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包”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輕則影響外觀體態,重則嚴重影響腦部供血。 本期我們重新整理了幾個頸椎富貴包的知識點,通過對三個問題的思考,去了解富貴包的成因及綜合解決思路—— Q1 富貴包里面是什么? ????? 骨性凸起、脂肪填充。 富貴包經常發生在頸胸交界處,骨性凸起、脂肪填充兩者形成富貴包。 ![]() 長期保持低頭的姿勢以及仰頭模式錯誤,下頸段長期處于屈曲的狀態,即便是仰頭也僅僅是上頸段活動,下頸段依舊屈曲,C7棘突向后突出更明顯。促使頸椎做伸展動作的頸深伸肌長期被拉長肌肉無力萎縮脂肪化。 Q2 上頸段/下頸段/胸椎分別主靈活or穩定? ????? 富貴包是種形態學的改變,絕大部分和運動學相關。 上頸段指的是寰樞椎旋轉主靈活,下頸段主穩定,全胸椎主靈活。從相鄰關節理論中講上下頸段與胸椎三者關系相通,相互之間靈活穩定交替。 ![]() 理想的頸椎活動的運動軌跡是整個頸椎充分參與活動。但很多時候我們在做仰頭動作時,只有上頸段做了小小的折疊動作,下頸段弧度無變化,整體椎體停留在前面,能明顯感受到枕下的擠壓感。低頭時下頸段可以充分參與,但伸展回來時下頸段仍在前面。 有明顯富貴包的人通常不擅長下頸段(C3-C7)伸展,而是維持在頸椎曲度變直的屈曲狀態,這也解釋了富貴包的產生機理。 Q3 下頸段保持屈曲位的負荷由誰承擔? ????? 主動穩定結構:關節、椎間盤、韌帶;非主動穩定結構:肌肉。 肌肉承擔的負荷越少,主動穩定結構承擔的負荷越多,長期保持下頸段屈曲的人頸胸交界處椎間盤、韌帶易受傷、關節易錯位。 同時,長期保持下頸段屈曲位頸深伸肌被拉長,肌肉長期被拉長肌肉力量越來越差。 ![]() 核磁中經常發生頸椎間盤突出的也是下頸段。 椎間盤損傷通常意味著脊柱在非穩定狀態且實際擠壓力超過正常生理曲度擠壓力。當明顯頭前伸時,下頸段屈曲上頸段伸展,下頸段屈曲時椎間盤所受的壓力更大,易出現椎間盤突出。 頭前伸程度越大,力臂越大,下頸段承擔負荷越大,尤其頸胸交界處壓力呈倍數增長。下頸段屈曲后頸胸段富貴包處更加疲憊導致其他地方代償。C7棘突向后突出明顯,頸胸交界處負荷增大,頸深伸肌長期被拉長肌肉無力萎縮脂肪化。 ![]() ????? 回答了以上三個問題,我們總結出導致富貴包的直接原因有二: ? 下頸段關節卡在屈曲位 ? 頸深伸肌力量不足 由此得出富貴包的綜合解決思路應包括以下步驟: 下頸段屈肌松解-下頸段關節松動-椎體正確本體感覺出入-頸深伸肌力量強化 ![]()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發現,頭前伸富貴包更加明顯,下頜回縮的動作從視覺上可以看出富貴包發生明顯改變。 所以我們在處理富貴包時,需要先將頸前屈肌進行手法松解,使頸椎脫離出保持在頭前伸的習慣位上,降低將頭前伸的屈肌的張力。 頸前屈肌松解 然后針對下頸段進行伸展位的關節松動,增加伸展活動度,促成下頸段做伸展動作的空間能力,可以先以被動的方式促進下頸段活動,在被動的方式下能夠正常伸展再強化肌肉主動伸展的能力。 下頸段伸展關節松動 下頸段恢復到一定活動度后,輸入正確的本體感覺,教會患者如何使用肌肉,將頸椎擺在合理的位置上,在大腦塑造正確位置覺。 最后再做頸深伸肌的力量強化的訓練。 頸椎伸肌強化 以上三組的訓練強度為:靜態30s×3組,動態15個×3組。 ?? 本期筆記梳理自楊帆老師的直播課程《“富貴包”的綜合處理思路》,直播課從富貴包的病理機制、解決方案解析、手法操縱技巧、訓練技巧展示幾個方面詳細解釋了富貴包。相信大家掌握這些基礎操作后在臨床處理中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
|
來自: 疼痛醫者 > 《功能鍛煉-避免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