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初,張茜、羅伊、陳模、楚青(從左至右)打靶歸來,陳毅為她們拍的合影。 1940年2月,陳毅和張茜的結婚照,由秘書徐平羽為他們拍攝。 張茜:和詩人元帥的如詩戀情 張茜,原名張掌珠,字春蘭,1938年,她參加了新四軍,在軍戰(zhàn)地服務團工作,是演劇隊和歌詠小組成員。她文靜秀麗,光彩照人,娟秀的圓臉,一雙聰慧的大眼睛,人稱新四軍一大美人。青年時期的陳毅,才華橫溢,文武雙全,是名震一方的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他經(jīng)常去軍部開會,并時常觀看張茜的演出,心生傾慕。 一首詩,撬開她的芳心 陳毅對文學有著如癡如醉的熱愛,他決心為張茜寫一首詩。踏著如水的月光,陳毅構思著推敲著,回到駐地,一首七絕便釀成了。他借著昏黃的燈光,把它寫在紙上,誰知剛剛落筆,就有秘書送文件過來,陳毅急忙把詩稿塞進衣袋。 過了幾天,張茜隨戰(zhàn)地服務團小分隊到新四軍一支隊演出,由于演出需要,需借一套軍隊首長的服裝。領隊對陳毅非常崇敬,他知道陳毅正在追求張茜,就指名讓張茜去向陳毅司令員借。 演出用的服裝準備集中歸還,張茜整理到陳毅的衣服時,發(fā)現(xiàn)上衣口袋鼓鼓囊囊的,以為是什么機要文件,急忙掏出來,卻是一張皺巴巴的紙。她小心翼翼地理好,是一首詩:“贊春蘭”三個大字映入眼簾?!靶〖コ醭鰨?,似是欲綻蕊露黃。嬌顏高雅世難覓,萬紫千紅妒幽香。”她讀著讀著,心里怦怦直跳,心想:“生平能得到如此真摯的愛情,難道還不應該知足么?” 喜宴:一碗炸醬面 1940年春節(jié)前,經(jīng)新四軍軍部批準,陳毅與張茜在水西村結婚,兩人舉辦了簡樸的婚禮,房內(nèi)只貼了兩個大紅喜字。他倆請秘書徐平羽在附近林間拍攝了一幅照片當作結婚照。然后請大家吃了一頓具有四川風味的炸醬面,以示慶賀。 新婚之際,陳毅情思起伏,奮筆疾書,又寫了一首《佳期》:“燭影搖紅喜可知,催妝為賦小喬詩。同心能償渾疑夢,注目相看不語時。一笑艱難成往事,共盟奮勉記佳期。百年一吻叮寧后,明月來窺夜正遲?!?/p> 1941年12月,粟裕、楚青在水西村的結婚照 楚青:和常勝將軍的戀愛樂章 在人民解放軍眾多的高級將領中,粟裕稱得上一位常勝將軍。戰(zhàn)場上,粟裕運籌帷幄,橫掃千軍;然而,情場上他卻屢受挫折,表現(xiàn)平凡。他與楚青從初見到結合,經(jīng)歷了將近3年的相識、相知、相愛過程。 她把求愛信撕得粉碎 楚青原名詹永珠,1923年出生于揚州的一個職員家庭。小學畢業(yè)后考上了當時省內(nèi)外聞名的揚州中學??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她立志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她找到皖南新四軍軍部,被分配到軍部教導總隊第八隊學習。 1939年,粟裕32歲,卻還是個實實在在沒有談過戀愛的單身漢。立春不久,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粟裕來到教導總隊,準備挑選幾個德才兼?zhèn)涞哪信畬W員到機關去工作。當時,教導總隊負責人梁國斌給粟裕推薦了詹永珠,說這個揚州姑娘聰明秀氣,且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很好。 當天下午,在教導總隊隊部,粟裕和楚青見面了。就是這一面,粟裕對楚青一見鐘情。一個多月后,粟裕托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給楚青捎去了一封信和自己的一張近照。誰知,楚青看完信,一時臉色大變。一個新四軍的高級將領,怎么能這樣向一個姑娘求愛?猛地,她把粟裕的信和照片撕得粉碎。 大將風采打動芳心 轉(zhuǎn)眼到了初冬,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成立了,陳毅任指揮,粟裕任副指揮。不久,楚青從新四軍教導總隊畢業(yè)后,分配到江南指揮部機要科擔任速記員,真是“冤家路窄”,但粟裕是個胸懷寬闊的人,每次見到楚青都是一副若無其事、十分坦然的樣子,這才使楚青稍稍安下心來。 這樣平平靜靜過了一段時間,粟裕再次向楚青表明了對她的愛慕之情。楚青冷靜地把早已想好的話說了出來:“我現(xiàn)在年齡還小,對談戀愛沒興趣。我經(jīng)常想,自從日軍入侵后,許許多多的同胞死在日本鬼子的刀槍下,我們活著的人不能先考慮自己的生活小事,要時刻不忘為他們報仇!” 粟裕也坦率地談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作為一個革命者,關鍵是如何處理好革命和愛情的關系,而不是要抹殺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感情。如果我倆能交個朋友,以后互相體諒,互相照顧,互相幫助,這與干革命和為烈士們報仇并沒有矛盾呀?!?/p> 粟裕的話,讓楚青感到了粟裕的真摯和忠厚。沉默了好一會兒,她才輕輕說道:“首長,雖然你是一番好意,但我現(xiàn)在還是不想考慮這個問題?!彼谠5膼矍橹塾忠淮螖R淺了。 隨著接觸的不斷增加,楚青先后聽到了關于粟裕的許多傳說,尤其是目睹了粟裕在黃橋決戰(zhàn)中表現(xiàn)的山崩地裂之際仍沉著鎮(zhèn)定的大將風度之后,內(nèi)心極為欽佩。終于,將軍的癡情打動了姑娘的芳心,他們的愛情之舟揚帆起航了。 1941年12月26日,在新四軍一師司令部,粟裕與楚青終于結為伉儷。一直到1984年粟裕逝世,攜手相伴了43年風雨人生。 陳模:命運多舛,堅毅一生 抗戰(zhàn)時期,陳毅曾拍過一張打靶歸來的照片,照片上,右二的女兵一身戎裝,圓圓的蘋果臉上,面帶微笑,一雙大眼睛很有神。她就是陳模。 陳模,江蘇丹陽人,曾就讀于蘇州女子師范,1938年6月,她和另外三位女同學一起,瞞著家人,踏上了尋找新四軍的征程。那年,她18歲,是新四軍第一批女兵之一。 1940年4月4日,陳模與政治部主任劉炎結婚。劉炎曾任新四軍一師政委兼蘇中軍區(qū)政委、中共蘇中區(qū)委書記等職,是新四軍的重要將領?;楹?,他們有了三個孩子。但劉炎在繁忙的征戰(zhàn)中,積勞成疾。當時,陳模的身體也不好,下肢癱瘓,臥床不起。1946年11月20日晚,劉炎在山東臨沂去世,才42歲。 1947年春,在組織的關懷下,陳模被送到大連醫(yī)院進行治療。她度過了難關,終于在癱瘓3年后重新站了起來。因為戰(zhàn)爭年代生活緊張,陳模身患多種疾病。1971年,陳模任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l983年離休。 羅伊:抗戰(zhàn)不勝利,絕不結婚 1939年年底,在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陳毅曾拍過一張女兵打靶歸來的照片。這張照片中,左二的女兵,就是羅伊。 羅伊出生于1920年,上海人,1938年8月參加新四軍。1939年11月,在新四軍軍部速記訓練班學習結業(yè)后,分配到新四軍江南指揮部任速記員兼機要員。1942年冬起,她先后擔任新四軍軍部參謀處機要參謀、華中局秘書處機要秘書。 在新四軍的女兵中,羅伊顯得很特別,她始終堅持“抗戰(zhàn)不勝利就不結婚”的誓言,不少老紅軍追求她,她卻不為所動。陳毅也曾給她介紹對象,也被婉拒。 到了1945年,抗戰(zhàn)勝局已經(jīng)了然,羅伊開始談戀愛了。抗戰(zhàn)一勝利,她就結婚了。1946年,羅伊夫婦還一同被派往北京軍調(diào)處工作,丈夫李進是參謀團處長,羅伊則與王光美同在會議組,王光美擔任翻譯,羅伊擔任速記。 建國后,羅伊一直在鐵道部門工作,1960年調(diào)任鐵道部辦公廳秘書處處長,鐵道部黨委檔案管理處處長,1982年離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