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髖關節MRI,可以顯示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撞擊綜合癥、盂唇病變等,是專門的特殊的掃描技術,規范化掃描必將為骨科臨床提供可靠幫助。 作者:stari 來源:1影1世界 單髖關節MRI技術 參照中華醫學會骨肌學組運動創傷影像學單髖MRI掃描指導意見,北大三院影像科技術規范,程曉光教授單髖關節MRI掃描講座等完成。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僅作學術交流使用。 四步定位法,首先掃描雙側髖關節的標準軸位、標準冠狀位圖像。 第二步,在標準軸位圖像上掃描得到單髖斜冠狀位,定位線平行于股骨頸或垂直于髖臼口前后緣連線。 第三步,在得到的斜冠狀位上掃描得到單髖軸位,定位線垂直于股骨頸或平行于髖臼口前后緣連線。 第四步,在標準冠狀位圖像上,掃描得到單髖斜矢狀位圖像,定位線平行于股骨頸或垂直于髖臼前后緣連線。 撞擊綜合癥(FAI)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又稱為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征,由Ganz于1999年首先提出。 FAI是股骨近端和髖臼盂緣之間相對解剖關系異常,導致髖關節活動時兩者之間不正常的接觸、碰撞,損傷髖臼盂唇及關節軟骨,引起髖關節疾病、活動受限等一系列臨床癥狀,是導致過早出現(<35歲)OA的主要原因之一。 好發于喜愛運動的年輕人,運動員多見。 髖臼盂唇損傷 一般常見于20-50歲患者。 年輕患者:創傷(髖關節極度屈曲和旋轉) 中年患者:股骨髖臼撞擊 老年患者:骨性關節炎 有報道發現,約28%無癥狀正常人群,存在髖臼盂唇異常。20%髖臼發育不良的患者存在髖臼盂唇撕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