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渴望健康,渴望能夠快樂地生活。可是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太多的人心中充滿躁動和不安,似乎一時一刻的舒適都成了奢望。 你今年去體檢了嗎? 在家人的勸說下,鄭女士去醫院做了一次檢查,結果查出了甲狀腺結節、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多種疾病。鄭女士就納悶了,怎么一張體檢單能查出這么多疾病,覺得自己很倒霉。 其實不是她倒霉,而是現在的女人活得太累了。用中醫思維來看甲狀腺、乳腺、子宮肌瘤都循環在肝經上啟于足拇指從下往上一直到小腹再通過胸部乳房再到脖子甲狀腺。它們相當于一條藤上(肝經)結出的歪瓜(瘤子),也就是說你三個地方長瘤子跟都是肝氣郁結導致的。 ![]() 所以說養命一定要養好肝,尤其是女性,不能傷肝氣。這三個病癥可采用異病同治、治療以疏肝理氣、散結消腫為主。 中醫有“百病皆生于氣”的說法。當你生氣、不開心時,就會傷肝,肝氣郁結,時間長了就會氣滯、就會血瘀。甲狀腺瘤、乳腺增生、子宮肌瘤這三個病的病位都在肝經循行之處,「痰濕」與「氣郁」互相勾結,病根就是情志不暢,就是肝氣郁結、有壞情緒。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講:“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也就是這三個癥狀可以疏通經過的經絡來調理,我們可以用手按揉這些經絡的穴位。建議大家平時生活中,可以多按以下這幾個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調暢氣血的作用,對這三大癥狀的康復也會有幫助。 甲狀腺最愛性子急的朋友 行間穴+太沖穴 行間穴和太沖穴是肝經上上兩個重要的穴位,位于位于足背側,大腳趾向下一直延伸到腳掌內側的L形區域以及大腳趾下方腳側的小區域,都是甲狀腺反射區。記得從下往上推,推的時候記得涂上磨砂膏,可以刺激穴位,加強按摩效果。 按摩這兩個穴位對于疏肝理氣,調暢氣機很有幫助,比較適合肝郁氣滯或肝火旺的人。臉色發黃的女性經常按摩這個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膚狀況。 乳腺結節最愛生悶氣的朋友 膻中穴+期門穴 無論你是未婚女性、已婚未育,還是尚未哺乳的寶媽,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病癥。乳腺增生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經期前乳房脹痛明顯,經期過后逐漸減輕并停止,下次來月經疼痛又再度出現。 經常對膻中穴進行按摩能夠起到寬胸理氣、活血通絡的功效,尤其適合治療因為乳腺增生導致的經絡不通暢、乳房脹痛等問題。穴位位置:胸骨正中線上,兩乳頭正中間。 按摩取穴時,可取仰臥位或端坐位,用中指的指腹點揉穴位,可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點揉。點揉的力度要適中,手法均勻、柔和,不要過度用力。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點揉3-5分鐘即可。 另一個調乳腺結節的穴位,是期門穴。它是足厥陰肝經上的募穴,是肝氣匯聚的地方,是我們“人體自帶的護肝良藥”,最擅長調肝臟問題。位于胸部,乳頭直下第6肋骨間隙。期門穴還是肝經的最后一道關口,平時多按按理肝氣又補肝血,是肝郁氣滯的克星,對付乳腺結節不在話下! 子宮肌瘤最愛貪涼的女性 取中極穴+三陰交 子宮最怕冷了,不管是露臍裝還是冷飲和生冷瓜果,都會加重肝氣不舒導致的氣血凝滯,進而引發子宮肌瘤。 三陰交則是我們身體里三條陰經(脾經、腎經、肝經)的交匯點,經常艾灸,可以強壯肝脾腎這三個臟腑的能量。肝脾腎強壯了,就能化生出更多的血液,新的血液就能沖走體內的瘀血,給身體帶來新的生機~ 血對于女人來說可太重要了,所以三陰交有一個這樣的稱呼——女人的“不老穴”,常按摩三陰交可以延緩衰老呢,女性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春季養肝正當時明代醫學家張景岳說:“春應肝而養生”。因為春季始臨,人的肝火開始旺盛,急需排內火,清濁氣,暢氣血。春季是養肝的最佳時間段,其實要做好飲食上的調養,適當的鍛煉身體來增強體質,減少病毒和細菌感染的幾率。 最后致敬所有的好女人們,請多贊美自己、多欣賞自己,不要過分隱忍壓抑自己。學會適當放慢節奏,給自己的身體減壓,疾病才會離你遠一點! 我是醫學博士加秀鳳,專攻中醫女科@中醫婦科加博士 , 每天花了很多心思及精力來撰寫科普,碼字不容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說法,請幫忙點個贊或是點個關注;分享是一種美德,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請把這篇文章轉發分享給需要的她們,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