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言,壁虎尿液入耳要聾,入眼要瞎,入喉要啞,滴在身上肉會潰爛,吃了壁虎爬過的東西,輕則腹瀉,重則死亡。 實際上真的是這樣的嗎?難道這就是壁虎比下蜘蛛成為“五毒”之一的原因?它有什么“深藏不露”的技能?還有人說,壁虎明明是人畜無害的動物,這又從何說起? ![]() 本文帶大家一探究竟。 關于壁虎壁虎只是蜥蜴目門下的一個科,它是蜥蜴的一種,不過,它家族種類繁多,目前已知的就達950種,且廣泛分布世界各地。 在我國,大概分布有8~10種,常見的通常為北方的多疣壁虎和南方的無蹼壁虎,壁虎能像蛇一樣吐信子,四只腳攀爬能力了得,它也獲得了“四腳蛇”、“巴壁虎”等俗稱。 ![]() 作為晝伏夜出的動物,壁虎白天潛伏在隱蔽之地休息,夜間出來活動覓食,常見于墻壁、屋檐、樹木、石塊或電線桿上,主要捕食蚊子、蒼蠅、蟑螂、飛蛾和蜘蛛等小動物。 別看它只有12~16cm的小身板,但有大肚量,它一個晚上就能吃掉1~2只蟑螂、5~6只蒼蠅以及20~25只蚊子,實力不菲。 ![]() 壁虎和蛇一樣也屬于冷血動物,它在溫度低于13℃時就進入冬眠狀態,氣溫回升后出眠,吃飽后開始繁殖,壁虎屬于卵生動物。 壁虎的五官很有特點,它的兩只耳朵之間是空的,從它的一只眼看進去,可以從另一只眼看到外邊的景象,令人驚訝。 ![]() 古人眼中的壁虎,決定了它的地位并不低在古代,壁虎擁有一個頗有詩意的名字——守宮,關于守宮的由來,據說是王公大臣在皇帝面前拍馬屁臨時想出來的,具體為:
![]() 后來,在我國流傳的傳統文化中,又把壁虎稱為能飛檐走壁的“天龍”,民間視為旺家興財、驅魔辟邪的吉祥物,“守宮”到來,意味著家業能守住。 除此之外,晉朝的張華在《博物志》一書中說道:
![]() 相傳,在一年之內,如果這位女子出現了任何出軌或不檢點的行為,她四肢的紅色朱砂痣都會自行消失,守宮 朱砂,這就是“守宮砂”的由來。 ![]() 而史書記載,壁虎的體液含有劇毒:
廣為流傳下來,才有了開篇的民間傳言。 后來,在《閱微草堂筆記》里有這么一個故事:
![]() 從那以后,人們普遍認為隔夜茶千萬不能喝,而在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中也把隔夜茶列為“毒茶”,說茶水里邊可能有壁虎的尿液或精液,人喝了會中毒而死。難道真如此? 古人認為壁虎有毒,在現代科學的論證下,其實壁虎是人畜無害的縱觀整個蜥蜴目,有6000余種,據科學研究,有毒的只有鈍尾毒蜥和危地馬拉珠毒蜥兩種,其它都無毒,壁虎也不例外。 ![]() 那么,古人認為壁虎的體液有毒,這是怎么回事?別急,我們來看看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對壁虎做過的毒性測試。 壁虎為了防止水分流失過多,它一般是大小便一起解決,且排出的均為白色或灰色的固體,研究所的生物學家提取了部分進行分析,發現排泄物的主要成分為尿酸,并呈現6.5的pH,和人類尿液的酸堿度幾乎相同(pH5.5~6.5),沒有強腐蝕性,即便不小心濺到皮膚上,也不會有事,看來,壁虎的尿液并沒有毒。 ![]() 隨后,對壁虎的精液進行提取分析,得出其成分和其它動物差不多,pH為7.38,弱堿性,沒有強腐蝕性,也沒有明顯的毒性。 ![]() 古人訛傳壁虎的尿液和精液有毒,都被現代科學證明了沒毒,那么,壁虎的其它地方會產生毒素嗎? 通過研究,壁虎體內并無毒腺,它也沒有牙齒,而壁虎身體干燥,也并不具備含有劇毒的黏液,即便被它咬到,或被它蹭到,也不會對人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 看來,壁虎自身并沒有毒性,那么它的毒是哪里來的? 通過分析,壁虎的毒均來自它進食的食物,作為愛吃蚊子、蒼蠅、蟑螂、蟲子和蜘蛛等動物的壁虎,如果消化時間短,壁虎的唾液上可能會含有這些食物身上的細菌和病毒,當排泄時,也會有細菌和病毒一并排出。 ![]() 當我們的皮膚不小心接觸到了壁虎的唾液和排泄物時,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最好及時清洗,再用酒精或碘伏消毒,接觸到傷口上時,及時求助醫生處理。 總體來說,壁虎真是人畜無害的動物,它平日里性情溫和,十分膽小,不敢接近人類,這點輕微毒素,估計也無法感染到人體身上。 ![]() 既然壁虎人畜無害,那么它能戰勝蜘蛛成為“五毒”之一的原因是什么?真有“深藏不露”的技能?“深藏不露”的壁虎擁有三個技能,讓蜘蛛只能甘拜下風。 1、斷尾后的再生功能 《小壁虎找尾巴》的兒時課文記憶猶新,說小壁虎遇到了眼鏡蛇,跑路的時候被咬斷了尾巴,之后尾巴重生的故事。放在平時,壁虎遇到捕食者或危險逃不掉時,它為了自保,往往會“棄軍保帥”自斷尾巴,當跳動的尾巴吸引對方注意力后,它便逃之夭夭。 ![]() “斷尾再生”是壁虎的看家本領,它能在一秒之內切斷自己骨肉相連的尾巴,這是什么原理?
![]() ![]() 簡單來說,壁虎自斷尾巴的原理和我們插頭插jin插座的原理一樣,只不過,我們只有垂直向后拉,才能拔出插頭,向四周扭轉時怎么也拔不出,壁虎正好相反。 而壁虎沒了尾巴也不要緊,它獨特的身體構造,讓它擁有尾巴再生的功能,一般只需要2~3個月,它將擁有一條全新的尾巴。這是蜘蛛不能比擬的。 ![]() 2、徒手爬壁不掉落的絕技 再光滑的平面或陡坡,都無法阻擋壁虎前進的步伐,它作為古代能飛檐走壁的“飛龍”,神技就在它的腳上,在顯微鏡觀察下,壁虎的腳掌結構和它尾巴一樣復雜,腳掌上布滿了襯墊,襯墊下有上萬根剛毛,剛毛的頂端全是毛茸茸的“小刷子”。 ![]() “小刷子”本就擁有強大的吸附力了,還能接收到從腳掌溝槽中分泌的黏液,這讓壁虎“徒手”就能到達任何地方,強大的吸附力,靠一只腳就能撐住壁虎的全身重力,不用擔心無法移動,如果把四只腳的力量全部合起來,一只小壁虎就能抓起133kg的物體。 ![]() 反觀蜘蛛,要想去遠方,它在相對陡峭的平面上站不住,蜘蛛的腳上也不具備壁虎的復雜性。 3、全身可入藥的優勢 多數人受武俠劇的影響,一直都把蜘蛛當作五毒之一的動物。比如金庸武俠中,“五毒教”中的五毒指毒蛇、蜈蚣、蝎子、蟾蜍和蜘蛛,里邊是蜘蛛,不是壁虎。 ![]() 但事實上,真正的五毒并沒有蜘蛛,而是壁虎。主要原因是因為壁虎像毒蛇、蜈蚣、蝎子和蟾蜍一樣,身體可入藥,是古代專門用于疑難雜癥治療的,是中醫瑰寶,而從古至今,還沒有聽說蜘蛛能入藥的。 入藥方面,是蜘蛛永遠也無法媲美壁虎的地方,這是壁虎入選“五毒”動物的重要條件。而且,在不殺死壁虎的情況下,用它的斷尾也可用藥,還能重復利用。 ![]() 放在古代,這6個動物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我猜想,一般人不會無聊到去制定“五毒”動物,只有要用到它們的人,比如大夫或郎中,是他們選定了“五毒”動物,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認為是能入藥且療效顯著的“五蟲”,可能也把蜘蛛做過實驗,奈何不能入藥,所以才沒入選到“五毒”(五蟲)中來。 ![]() 后來,小說或影視作品中把蜘蛛作為五毒動物,多為受了金庸武俠中“五毒教”的影響。 事實真相:古人可能把東方蠑螈誤認成壁虎了清人呂種玉在《言鯖·谷雨五毒》中提到:“古者,青齊風俗,于谷雨日畫五毒符,繪蝎子、蜈蚣、虺蛇、馬蜂、蜮五種毒物,各畫一針刺,宣布家戶貼之,以祛蟲毒。”這里邊有一種我們不認識的毒物,它就是“蜮”,“蜮”到底是什么? ![]() 翻閱我們的神話故事,發現“蜮”起先指一種食禾苗的害蟲,后來又傳說是伏在水里害人的毒物,它口含沙粒,伺機襲人,就算擊中人的影子,也要中招?,F實中能與之匹配的,又和壁虎形態相似的,就只有東方蠑螈。 ![]() 不管是身形、四肢還是尾巴,東方蠑螈和壁虎幾乎一樣,作為一種兩棲動物,東方蠑螈喜歡潛伏在水里,也常隱蔽在田間,和壁虎不同的是,東方蠑螈皮下擁有河豚毒素,這是目前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毒素,只需1毫克,就能造成一個正常人死亡。 而且,東方蠑螈歷史悠久,在歷史前期,壁虎叫沒毒的守宮,東方蠑螈可能是五毒中的一個,到了歷史后期,東方蠑螈又被稱為“中國火龍”,壁虎又名“飛龍”,龍是中華圖騰,飛龍高級一些,估計有人就把五毒中的東方蠑螈替換成壁虎了。 ![]() 再或者,有古人被水中的東方蠑螈傷害過,把它誤認成壁虎了,因此,大家以為壁虎含有劇毒,都是以訛傳訛的結果。 總的來說“五毒”中的動物均可入藥,且都是治療疑難雜癥的藥方,古人之所以把壁虎列在其中,自然有他們的道理。 而壁虎作為一種有益無害的動物,它在民間有“庇護”、“避禍”之意,你可能在某汽車尾部看到過壁虎圖案的車貼,也在某人的家中看到過壁虎的圖案,寓意都是祈求自己平平安安,這是一種精神寄托。 況且,還有“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的說法,避五毒中也是壁虎,希望家人少生病,健健康康,正和“端午安康”相得益彰。 ![]() 如果有壁虎誤入你家,千萬不要驅趕,膽小的它不會傷人,所謂家有壁虎,祥瑞必富,只要你的房間里沒有過多的蚊子、蟑螂、飛蛾等小動物,它不會輕易靠近你,當它把家里的害蟲全部清理完畢后,它會默默地離開。 壁虎為人類保駕護航的同時,也守護了莊田里的農作物,現如今,它已經是我國的“三有”動物,愛護它就是愛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人類只有和動物們和諧共處,才是萬物共生的長久之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