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雨水二候杏花信 嬌靨綻放春風中 ” 杏花自古以來就備受喜愛 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栽培歷史 在古籍里也多次出現它們的身影: 《管子地員》:“其梅其杏,其桃其李” 《禮記內則》:“桃李梅杏,楂梨姜桂” …… 再比如國民下飯劇《甄嬛傳》里 那句經典臺詞: “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 有沒有哪位“甄學”十級選手的DNA動起來? ??來自男主角的真誠發問 截圖自電視劇《甄嬛傳》 01 原來杏花不在江南? 都說杏花春雨江南景 可仔細一查才發現 杏花竟是在北方居多?! 攝于北京故宮 其實按照民間說法“南梅北杏” 就能知道,杏花多在北方生長 可為何寇準的《江南春》里卻有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呢? 一個“冷知識”——其實江南的特色并不是杏花 但是以往我們印象中的杏花意象 似乎總是和春雨、煙波渺渺聯系在一起 比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而相比南方 北方的春天很少有綿綿不斷的煙雨 就造成了一個詩意的“小誤會” 也或許因為“杏”諧音同“幸” 讓古人覺得以杏花為題作詩 更能表達初見江南春日的超贊心情! 02 杏花到底有多美?帶你看看…… 攝于新疆伊犁 伊犁河谷的杏花 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賞花勝地 四月,當江南百花已接近尾聲 伊犁吐爾根杏花溝的春天卻宛如一場大戲 剛剛拉開帷幕 每年3月至5月 如雪般的杏花吐露芬芳 為春天增添幾分詩意 在此花期 全國各地都會舉辦盛大的“杏花節” 攝于黑龍江佳木斯 攝于山西大同 滄桑的古樓與新生的杏花合影 好像一瞬間把人拉回千年古城夢里 攝于河南鄭州 青磚白墻,遇上滿樹燦若云霞的杏花 在巷子的拐角來一場水墨畫里的邂逅 03 筆下生花,原來全球的畫家都愛它! 齊白石《杏花》系列 其一 齊白石《杏花》系列 其二 “桃花爛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為” 杏花似乎比我們更早感知春天 在齊白石先生的筆下 杏花迎春,迎的是那一抹韻味 是初春將至的生機勃勃 也是特有東方意境~ 梵高《玻璃杯中盛開的杏花》 杏花,在春日里生機勃勃 它向人間預告新生命的開始 在梵高的畫作中 杏花有著獨特的氛圍和寓意 寧靜的奶油色杏花象征著 畫家對生命純潔本質的憧憬與贊嘆 梵高《盛開的杏花》 杏花承載著人們對于新生、希望等無限期許 看來杏花所具有的美好寓意 讓全世界的畫家都一見鐘情 畢竟誰不喜歡美好的事物呢~ 04 “杏壇“和“杏林”?傻傻分不清? “杏壇”和“杏林”雖然相近,然而寓意不同 杏壇指的是教育行業 而杏林指的是醫藥行業 究其原因,和其出處典故有關 “三尺杏壇寫春秋,一枝粉筆畫古今。” “杏壇”典故出自《莊子雜篇漁父》 “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 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 描寫了孔子杏壇講學之景 此后“杏壇”一詞便成為從事教育工作者的美稱 攝于山東濟南 “杏林”一詞源自東漢名醫董奉的故事: 董奉妙手回春,行醫高尚 讓患者以在診所旁栽種杏樹來代替醫藥費 后來十萬余株杏樹,蔚然成林,成為當地一景 每年董奉還會售賣收獲的甜杏 將錢財資助給當地的窮苦百姓 后來人們就用“杏林”來指代中醫藥界 贊美行醫救人的醫護工作者 如今正是杏花開的時節 傳說中的“杏林神醫”你可曾見過? 其實他們就在我們身邊 是那些為抗疫奮戰在前線的科研學者 是辛苦守護我們的醫護人員 還有奉獻自己的志愿者們…… 他們,如漫山遍野的杏花 溫柔又絢麗,平凡又偉大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從小傳頌的詩篇 開啟了多少人對杏花的向往之情? 杏花已經成為了經典的文化符號 自古引無數文人墨客低回吟詠 杏花、春雨、江南…… 又勾起多少異鄉人的鄉愁 讓他們夢繞魂牽、如癡如醉~ “風吹梅蕊鬧,雨細杏花香” 一場花的盛宴帶來春的浪漫 淡雅的杏花發出了春的盛情邀請 看完文章你是否略知了一些 大家偏愛杏花的秘密? 你還知道杏花的哪些故事呢? 來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