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近期疫情大范圍爆發,全國各地省考普遍延期。 這固然讓許多同學慶幸多了復習時間,但機會對于每個人而言是公平的。 會學習的同學利用這段時間能夠提高一定分數,不會學習的同學,時間對他們而言,是靜止的。 近期,有許多同學問我,在考前應該怎么復習才能再提高一波分數。 我暗暗冷笑,還沒睡醒呢?前面學了那么久了,成績基本也就定型了,就這點時間還想再提高一波?想啥吃呢。 所以這段時間,不要想著怎么提高了,就老老實實的把前面學過的內容,反復練習總結,把每個技巧都變成本能,不斷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和熟練度,這就是最好的復習方法。 我們要做的不是如何提高一波,而是如何把學過的東西不斷鞏固。 當然,關于申論的高分技巧,不是沒有,只是老生常談罷了。 我在以往也發過許多文章,技巧類的東西可以說發濫掉了。 但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以往發過的文章,未必有多少人還會去看,或者看了也未必有多少人還記得。 所以今天再把一些關鍵性問題,重新整合下,算是聊勝于無。 一是一定要做真題,做原題。 很多同學平時只做模擬題,把真題放在臨考前做。 甚至還有人根本不做真題,理由就是“真題已經考過了,不會再考了,做了沒有意義”。 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們做真題的目的是為了押題嗎?不是。我們是為了提高題感,了解命題人的出題思路和答題方法。 還有些人熱衷于參加模考,分數高了就暗自竊喜,低了就愁眉苦臉。 這里鄭重說明:不要去用模擬考的成績來判斷自己的申論水平,不靠譜的。 原因如下: 真題是米其林大廚花了一天時間做的拿手菜,模考題是你媽用了20分鐘炒的家常菜,你覺得有可比性嗎? 當然你可以說你就愛吃媽媽做的飯,那里面有媽媽的愛,所以你也就愛做模考卷,那我攔不住你,也不攔你了。 另外還有所謂的押題卷,價錢特別貴,至于效果,這里我給個肯定的答案:等同于0。 因為這世界上所有申論押題卷,都是百分百押不準任何一道題目的。 不是說今年考生態,你的押題卷也是關于生態就叫押中了。 也不是說某個材料和真題湊巧一樣就叫押中了。即便同一個材料,只要換個問法,答案就完全不同了。 所謂押中,就是完全一致的材料+完全一致的問法+完全一致的參考答案。 所以,你還相信押題嗎? 二是一定要學會找關鍵詞、關鍵句 申論的評分有兩種,一是按點給分,二是按意給分。 所謂按點給分,就是嚴格按照采分點,差一個字都不給分,這個采分點是完全來自于材料的。 所謂按意給分是只要意思吻合,不追求文字上的精準。 那么有同學說了,既然如此,何必要抄關鍵詞句呢? 因為兩者占比不一樣,為了方便統一評分尺度,絕大多數題目的答案都是來自于材料的,按點給分是主流,只有個別題目,才使用第二種評分方法。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某些高手大神說的,只要答案要點和標準答案意思一致就給分的說法,大概率是他們道聽途說了“按意給分”這個詞語,變身妖怪禍害人間的。雖然我們國家建國以后不準動物成精,但是沒說不準人變動物。 簡單說就一句話,能用材料原詞原句的,切莫自作聰明。 三是實踐出真知 許多人喜歡看視頻,但往往看視頻時是龍,做題時是蟲。 人生一大錯覺就是,我看了等于我做了,我收藏了等于我學會了。我的這篇文章也是,大家要認真看看,用心實踐,不要只放在收藏夾里吃灰。 有個別同學還跟我吵架,說自己學不會大作文,是不是你方法有問題?此時我一般只問一個問題:你用筆在紙上寫了幾篇了? 往往此時,都是唯唯諾諾的說不出來,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要老老實實的做題目,做完了再去對照答案,找出不足。 申論不像行測,不需要大量刷題,但是你都要考試了,起碼也要把十來套題目弄精弄透,這個要求不算高吧。 一套題目也不是做一遍就完事的,第一次做了,過上個把星期再做一遍,然后和第一遍的答案對照下,你會發現奇跡誕生了:怎么都是自己做的,答案不一樣了? 不一樣就對了。 申論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反復錘煉能力,從而不斷提高的。 四是帶著腦子做題 申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的考試。 普遍性指的是,無論國考省考,答題技巧和方法都是差不多的。 特殊性主要指的是每個省份的題目,都有自己的特點。 這些特點包括題目類型,比如江蘇和河南,近兩年比較喜歡出對比分析題,福建大作文占比分數很高。 也包括解題思路,比如浙江喜歡按照材料邏輯答題,河南喜歡從事例中摳要點等等。 還包括其他的。 但是不要問我,每個省份都是什么特點,莫說我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想告訴你。 我們參加哪里的省考,就要把這個地方最近三五年的卷子收集起來,都做一遍,對常考題型,材料特點,答案特點一一分析。 有些聰明的同學就能從中得出一些啟示,比如曾有個廣東的同學,就曾在群里說過,廣東愛出某某題,答案都是怎么怎么來的,然后當年果然又考了,我記得以前也專門發過相關文章,具體內容我記不起來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以往的文章里翻翻看。 再比如浙江的題目,重中之重是邏輯,幾乎每個題目的答案,全都是圍繞材料邏輯展開的,一個邏輯一個答題要點,只要你把材料邏輯搞明白了,分數就不會低。 所以,要把題目對比分析,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歸納出一些共性規律,可以有效提高做題準確度和速度。 今天主要針對考前復習,啰里啰嗦的再重復一些眾所周知的方法,希望能對個別還不知道的同學一些啟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