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人總喜歡對某個地區的現象打上有失偏頗的標簽,比如把貴州標簽化為“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兩銀”的“三無”之地。 對此,貴州人不以為然。因地處亞熱帶季風濕潤區,晴天只是偶爾造訪,令這里成為“中國避暑之都”;因群山環伺,開門即見山,令這里擁有喀斯特峰林、丹霞山這兩種最具觀賞性的地貌;因地勢地貌的復雜,隔絕了外來文明的流入,令這里保持了原生態的環境,而那些晃人眼睛的幾十公斤銀飾,述說著他們并不缺銀…… 貴州在不急不緩的腳步中,打造了一個安靜舒適的家園,迷住了國內外無數的旅行者。 前段時間,我們勘出了一條隱藏在苗嶺山脈里,穿越雷公山的自駕環線,今天把自駕攻略分享給大家的同時,也預告下:四月中旬(實際視疫情情況而定),將以這條線路為基礎,開展第一期“發現貴州·穿越雷公山線下自駕沙龍”活動(由自駕地理與貴州吉源汽車運動、貴州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聯合舉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詳看下圖。 長按掃碼可咨詢 ▼ PS.近期疫情呈多點散發趨勢,形勢嚴峻。3月29日,貴州省衛生健康委發布疫情防控提示,請點擊藍字了解。 穿越雷公山自駕環線總覽示意圖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 [ 萬山深處的世外桃源 ] 滬昆高速段 滬昆高速全長2730公里,由湖南方向進入貴州后,經凱里、貴陽、安順到云南境內,本段線路涉及的高速段為貴陽-下司古鎮(凱里西)段。 一邊是進行高科技積累,厚積薄發的現代化城市,一邊是林木、水鄉的世界名犬之鄉,兩者碰撞下,卻是別有一番趣味。 古以山南水北為陽,坐落于貴山之南的城,即為貴陽。這是一個飽含“山奇水秀,石美洞異”為特點的喀斯特地貌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的城市,它是除昆明外的第二個“春城”,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甚是怡人。 從元代修建土質城垣開始,經明代重修成石墻,才初步形成貴陽的“九門四閣”城市格局,如今在城市內,也能找到老東門、大南門、文昌閣等與“九門四閣”息息相關的地標。 苗族小姐姐 攝影@梟狼 ▼ ![]() 甲秀樓( 貴州省博物館( 博物館展品 墻裂建議大家去那里呆上兩三個小時 科技含量高,展示豐富而獨特 攝影@梟狼 ▼ ![]() 博物館的整體風格并不同于多數人印象中的呆板,而是將近些年來不斷發展的高科技技術運用起來,將原本只有單一收藏展覽功能的博物館,轉變為一個社會活動中心,比如魚鰓結構的外墻表皮擁有生態呼吸功能,又有4D館,可以看一場4D電影。 博物館“多彩貴州”展區 攝影@梟狼 ▼ ![]() 自駕小貼士 橫跨黔、川、湘、鄂四省的沅江,其上游被稱為“清水江”,江邊林木蔥郁,群峰聳立,下司古鎮就在這山水掩映中“遺世獨立”。 下司古鎮( 商業帶來的興盛繁榮,讓下司犬聲名遠播。該犬是一種世界優良獵犬,因主產區在下司而得名,它的奔跑速度、耐力、爆發力、捕獵能力,都不同于多數犬種,其中最突出的莫過于捕獵能力,甚至因此榮登“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寶座,成為我國唯一的世界級獵犬犬種。 下司犬 圖源@貴州省公安廳 ▼ ![]() 在2010年的《貴州警用犬選育及應用平臺建設》項目中,最終確定下司犬具有警用性能開發的潛質,在未來將出現于追蹤、鑒別、搜查毒品或爆炸物品等高難度工作場景里。 自駕小貼士 苗族風情段 苗族的村寨,多數坐落在高山峽谷或半山腰,也有部分在山頂或河谷沿岸居住。在雷公山周圍分布的苗寨里,既有二十多戶的,也有二三百戶以上的村寨,它們各有特色,非常精彩。 旅行者都熱衷于西江千戶苗寨,但很少有人記得黔東南最原始的苗寨——郎德苗寨( 郎德苗寨 供圖@雷山旅游局 (請橫屏觀看) ▼ ![]() 與大多苗寨一樣,郎德依山面水落寨,所建的房子都是干欄式的吊腳樓,因依山勢而建,從山腳到山腰,鱗次櫛比,干凈精致。 另外,郎德苗寨的很多木樓都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它們組成的建筑群,今已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不僅接待過許多外國友人及國家領導人,也是08年奧運圣火傳遞時,所走過的唯一苗寨。 郎德苗寨奧運圣火紀念石碑 供圖@雷山旅游局 ▼ ![]() 在苗族的民間說法里,有“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皆因清代時期,苗族地區三次大規模苗族起義的時間間隔都是六十年,即“雍乾起義”、“乾嘉起義”、“咸同起義”。 蘆笙 供圖@雷山旅游局 ▼ ![]() 其中,“咸同起義”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且其起義首領之一的楊大六,既是苗族民族英雄,也是郎德人,從寨中的楊大六故居,可以詳細了解他的故事。 自駕小貼士 自凱里到西江的高速公路開通以后,曾作為旅游中轉站的雷山縣,也漸漸少了人氣。但去往苗族圣山、苗嶺最高峰——海拔2178米的雷公山,或進行一場緊張刺激的雷公山穿越之旅前,還是需要經過雷山縣。 雷公山 云霧之下,光線透過來后立馬回暖 由原先濕漉漉的冰冷轉為陽光普照 在雷公山區,這樣的變化一天內會反復遇到 攝影@梟狼 ▼ ![]() 雷山在苗嶺的腹地,山里勾勾叉叉,散落著各具特色的原始苗寨,很多的道路是相通的,很多的小道連接著這些村寨,有些可行車,有些只能徒步。由于交通不便,這些村寨至今還是原汁原味的,值得去探訪。 雷公山區 云海下面其實是一千多米深的山谷 攝影@梟狼 (請橫屏觀看) ▼ ![]() 因地勢地貌較高,苗嶺成為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又因夷平作用的地貌平緩,具有滯水作用,適合發展農業,因此吸引了苗族祖先來到這里開荒種田,漸漸形成苗族聚集區。 響水巖瀑布,位于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 勘路路上云霧流動很快 攝影@梟狼 ▼ ![]() 瀑布高達120米,從海拔1400米的高處分4級跌落而下,每一級各不相同,遠望如銀河直瀉,氣勢磅礴,近望其勢催金碎玉,瀑聲響蕩山谷,響聲如雷。 烏東苗寨,既被稱為“中國最美的苗寨”,也被稱為“苗嶺深處的世外桃源”,每一個來到這里的旅行者,基本都會感慨這是一個干凈得不像話,美得令人心醉的寨子。 雷公山區 攝影@梟狼 ▼ ![]() 寨中吊腳樓錯落有致,三條清澈溪流穿寨而過,河流之上,緩緩轉動的水車與浪漫藝術的風雨橋作點綴,安靜又祥和,河流之畔,無數古樹做伴,蒼郁又和諧。 雷公山區 沿著曲折蜿蜒的山路無縫銜接苗寨 攝影@梟狼 ▼ ![]() 格頭村禿杉林,禿杉,世界稀有的珍貴樹種,整個貴州僅雷公山一帶才有茂密的禿杉林。而格頭村的禿杉,其樹干通直,枝葉繁茂,高達30~50米,是我國僅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禿杉林。 雷公山精彩視頻 ▼ 勘路者說 自駕小貼士 倘若細細翻閱苗族歷史,就會發現這是一個不斷被官家與異族攆著跑的民族。 從九黎部落與炎黃部落大戰,蚩尤被殺后,苗族開始了第一次大遷徙,到之后與饒、舜、禹的華夏集團、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的沖突或戰爭,分別進行了二、三、四次大遷徙。 雷公山 攝影@梟狼 ▼ 在第五次大遷徙時期,一部分苗族順清水江遷徙到了昂英,也終于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在苗族古歌里所唱的“九千地產糧,七萬寨產棉”,指的便是昂英。 但由于人口爆炸,流域的自然資源不足以供養所有人,于是自昂英村始,苗族開始往四面八方分流,包括雷山縣、臺江縣等地。曾有專家進行考證,黔東南地區的苗族,近60%都是從昂英村分流并發展起來的。 昂英村 攝影@梟狼 ▼ ![]() 自駕小貼士 草場古城段 本段中,將見到自然形成的高山草場——紅陽萬畝草場、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千年古城——鎮遠古城,領略云貴小高原獨特地勢帶來的奇妙風景,與濃濃的民族風情。 ![]() ![]() 紅陽高原草場,色溫迷人 實際冰冷刺骨,呆不住,要備厚衣服 攝影@梟狼 ▼ ![]() 紅陽草場地勢地貌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請橫屏觀看) ▼ ![]() 勘路者說 自駕小貼士 ![]() ![]() ![]() 鎮遠古城 攝影@駱紹勇 ▼ ![]() 舞陽河 供圖@鎮遠旅游局 ▼ ![]() 鎮遠古城與舞陽河 供圖@鎮遠旅游局 ▼ ![]() 鎮遠古城與舞陽河 供圖@鎮遠旅游局 ▼ ![]() 鎮遠古城 供圖@鎮遠旅游局 ▼ ![]() 勘路者說 自駕小貼士 滬昆高速段 滬昆高速全長2730公里,由湖南方向進入貴州后,經凱里、貴陽、安順到云南境內,本段線路涉及的高速段為貴陽-下司古鎮(凱里西)段。一邊是進行高科技積累,厚積薄發的現代化城市,一邊是林木、水鄉的世界名犬之鄉,兩者碰撞下,卻是別有一番趣味。 ![]() ![]() ![]() 勘路途中 攝影@梟狼 ▼ ![]() ![]() ![]() 勘路者說
甕安 攝影@張岳 ▼ ![]() ![]() ![]() ![]() 猴場會議會址 攝影@張岳 ▼ ![]() ![]() ![]() ![]() 甕安精彩視頻 來源@甕安縣融媒體中心 ▼ ![]() 自駕小貼士 行程美食推薦 游玩食光·雷公山
|
|
來自: 昵稱7156336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