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版電視劇《亮劍》,是公認的大陸優秀戰爭題材電視劇。雖然礙于劇組經費和年代特點,制作上有瑕疵、一些歷史細節不夠準確,但總體來說該劇還是經典中的經典,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亮劍》中有一個細節耐人尋味:主角李云龍在抗戰時是八路軍團長,他的頂頭上司是386旅旅長陳賡,兩人職務只相差一級;為什么1955年評銜時,陳賡成為開國大將,李云龍卻只評了個少將呢?兩人的軍銜足足差了三檔,這乍一看似乎有些不合邏輯。 ![]() 先不去講“個性人物”李云龍的主觀原因,從更有說服力的客觀方面來了解一下內情。抗戰時期我軍的編制有很大的特殊性,進行了整體壓縮。八路軍386旅旅長是陳賡,但直接下轄的兩個主力團是771團和772團,這是編制內的部隊,也是國民政府認可的。至于18集團軍(也就是八路軍)為擴大部隊實力,新成立的各種獨立團、縣大隊、區小隊,這些新部隊在紙面上并不被國府接受,李云龍在劇情開始時是新一團團長,后來成了獨立團團長,他指揮的部隊,都帶有這種性質。 ![]() 這些部隊都是我軍自行擴編的,跟386旅所轄的兩個正規團771團和772團有著比較大的區別。抗戰時這樣的團擴張了很多個,陳賡所管轄的團長眾多,核心仍是編制內的兩個團,不包括李云龍的部隊。所以事實上陳賡比李云龍的職務高了也不止一級,只是礙于組織架構的特殊性,李云龍是直接向陳賡匯報的,也是在電視劇里所展現的。 ![]() 《亮劍》當中772團的團長,是李云龍非常瞧不上的“程瞎子”。拋開電視劇本身不談,在真實歷史上771團和772團的團長,在資歷和能力方面應該是明顯強過后來擴編的這些獨立團團長的,至于李云龍神勇無敵,那是電視劇劇情的需要,屬于后話。看一看1955年授銜時的情況就知道了,771團最早的團長徐深吉被評了中將軍銜,772團團長葉成煥在抗日戰爭時壯烈殉國,我們看看他的副團長是誰:大名鼎鼎的王近山,1955年也被評了中將軍銜。 ![]() 很顯然,正規主力團的地位是要高于獨立團或者新一團的,實力也更強。若李云龍是真實歷史上的人物,則他不能真的和徐深吉或者王近山等人相比,跟陳賡的級別事實上也差了不止一級。所謂的團長和旅長關系,跟當時的特殊編制情況有很大關系。 ![]() 了解完客觀原因,再來分析一下主觀上的情況。李云龍是一個脾氣火爆的將領,有自己的主張和行事風格,為此吃了不少虧。這點無需多談,看過電視劇的觀眾都非常了解。李云龍參加過1927年的黃麻起義,我軍早期最重要的起義之一,革命資歷是很強的。但是他惹的禍實在太多,電視劇中展現出:曾經被貶為被服廠的廠長,還因為替下屬報仇被降為營長,這些都是十分影響個人晉升的,雖然屢有功過相抵的劇情,但在真實歷史上受過這么多處分的干部,就算憑借戰功仍然受到上級重用,軍職和軍銜上不可能不受到影響。人民軍隊講紀律,不是私人情感和脾氣隨意發揮的場所,作為指揮員更是如此。 ![]() 另外在與楚云飛的對決中,李云龍曾受重傷住院,在此之前也有過受傷休養的經歷。離開前線時間較長,在戰爭年代也會影響職務晉升。部隊處在用人之際,又有如此多優秀將涌現出來,原地踏步甚至不進則退都是經常發生的情況,在真實歷史上尤為明顯。電視劇中可能有的將領前期戰功不如李云龍,但是在他受傷期間,別人的作戰履歷積累更多,地位超過他也是正常的事情。 ![]() 回到陳賡和李云龍這個虛擬人物的對比上。在解放戰爭末期,陳賡已經成為二野4兵團的司令員,而李云龍在劇中雖然也有晉升,但只是師長職務。師長和兵團司令,中間還隔著副軍長、軍長、兵團副司令,所以說兩人的職務級別相差還是很大的,在這一時期體現得非常清楚。1955年授銜,兩人一個大將一個少將,差了三個檔次是正常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