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宇宙會不會是一個巨人或者某個動物甚至是某種不明生物的細胞?而我們的細胞會不會是包羅另一個宇宙的超級存在?細胞里面住著很多高等文明的小人,他們一直在探索的浩瀚宇宙只是在尋找細胞的邊界而已,分子就像一個個類似于銀河系大小的星系,原子則是類似于太陽系,原子核、核外電子、質子、中子... ...有點多,不夠一一對應,不過其實宇宙也是包含很多層級的: 宇宙>總星系>可觀宇宙>星系>武仙-北冥座長城>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復合體>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本星系群>銀河系次集團>銀河系>獵戶臂> 古爾德帶>本地泡>本星際云>奧爾特云>太陽系>太陽圈>內太陽系>地月系>地球。 ![]() 而宇宙膨脹、坍縮、破滅,其實也可能只是細胞的分裂或者消亡而已。 當年,讀高中的我突然有了這樣的想法,驚喜地以為自己可以做一個“理論天文學家了”,后來和朋友聊起這事,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有類似的想象,本來以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最后才發現這片巴掌大的“大陸”早就人滿為患了。Mmp 這一觀點早就被提出并論證了很久,而且還有很直觀的論證,接下來看這樣一組圖片,由遠及近。 ![]() 這是從1億光年外看地球的樣子 ![]() 這是從100萬光年外看地球的樣子 ![]() 10萬光年 ![]() 1000光年 ![]() 1光年 ![]() 1000億公里 ![]() 10億公里 ![]() 1000萬公里 ![]() 10萬公里 ![]() 1萬公里 ![]() 100公里 ![]() 1公里 ![]() 10米 ![]() 1米 ![]() 0.1米 ![]() 1毫米 ![]() 10微米(細胞) ![]() 0.1微米(染色體) ![]() 1納米(原子) ![]() 1埃 1埃,也就是一億分之一厘米,能看到的這些就叫電子云。最后的這個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就像是一千億公里外看向地球。不能說有點相似,簡直是一模一樣。 地球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一直都有非常多的謎團。從天圓地方學說開始,到后來意識到,原來地球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球體??墒?,當人類走出地球的時候,人類才認識到地球的真實大小。 ![]() 宇宙微波背景 天文學家利用宇宙微波背景完成了宇宙的整體描繪以后,才更直觀地認識到地球在宇宙中的大小。是的,在這幅圖里面是完全找不到地球的,甚至銀河系都很難找到。 但是,在意識到地球和人類渺小之外,更讓人震驚的是,通過這幅圖,人們發現宇宙竟然和人類的大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因此有人認為整個宇宙其實就是個巨大的生命體,人類只不過是生活在這個生命體其中一個部位上,想弄明白宇宙的奧秘就必須了解自身大腦的秘密,那么宇宙與大腦到底有多相似? 這種相似不僅僅是形狀上的相似,而是多方面的。 在2012年11月16日,《自然》雜志在“科學報告”專欄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證明宇宙的成長過程和結構與大腦細胞的生成過程和結構幾乎一模一樣。 ![]() 各位能否一眼就分辨出這幅圖中哪一邊是腦細胞?那一邊是星系群呢?看得懂英文的不要說話哈(狗頭),這兩幅圖對我這個文科生來說完全是一樣的,對,完全一樣,哦,你說顏色啊,額~那確實不一樣。大腦細胞(左圖)之間都被四通八達的神經元連接著,看似雜亂無章其實井然有序,宇宙的星系與星系之間也是如此,被無數張網絡連接起來,其中負責連接的無形力量叫做暗物質,超過宇宙物質總量的九成以上。 ![]() 大腦皮層 ![]() 宇宙暗物質 無獨有偶《三磅宇宙》一書中,把人腦比作三磅重的宇宙,其原因正是基于大腦和宇宙的高度相似性。該書有這樣兩張圖片,一張是大腦皮層,一張是宇宙暗物質,這兩張圖片結構紋路也是驚人的相似。 除了外觀形態的相似,內在的也有極大的相似性,也就是運作規則。 ![]() 天文學家通過宇宙的整體描繪,發現整個宇宙到處都有神秘的閃光訊號,就像人類大腦中的神經元在傳遞信號。 ![]() 而在人腦中,神經膠質細胞與暗物質有著極其相似的作用,神經膠質細胞是在大腦中支持神經元工作的重要單位,人類對其了解還非常有限,只知道大腦許多功能離不開這種膠質細胞傳遞信息,而宇宙中暗物質的地位就如同這種膠質細胞一樣,整個宇宙在兩種無形的力量控制下有序的運行著,一種是引力,另一種就是暗物質。 ![]() 圖中綠色的是星形膠質細胞 除此之外,人腦的神經元與宇宙星系的數量也相當。人類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大概有1000億個,而宇宙中星系的總數與這個數字相當,大腦中神經元被超過一百萬億個神經鏈接牽連在一起,就像恒星之間互相影響的引力波,雖然彼此相距遙遠但又互相在影響著,銀河系的核心就如同大腦一樣,星系中所有的一切都在圍繞著核心工作,宇宙中那些極快的神秘訊號就像大腦中神經元在傳遞信號。 ![]() 再來看這樣兩幅圖,圖中左邊是宇宙星系模擬網,右邊是人類小腦的神經元網絡,所以,他們不僅是數量相當,作用相當,連形態幾乎也是一樣的。 所以,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由無數個宇宙組成的。而我們也可能只是組成另外一種生物的細胞中原子核上的電子。 我們的宇宙出現的時間有136億年了,如果宇宙有年齡的話,那么宇宙肯定是有邊界的,在宇宙的最深處最中心的位置,應該都是宇宙剛剛爆發時形成的古老星系,試想如果這些古老星系產生了智慧生命的話,會是什么樣的?我們的地球誕生于40-46億年前,雖然人類的歷史遠遠無法和地球誕生的年限相比,但是,人類卻取得了如此大的進步,而那些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命,他們發展到何種程度,這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 其實對于我們的大腦,至今仍有很多謎團等著發現。就比如說我們的大腦大約有一萬億個腦細胞,這一萬億腦細胞中間有一千億的神經元具有記憶和存儲功能,相當于一個硬盤。2014年3月《自然雜志》有一篇文章分析稱,他們用小鼠大腦的13個神經元的結構,消耗了高達1TB的數據。我估計這也不具備讀寫功能, 而一個成年人大腦有大約1000億個神經元。1000億個神經元即使只用十分之一,也有高達100億個神經元在使用。根據小白鼠13個神經元系統就用了1TB的數據推算,人類大腦存儲容量相當于7.6億TB的數據,這就有些可怕了,所以,要是再說自己記憶力不好記不住東西,那就有點對不住腦子了。 ![]() 這一期的腦洞的確大得有些跑火車,但是,這種猜測無論以后能否被證實,隨著人們對宇宙和大腦的不斷研究,相信這種相似性都將影響人們對宇宙、對人體、對生命以及對人和宇宙之關系的認識,甚至可能互相啟迪,互相促進。 宇宙浩瀚,讓他有了無限可能,孕育了萬千不可思議,人類目前還只是這無限可能宇宙中很小的一個變量,當有一天人類探索到宇宙的盡頭,才能揭開所有的謎團與濃霧,但是也許那又是另一個探索的開始了。 草履蟲的世界里,人類就是怪獸。蝸牛的眼中,另一個城市就是天邊。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