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白鹿原》一書以白鹿兩家的斗爭史,對封建解體到建國前夕這五十年的歷史進行了重新解構。我們從個體,家族的演變,看到了蕓蕓眾生的盛衰興替,看到了在渭河平原白鹿原這塊土地上五十年光景中小人物們的生存斗爭史,它是一幅中國近代史變遷的真實畫卷。 陳忠實寫就這本史詩巨著,足足花了四年的時間。《白鹿原》自出版開始便受到讀者的歡迎,全球暢銷160萬余冊,它的歷史厚重性與文學性可稱巧奪天工,因此它獲得了中國文學作品的最高榮譽——茅盾文學獎。 然而《白鹿原》在出版后,因為其中涉及對于性的直接描寫,一度引起了爭議。對此,作者陳忠實也做了回應。 這本宏偉的巨著,陳忠實為了它付出了多大努力?他老人家對性描寫的爭議又是如何回應的? 一、勵志完成一部墊棺作枕的作品路遙先后完成《人生》,《平凡的世界》兩本巨著,是影響陳忠實動筆完成"墊棺作枕"的《白鹿原》的重要原因。《人生》發表在第三期的《收獲》上,陳忠實第一時間購買了雜志品讀,讀后久久沉默不能言,他被書中人物波瀾起伏的命運而吸引,被全書呈現的藝術境界而折服。 他開始反省自身,為何寫不出這樣的長篇小說呢?后來《平凡的世界》的出版,真正讓陳忠實感受到了緊迫感。每一個作家,都夢寐以求著能寫出讓全國人甚至是世界人民都為之認同的作品。 下定決心后,陳忠實為了寫作回到了老家。他為的便是環境的寧靜,這樣可以讓他寫作效率更高。 而這長篇小說的創作,不僅是對精神也是對身體的折磨。路遙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他真的去體驗了煤礦的生活,更是為完成這本作品把身體健康搭了進去。 陳忠實為了完成《白鹿原》,整整花了四年的時間。這四年里他粗茶淡飯,日復一日枯燥生活的堅持,便是為了完成它。 這四年里陳忠實的伙食,主要以面條和蒸饃為主,而且每次只要蒸熟后便下口了。沒有更豐盛伙食,主要原因是妻子王翠英忙于對孩子及父母的照顧。妻子每次在陳忠實吃完囤積的面食以后,會定期給他補充。 《白鹿原》從1987年動筆,到1992年的1月29日正式完稿。當時的陳忠實下定了決心,如果書不能順利出版,自己就去養雞,再也不寫作了。 二、因為針砭時弊的政治觀點及性描寫,經歷了多次修改陳忠實完成《白鹿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最后能否成功出版,就要看雜志社編輯的 1992年的2月,陳忠實聯系了人民出版社的何啟明,這次聯系是為確定原稿轉交的方式。出版社很重視這次的事情,經內部的商討后,由高賢勻與洪請波共同負責此事。 陳忠實懷著忐忑的心情與兩位編輯見面了,將自己視若珍寶的50萬字《白鹿原》手稿交給了對方。 他沒有想到兩位編輯初看后,會給予自己那么高的評價,兩位編輯稱"開天辟地"。《白鹿原》出版后,在《當代》雜志上連載。它一經出版受到了大眾的歡迎,甚至陳忠實自己去城里郵局,到西安市中心的郵局都買不到了,斷貨了。 然而《白鹿原》這書在暢銷的同時,讀者們也對其中寫到的兩性情節以及一些意識形態的傾向描寫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尤其是其中露骨的兩性描寫一度引起非議。 而且《白鹿原》在1997年拿到茅盾文學獎之前,也是經過了修訂的。評委會對于《白鹿原》的爭議不在其文學性,主要在于兩性描寫,最后由陳忠實對作品大概刪減了3000字,才使得修改后的作品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三、其他學者以及陳忠實對于白鹿原情色描寫的看法《白鹿原》中對于兩性的描寫引起爭議,許多人對此的看法不一而同。有學者認為《白鹿原》對于性的描寫處理很慎重,認為這是符合人物塑造的需要。同時指出一部文學作品為了情節發展或者是人物塑造,用兩性描寫這都是合乎常理的,但這需要控制一個合理范圍內,如果過度那便成了一部情色作品了。 還有學者認為《白鹿原》這部作品的最大價值,是在于用兩個家族的斗爭史展現了中國近代史的變遷,兩性描寫在其中雖突出但著墨較少,認為讀者們應該抓住作品的真正價值,而不是抓住這部作品的小瑕疵而不放。 還有學者認為《白鹿原》對于性描寫其實已經很慎重了,這比網絡上的網文已經是小巫見大巫了。也有學者認為應該像對電影進行分級那樣,對于文學進行分級,而他認為《白鹿原》應該被劃入到成人作品中。 其實對于《白鹿原》因為兩性描寫引起爭議一事,陳忠實曾接受采訪對此做了回應。陳忠實指出《白鹿原》這部作品的理念便是打破封建。作品聚焦的歷史背景是女性開始了婚姻自由化,女性開始成為社會的主角,而這樣的現象是一個社會的命題。 陳忠實指出自己當初便意識到對于性的描寫,一定要采取不回避的態度,要寫出封建社會下女人生活的真實樣貌。它認為在《白鹿原》這個小說中,由于它是對于真實社會的反映,所以對性的描寫不能夠逃避。 他也認為性描寫不能用作吸引讀者的手段,那是不齒之舉。 總結陳忠實寫就的《白鹿原》,真實還原了從封建社會到建國前五十年時間里,渭河平原兩個家族的演變。它是一部史詩巨著,至今仍然暢銷,是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