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隔輩親,很多家庭的爺爺奶奶,對待自己的子女都是分外嚴厲,但是,對待孫子孫女,卻又是另一個面孔。就好比開心果媽媽家,開心果爺爺對開心果,那是滿臉的笑容,但是教訓起開心果爸爸來,卻毫不含糊。 只是,如果這份隔輩親,變成格被溺愛,再加上婆媳問題等等,那么這個家庭會變成什么樣呢? 奶奶將孫女養(yǎng)成“心機女”,婆媳關(guān)系再度惡化,寶媽氣到離婚 平平有一個六歲的女兒小毛,因為自己工作很忙碌,而且要經(jīng)常出差,便將孩子交由爺爺奶奶帶。奶奶對孫女過分溺愛,所以在整個家庭中,小毛一直處于老大的位置,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如果平平不允許,那奶奶必定會滿足她。對于改變女兒的教育,平平做過很多努力。 和婆婆溝通:在小毛四歲的時候,平平就頻繁地和婆婆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每次溝通完,婆婆對平平說話,總是夾槍帶炮,絲毫不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婆媳爭吵,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和老公溝通:老公覺得平平事兒多,有老人幫帶孩子不滿足,還各種要求。平平讓老公多教育女兒,老公只說:“你工作忙,我也忙呀。”事實是老公工作輕松很多,每天回家就玩手機、玩電腦。 自己帶:在女兒五歲那年,平平覺得女兒問題真的太大了,所以辭去了忙碌的工作,從公婆家搬了出去,獨自帶女兒。為此婆婆還慫恿平平的老公不要搬走,讓平平自己搬走。 然而平平帶女兒還不到一個月,婆婆各種過來鬧,說平平虐待女兒,不給她吃飯,不給她看電視,整天打罵。后來平平才知道,這些都是女兒打電話告訴爺爺奶奶的。 然而這一個月內(nèi),平平費了很多心思,想將女兒的壞習慣給糾正回來。每天限定她只看半個小時電視,吃飯不允許挑食,一個月只允許買四次玩具,并沒有女兒所說的虐待。平平覺得特別寒心,自己的女兒,已經(jīng)被婆婆慣成謊話連篇的“心機女”。 平平的煞費苦心,在家人眼里都是小題大做,沒事兒找事兒,婆婆鼓動全家人鼓勵自己,女兒更是越來越厭惡自己。她心里想:“我最愛的女兒啊,你為什么被你奶奶給養(yǎng)成了一個心機女呢?”最終,她選擇了離婚。最可悲的是,知道媽媽以后不跟自己生活在一起,小毛開心得又蹦又跳。 寶媽氣到離婚,婆媳問題是源頭? 對于這件事情,很多寶媽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不少人都覺得寶媽被氣到離婚,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婆媳問題。 因為婆婆不愿意聽兒媳的意見,所以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帶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溺愛著孩子。而且婆婆還各種慫恿自己的兒子,讓平平失去老公的依靠。 只是,在這場婚姻破裂的背后,真的只是這婆媳之間的問題嗎?并不是。 1、孩子的教育,是夫妻倆的事情,不是公婆的事情 這場離婚背后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孩子讓誰教育的問題。開心果媽媽一直認為,孩子的教育是夫妻倆的事情,而不是公公和婆婆的事情。所以,在這場婚姻失敗的背后,寶媽也是有責任的,在一開始她就不該將教養(yǎng)大權(quán)全權(quán)交給婆婆。 開心果媽媽也建議,生活中的我們,無論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有多愛孩子,爸爸媽媽的工作有多忙,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都不能依賴老人。如果老人能夠像父母一樣,去嚴格教育,那算是幸運。不過這樣的家庭很少,絕大多數(shù)還是爺爺奶奶對孩子更為溺愛,這樣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2、夫妻感情問題,老公不該讓老人插手 平平之所以離婚,也有一個原因是,那就是對老公失望了。這么多年的相處,婆婆給了老公很多負面的意見。其實說到底,婆婆沒把平平當成自家人,而自己的兒子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受平平擺布的。 雖說結(jié)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但是夫妻間的感情問題,作為老公,要學會拒絕讓老人插手。作為父母,很容易偏向自家的孩子,如果作為老公,只聽自己媽媽的話,那么夫妻的感情遲早會出大問題。 3、婆媳問題,重在老公的處理 在平平和婆婆各種爭執(zhí)下,老公從未出面處理過,仿佛是一個局外人。看著兩個女人在家里爭執(zhí),即使老公偶爾出面,男人也是護著自己的媽媽,這如何不讓一個女人心寒呢? 如果一個男人覺得做老公很簡單,那么這樣的男人是個懶男人,不值得托付終身。但如果一個男人覺得做老公需要負責一個家庭的和睦,那么至少,他會在婆媳問題上愿意花功夫解決。兩邊都能很好,兩邊都能協(xié)調(diào),這才是一個做老公應該做到的。 開心果媽媽從不認為,一場幸福的婚姻是沒有緣由的,也從不認為一場不幸的婚姻,是命中注定的。婆媳關(guān)系,雖然是不少婚姻中讓夫妻離婚的主要原因,但在這個主要原因背后,還是夫妻倆思想沒達到一致,老公沒有做到位。一家人最和睦的狀態(tài),便是三觀保持一致,相互扶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