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MM 采購附加費計入物料成本之二 本文是基于S4HANA 1909版本的SAP系統來做展示的,系統環境激活了零售行業解決方案,同時展示的物料使用移動平均價作為其價格評估的方式。 1,如下采購訂單4500000807。 物料凈價2 EUR/EA。假定只有一個采購附加費,即關稅,稅率是10%。 商品的原始移動平均價 1.95 EUR, 初始庫存400 EA,初始庫存金額780 EUR。如上圖。 2,執行事務代碼 MIGO對該PO執行收貨過賬。 保存,物料憑證號是5000000794。 去看物料憑證上的財務憑證, 借:原材料 220? 貸:GR/IR 200 貸:應付關稅 20 由此可見,該關稅20 EUR已經計入物料的成本里面了。 3, 執行事務代碼MM43, 去商品主數據里看物料的移動平均價。 移動平均價在收貨后被自動更新了, 新的移動平均價是2 EUR,如上圖。物料價格分析, 收貨前的移動平均價是1.95EUR, 庫存數量是400, 初始庫存金額是780 EUR。 收貨后移動平均價=(收貨前庫存金額+此次采購訂單收貨金額)/(收貨前的庫存數量+此次收貨的數量) =(780+ 2.2*100)/(400+100)=1000/500 = 2 EUR/EA. 4,MIRO做發票校驗。 4.1,先做物料的發票,假定發票價格變為2.5 EUR/EA(訂單上的價格是2 EUR/EA). 保存過賬, 發票憑證產生了。此時去看物料的移動平均價, 移動平均價再次被更新了,變為2.1 EUR。因為發票的價格貴了0.5 EUR/EA,所以發票過賬后庫存金額增加了50 EUR(0.5*100), 而庫存總數量是500,所以單價=1050/500=2.1 EUR。看物料價格分析數據, 4.2, 關稅的發票,假定關稅rate跟采購訂單上預估的rate也不同,不是10%, 而是5%。 保存過賬, 此時物料的移動平均價再次被更新, 新的移動平均價變為2.08 EUR,如上圖。看物料價格分析數據, 因關稅減少了10塊錢,所以庫存金額也由1050 EUR減少了10 EUR變為1040 EUR,庫存總數量是500,所以單價就是1040/500=2.08 EUR了。 至此該采購訂單發票校驗都完成了,此時物料的成本價才是最新的最真實的成本價了。 看采購訂單歷史, 這個場景里,物料以及關稅發票價格跟采購訂單上的價格都不一樣,所以發票過賬后物料的移動平均價都會自動被更新。 -完- 寫于2021-1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