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span> 或許是長久以來愛情被描繪得太過美好,在遇到愛情時,很多人就自然將自己放在了“低到塵埃里”的位置。 他們愛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錯了什么,與愛情失之交臂。 可惜愛情是很無情的東西,小心謹慎、付出、退讓,都換不來同等的愛,無論男女,都是如此。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主人公蓋茨比,是文學作品中為數不多的、為了愛情無限度退讓的男性角色。 他為愛情付出的東西,包括青春、金錢、感情、生命;他受到的傷害,也更讓人心碎。 菲茨杰拉德|上海譯文出版社 村上春樹說:“作為小說家,我把菲茨杰拉德看做是一個標準,一把尺子,是看清自己位置的一件標志,然后時而嘆息,時而全身緊張,好像命中注定一樣始終牽扯著我?!?/span> 他用最華麗細膩的文字,刻畫著那些一觸即破的假象;在出身高貴、打扮入時的人身上,描寫著人骨子里的自私與虛榮。 他用一個充滿金錢與謊言的故事告訴我們,愛情中最可怕的失去,不是青春,不是金錢,而是失去自己。 蓋茨比出身于美國西部農戶之家,一戰時參軍,在駐守南方一座美麗的城市時,他遇到了活潑明艷的富家小姐黛西。 此時的黛西,已經表露了身份地位是自己最看重的東西,她要嫁的人,不會是籍籍無名的普通人。 而蓋茨比非但沒有止步,反而為了贏得愛情,謊稱自己出身名門望族。 這是第一次,蓋茨比在謊言中迷失。 很快的,蓋茨比出征歐洲,等他再回來的時候,昔日戀人已經嫁給了跟她更門當戶對的紈绔子弟湯姆·布坎農。 失望的蓋茨比沒有放棄,他做出了一個改變三人命運的決定——發奮賺錢、奪回舊愛。 他相信,黛西是愛他的,從前自己沒錢,不能給她想要的生活,現在他什么都有了,黛西一定會回心轉意。 那是在1919-1929年期間,一戰后的美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黃金十年”,機會和財富隨處可見,蓋茨比憑借非法的私酒生意發了橫財。 這是第二次,蓋茨比在財富中迷失。 這時湯姆和黛西夫婦也搬到了當時最繁華的城市紐約長島的豪宅,為了讓愛人注意到自己,蓋茨比在他們居住的海灣對面買下一所更加豪華的別墅。 他夜夜笙歌,每晚都舉辦盛大的晚會,當地的富豪、名媛紛至沓來,而他每晚都注視著島對面的綠光,那是女神所在的方向。 他盼著女神能夠注意到他,二人能在某一天的派對上再見。 終于,在朋友的引見下,二人重遇了。蓋茨比激動不已,而黛西也剛好需要一位情人的呵護,她的丈夫湯姆為人粗鄙、脾氣暴躁,早已出軌在先。 一對舊情人,開始重溫舊夢。 這是第三次,蓋茨比在愛情中迷失。 一段從謊言出發的愛情,終究會死于謊言。 不久之后,湯姆發現了二人的私情,在一個聚會上,他當眾揭露蓋茨比根本不是什么名門望族,暴富依靠的是非法買賣。 這致命一擊,把穿華服、住豪宅、開名車的蓋茨比,打回原形。 他想和黛西私奔,一起離開這個充滿了謊言的地方,開始真正的二人世界。 但黛西怎么可能會跟他走? 她本就不想和丈夫離婚,只把他當作有錢的情人看待,現在情人名聲掃地,自己更要和他撇清關系。 一天,黛西開車回家,心緒不寧的她撞死了丈夫的情婦威爾遜太太。 她不能告訴丈夫,只能求助于蓋茨比,而蓋茨比依然對她保有希望,替她扛下了所有罪責。 失去了情婦的湯姆,不斷慫恿死者的丈夫,“是蓋茨比殺死了你的妻子,不要放過他”,最終導致蓋茨比被一槍斃命。 葬禮上,他追求了一生、最終為她而死的女神黛西沒有出現,因為她擔心在葬禮上失態,會暴露自己才是兇手的真相。 蓋茨比既拼命向上、又快速墜落的一生,也在世人的冷漠中落幕。 無論他曾努力爭取過什么、擁有過什么,最終都化為泡影。 故事從盛極一時的繁華,到大廈傾頹的落幕,結尾更讓人如鯁在喉。 原來蓋茨比沒什么了不起,他只是比書里所有人都執迷于造夢與追夢,也更早、更徹底地聽到“夢破碎的聲音”。 為了追尋這個想象中的完美戀人、白月光,他把自己被拋棄的原因歸咎于“我不夠好”,而非戀人不夠愛自己;他無底線地付出、討好,結果只是感動了自己;他失去原則、編造謊言,也被對方無底線地傷害。 《簡愛》里有一句話: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惜,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對于黛西而言,蓋茨比就是一個太弱的對手,盡管他擁有了財富、小有名氣,讓她每天在美酒華服里盡情消遣,可是他從一開始就不認為自己和黛西是平等的,他必須放低姿態、無底線遷就,黛西才會看他一眼。 詩人舒婷說:“我如果愛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 這才是靈魂平等、勢均力敵的愛情。 它意味著,無論我們家庭背景、經濟實力、學識學歷如何,我們都從心底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靈魂不低于任何人的自信和自尊。 感情有一個定律,人會因為愛而付出,也會因為付出而變得更愛,卻不會因為得到對方更多愛,而愛上對方。 更多的付出,只能讓自己愛得更深,而不會感動對方。 愛而不得,擦肩而過,固然是一種悲劇。 但真正可怕的,是在愛情里失去自己。 因為沒有了自己,愛就沒有了扎根之地,對方愛上的,就只是一個工具。 無論愛上的人在學歷、財富、社會地位上跟你有多大的差距,快樂是檢視一切的標準,一段好的愛情,會讓彼此活成真實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