規針刺,留針25分鐘,手法補。 療效:進針25分鐘后,患者頸部、腰部及兩側疼痛全部消失,當場彎下腰后能夠順利直起,躺下后起來也很自如,全身感覺很舒服。患者對他媽媽說:“這奶奶真神了!在我腦門上只扎了一針,就把我好幾種病都治好了。” 案3:許某,男,78歲,高級記者。 患者自述:我患腰椎滑脫、腰間盤脫出、腰椎管狹窄已8年左右,經常疼痛,不能彎腰,腰部活動受限,特別是走路的時候疼痛加重。經常去各大醫院治療,均無濟于事,專家說此病是治不好的。 針刺治療:取印堂穴,常規針刺,留針10分鐘,手法補。 療效:進針后腰部疼痛逐漸消失,腰向前后左右活動時都比較靈活,患者當時就感覺已完全恢復,很是激動,后來走路時腰也不覺得太疼。一共治療了3次,基本治愈。 案4:朱某,女,59歲,干部。 患者自述:3年以來,腰背靠近脊椎部位處非常疼痛,總有不適感,夜間翻身很困難,需要坐起來再躺下才能翻身,不能久站,不能勞累。期間跑遍了各大醫院,試過很多治療方法,但至今未好。 針刺治療:印堂穴透左右攢竹穴,常規針刺,留針30分鐘,手法補。 療效:疼痛逐漸消失,活動自如。遠期療效也很好。 案5:趙某,女,56歲,教授。 患者自述:長年腰椎不適,不能彎腰和用力,隨時就不能動了,夜間睡覺不能翻身,影響睡眠,經常用止痛膏,效果不佳。后來萬大夫給我針灸,沒想到只扎了一針就很有效,能彎腰,能蹲下,左右扭擺也可以,活動自如,感覺很舒服,一針就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腰椎病。針灸太神奇了。 針刺治療:取印堂穴,常規針刺,留針10分鐘。手法補。 療效:當場治愈。 案6:何某,女,72歲,會計師。 患者自述:我脖子平時就很痛,頭部活動受限,已經20多年了,曾做過小針刀、理療、針灸、牽引、貼膏藥等治療,但癥狀越來越嚴重,現在頭一點也不能向后仰,向后仰時暈得厲害,后來又出現頭不停地搖動,左側背部經常疼痛已有3個月,最近又出現雙手麻木。 針刺治療:取印堂穴,常規針刺,留針10多分鐘,手法補。 療效:進針后頭即能向后仰,可達到40°左右。患者感覺頸部輕松了很多。第二次治療時病情已大有好轉,頭向后仰時已不暈了,也不搖擺了,左背部疼痛減輕。共治療5次,基本痊愈,患者感覺良好。 案7:張某,男,40歲,工程師。 我有一次給翁女士出診,正好趕上她大兒子來看她。他本想騎車來,因為尾骨疼痛已月余,上車以后尾骨疼痛劇烈,騎不了車,只好推著自行車來。我聽后就順便給他做了治療。 針刺治療:取印堂穴,常規針刺,留針10分鐘,手法補。 療效:進針10幾分鐘后,尾骨疼痛逐漸減輕,直至完全消失。患者走時就騎著自行車回去了,一次治愈。 案8:周女士,67歲,干部。 患者自述:2年以來,頸部總感覺疼痛不適,時輕時重,頭不能向后仰,只能平視,向后仰就特別疼。頸部周圍也疼痛。久治不愈。 針刺治療:取印堂穴,常規針刺,留針10分鐘,手法補。 療效:進針后頸部疼痛逐漸減輕,15分鐘后頸部疼痛完全消失,頭可隨意后仰,已不疼,向左右活動也很靈活。一次治愈。遠期療效良好。 案9:唐某,女,30歲,家庭主婦。 患者自述:2年以來背中部總感覺疼痛不適,勞累以后更疼,彎腰或向后仰時疼痛更加明顯。 針刺治療:用補法,以手按揉印堂穴約兩分鐘。 療效:一次治愈,以后再也沒疼過。 案10:我有一次乘電梯,42歲的電梯管理員何女士對我說:“萬大夫,你瞧我這兒怎么那么疼啊?我想到醫院去看看。”她指的部位是第7胸椎稍靠右一點,觸摸無異常,但有壓痛。我對她說:“我先給你治一治,好了你就不用上醫院了,省得你請假,還要扣工資。”我就在她的印堂穴上點穴,揉了一會兒,她說:“好多啦!”我又揉了一會兒,她扭一扭背部,高興地說:“哎,不疼了,我不用上醫院了。” 第二天她見到我說:“真謝謝您,我再也沒疼,已經好啦,用不著上醫院了,您給我省了好多事。” |
|
來自: 順勢而為frfi8r > 《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