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地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 自下而上,乾初變為巽,再變為離,三變為兌。巽為乾之第一變,乃去巽不用而歸于坤。以坤三爻之變,自下而上則為震坎艮,震為坤之第一變,乃去震不用而附于乾。故說天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地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 震附于天,乾兌離震為天四卦,為天之辰。天之體數四,而以日月星為用,以天辰不見,子丑寅卯等時辰,則無法看到,故說天辰不見。如一點鐘、二點鐘,并不能看見,點是什么樣子,所以不用者其一也。巽歸于地,為地之石。地之體數四,而以水火土為用,以地之石不能生物,所以地石不用,故說不用者一也。至于為何四用其三,而其一不用,古人則以為乃天理之自然。如一年四季之生物,春生、夏長、秋成,而冬不能生,所以冬則不用;四方產物用東、西、南,而北則荒冥冷酷不用;四面觀物則見前、左、右,后則背而不見。用三,也有象征天地人三才之意。 天以剛為德,故柔者不見;地以柔為體,故剛者不生。這是因為震之陽少陰多,巽之陰少陽多,震一陽二陰,巽一陰二陽,所以天不用震,地不用巽,亦即所謂不用“一”者之故。更深一層來想,以剛為德者,柔者雖不見,但應知“亢龍有悔”;地以柔為體,亦應知“坤至柔而動剛,至靜而德方”的道理。故所謂剛者不生,柔者不見,即隱而不用,不可即以為無有而不存在者。 #天樞001##中國傳統文化##國學# ![]() |
|
來自: 見青黃 > 《學道必學易 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