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舊時上海灘有著赫赫有名的“三大亨”,即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他們三人是舊上海黑社會的三大巨頭,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跺跺腳,上海都要顫一顫。 這“三大亨”出身相同,即都發跡于青幫,可是,后來三人走的道路不盡相同,人生的結局也就不相同了。 黃金榮(1868—1953),在三人中年齡最大,也是最早的上海灘巨頭。他于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做巡捕。后來借機發展封建幫會勢力,成為上海青幫最大的頭目,門徒多達1000余人。 后來杜月笙獲得黃金榮的信任,加上杜月笙的能干,黃金榮也由于自己歲數的逐漸增大,便把許多事務逐漸移交給了杜月笙負責,自己告隱江湖。 后來,“七七事變”爆發后,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國民政府在經歷了三個月的抗戰后,11月初,上海淪陷。杜月笙在此前已逃往香港,黃金榮留在了上海。 日寇為了實施“以華制華”政策,多次逼迫黃金榮出任偽市長,而黃金榮始終不為所動,沒有出任偽職,保持了民族氣節。 黃金榮歲數最大發跡最早,但他在淪陷后的上海,堅決不投敵,上海解放前,也不逃離,最終于1953年6月20日在上海黃公館謝幕人生,終年85歲。 杜月笙(1888年—1951年),在三大亨中本來位居第三,由于其會做人、會做事、更會花錢,又獲得了蔣介石的信任與器重,所以他后來居上,逐步越過黃金榮,成為上海灘名副其實的第一大亨。 在上海淪陷后,杜月笙雖然逃到香港,但他的骨干門徒基本留在了大上海,所以他依然能遙控上海灘的幫會勢力。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杜月笙遷居重慶,并積極組織抗戰事宜。1945年9月, 抗日戰爭勝利后,杜月笙即返回上海,收割舊部,又重振旗鼓。 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蔣介石邀請杜月笙前往臺灣,而杜月笙選擇了繼續寓居香港,觀時局的變化再做決定。兩年后,病逝于香港,終年63歲。 杜月笙的去世,驚動了遠在他鄉的諸多好友、門生,國民黨元老、軍政巨頭如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陳誠、于右任、張群等,均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哀悼,連蔣介石也送上挽聯一副。 杜月笙生前風光,死后仍能牽動各界,可謂是傳奇的一生。唯一遺憾的是,他死后,其遺體被運往臺灣,停在寄柩所內,顯赫一時的杜月笙竟然也落得個死無葬身之地。 張嘯林(1877-1940),三大亨中最為人不齒的就是他了,前兩位大亨雖然也作惡多端,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都沒有一點動搖,堅決地同日寇做了斗爭。 張嘯林原名張小林,其早年游手好閑,打架斗毆,與流氓為伍,為杭州地痞,后因斗毆打死一人,流竄至上海灘法租界碼頭混飯吃,并逐漸和擔任法租界巡捕的黃金榮靠上關系,成為好朋友,并逐漸發展成為上海灘大亨。 杜月笙、張嘯林、黃金榮 張嘯林依托黃金榮、杜月笙成為上海灘大佬后,他販賣鴉片,逼良為娼,橫行霸道,無惡不作,時人稱其為“三色大亨”,所謂“三色”指的是黃色:開妓院;黑色:販毒;白色:殺人與涉賭。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灘,張嘯林絕對是個心狠手辣、盡人皆知的人物。 上海淪陷后,張嘯林投靠日寇,徹底成為大漢奸。1940年,其在日寇的支持下,擬籌建偽浙江省政府,并準備出任偽省長。蔣介石指示軍統戴笠對張嘯林執行制裁。 前兩次刺殺都被張嘯林躲過,最后軍統策反了張嘯林的貼身保鏢林懷部。8月14日,槍法百發百中的林懷部在上海華格臬路張公館將張嘯林擊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