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福州的國德醫院外一科正式開科,可收治各種因為骨質疏松引起的腰腿痛、腰椎壓縮性骨折等骨科疾病患者,為患者進行治療及康復。 相信許多人都聽說過骨質疏松這個詞,年紀大了之后,鈣質流失,很多老人會出現骨質疏松的情況。有些人為了預防骨質疏松,每天都喝骨頭湯,吃鈣片,但是,這樣的方式真的有效嗎?其實對于骨質疏松的認識,很多人都存在誤區,雖然喝骨頭湯、吃鈣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人體內的鈣元素,但如果盲目補鈣,反而可能帶來副作用。 骨質疏松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認為只有老年人會骨質疏松 30歲左右時,人的骨量達到一生中的高峰,之后便逐漸丟失,因此,在年輕的時候骨量峰值越高,日后可供消耗的骨量就越多。 缺乏戶外鍛煉、吃飯挑食、營養不良、有吸煙喝酒等不良嗜好的年輕人,骨量峰值大大減少,老年后更容易骨質疏松;婦女絕經后,平均每年丟失的骨量增加,是骨質疏松的高發人群。 誤區二:老年人腰痛駝背是正常的 有人認為年紀大了之后,多少會出現腰痛、腿痛的情況,其實,老年人出現的這些癥狀大多是由骨質疏松引起,是可以避免的。骨質疏松在早期癥狀不明顯,等出現癥狀時,說明已經比較嚴重了。這時如果及時進行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疼痛的癥狀,預防骨折發生。 誤區三:骨湯、蝦皮更適合補鈣 雖然有句老話說,吃什么補什么,但其實骨頭湯里的鈣含量很低,而脂肪與嘌呤的含量較高,經常喝骨頭湯可能會導致高尿酸、高血脂。 蝦皮中雖然鈣含量高,但含鈉量也非常高,吃多了不易于心血管健康。并且蝦皮的口感一般,不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沒必要為了補鈣吃蝦皮。 誤區四:只要補鈣就能預防骨質疏松 在補鈣的同時,也要注意補充輔助鈣吸收的維生素D和維生素K,這樣骨骼才能更好的吸收鈣元素,達到補鈣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