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是人體較大且負荷最重的關節,不僅發病概率高,而且病種復雜多樣。熟練掌握影像診斷技術有助于提高診斷能力和水平,為臨床診斷和指導治療提供客觀依據,同時還能進一步加深對髖關節疾病的認知。 X線片由于檢查方法簡便快捷,費用低廉,因此是各種髖關節疾病首選和基本的檢查方法,尤其對髖關節創傷、內分泌代謝骨病、先天發育畸形及部分骨腫瘤的定性等均有獨特優勢。對髖關節疾病無論是診斷和鑒別診斷均發揮重要作用。 髖關節前后位 圖1 髖關節正位片(生長期,9歲) 1.髂骨;2.髖關節間隙;3.Y形軟骨;4.股骨頭骨骺;5.骨骺板;6.臨時鈣化帶;7.淚滴;8.大轉子骨骺;9.股骨頸 圖2 髖關節正位片(成人期) 1.髖臼線;2.髂坐線;3.髂恥線;4.前唇線;5.后唇線;6.淚滴 髖關節和股骨頸側位 圖3 髖關節和股骨頸側位 1.髖臼;2.股骨頭;3.股骨頸;4.大轉子;5.小轉子 髖關節蛙位片 圖4 髖關節蛙位片 1.髂前上棘;2.骶髂關節;3.髂骨翼;4.髂前下棘;5.髂骨體;6.髖臼;7.關節間隙;8.股骨頭;9.恥骨上支;10.坐骨支;11.恥骨聯合;12.恥骨下支 髖關節后前斜位 圖5 髖關節后前斜位(謝氏位) 1.髂骨;2.關節間隙;3.股骨頭;4.股骨頸;5.大轉子 骨盆前后位 圖6 骨盆正位 1.髂骨翼;2.骶髂關節;3.髂前下棘;4.髂骨體;5.髖臼頂;6.股骨頭凹;7.股骨頭;8.股骨頸;9.恥骨上支;10.大轉子;11.坐骨支;12.恥骨聯合;13.恥骨下支;14.小轉子 骨盆入口位 圖7 骨盆入口位 1.骶骨;2.骶髂關節;3.髂骨翼;4.尾骨;5.坐骨棘;6.股骨頭;7.恥骨上支;8.坐骨支;9.恥骨聯合 骨盆出口位 圖8 骨盆出口位 1.髂骨翼;2.骶髂關節;3.骶骨;4.恥骨上支;5.恥骨聯合;6.股骨頸;7.坐骨支;8.尾骨;9.恥骨下支 閉孔斜位 圖9 右側閉孔斜位 1.前柱;2.髖臼后唇 髂骨斜位 圖10 右側髂骨斜位 1.后柱;2.髖臼前唇 來源:《髖關節影像學診斷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