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樹軍 世間萬物都有生命起點,人貴為萬物之靈長,也不例外。嚴格的說,人類個體在母體中受孕的那一刻,就是生命的起點;但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通常以嬰兒降生為準,稱作“生日”,或叫“生辰八字”。 人生中到處都是一個個的謎團,只有經(jīng)歷之后才見分曉。個體生命起點就是其中的第一個謎。 僅就人類整體生命起點而言,普天之下極為公平?!疤斓夭蝗剩匀f物為芻狗。”(《道德經(jīng)》)老子所言即指自然法則運行的公平性。古往今來,不分家庭、種族、民族、國籍等,所有降生的嬰兒一律不加區(qū)別。換言之,在嬰兒出生環(huán)節(jié)任何人不享受特權(quán),也不會被歧視,全世界一視同仁。 縱觀人類個體生命的起點,卻有天壤之別。仿佛冥冥之中,送子觀音用一只無形的手,以不可預知的方式,把一個個嬰兒送入母親懷抱。誠然,嬰兒是父母所生,但嬰兒個體的生理特征及其出生環(huán)境,卻不由嬰兒自主選擇與決定,而是完全的被動接受。所謂“輪回說”,還有小說家筆下的“轉(zhuǎn)世”,似乎缺乏充分的科學依據(jù)。嬰兒在哺乳期仍然被成年人所主宰??梢哉f,人生的起點(或起步階段)具有不公平性。由此帶來了三個客觀問題: 其一,嬰兒個體的遺傳基因與生理特征差異,導致其身體條件與先天稟賦的嚴重分化,部分嬰兒存在先天性的劣勢,依賴后天手段根本無法彌補。 其二,嬰兒個體的出生環(huán)境差異,決定了其人生起點的高低,以至于影響一生的生活品質(zhì)與人生高度。譬如窮苦人家的孩子、遭逢戰(zhàn)亂的孩子、被種族歧視的孩子等,自來到人間就要忍受饑餓、病痛、戰(zhàn)亂、歧視甚至夭折的命運。這些孩子何罪之有?跟誰講理去! 其三,人生低起點者常常遇到成長(或發(fā)展)阻力,甚至遭遇人生路上的“攔路虎”。即必須耗費更長時間、更多精力,才能聚集足夠的能量進階更高層級,屆時卻發(fā)現(xiàn)已錯失了最佳窗口期。因此這類人從原來的社會階層成功突圍,著實不易。 起點不同,就沒有可比性。眾所周知,從不同起點出發(fā),實現(xiàn)同等的進程,后發(fā)者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理論雖如此,但現(xiàn)實中仍不確定。常言道“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因此有人憤憤不平。 人立天地之間,何須尤人怨天!只有正視人生起點的不公平性,才會產(chǎn)生堅定追求“公平”的動機,才能更加激勵個人后天奮斗,否則無從談起“改變命運”?,F(xiàn)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誨學子:“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保ā蹲粤⒘⑷烁琛罚┐搜哉\不欺也。 在不公平中追求公平,享有公平,方為人生正道。 2022年3月29日 |
|
來自: 臨朐山民 > 《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