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香花開】平臺是一個旨在為文學、朗誦愛好者提供展示才華的純文學有聲平臺,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大力倡導正能量作品,文香花開,花開有聲!愿你在這里找到心靈的歸宿…… 3月25日,洛陽的天氣陰陰沉沉,本該暖陰普照的時分卻瀝瀝淅淅下起了小雨。這一天,正逢全市居民核酸大檢測。不到7點,所在小區的中心廣場已陸陸續續排起了長陣。將近8點,我和家人 也依次隨在隊列其中。雨很細,仿佛就象霧星。地濕漉漉的,樹葉愈發青翠。然而我的心情和狀態卻和身前身后的人們一樣,非但感受不到半點春的氣息,相反顯得有些沉重。從鄰里們連個早安都相互省略的氣息里,我又一次預感到,這個春天注定又不安寧。 三年了,疫情時緊時緩間間短短從未停歇,它猶如一股巨大又無形的旋渦,將所有的人裹挾其中,將無數人對歲月靜好的祈昐打的粉碎。人們在恐懼中變的焦躁不安,在尋求自治和一次次頑強抗擊中,不得不重認識和改變人生。 今年春節,因為疫情,我不得不放棄回家與母親過年,只能打電話向母親問候。本想母親會埋怨我,不料電話那頭80多歲的老母親卻不慍不火地說:"媽不怨你,現在都這樣,不是咱一家的事,上邊這樣做對大家都有好處。"一個識字班脫盲的舊時代的普通女工,話里不僅透著疫情之下的母子情,而且包涵著對國家防控政策的深深理解。 “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三年來和揚州戰友們一次次邀約都因疫情耽擱了。就在昨天,我通過微信讓他們把幾年前我們在揚州相逢的珍貴瞬間相片發過來,因為我的手機前年丟失了。望著瘦西湖美麗的春光,看著戰友們一張張熟悉的臉寵,我的心也只能憑詩一般的遐想,再一次飛到那片令人神往的地方… 三年來,疫情困擾著無數人,改變著無數人,影響著無數人。今年才剛剛步入初中的外孫女,從小嬌生慣養,見了鄰居都臉紅,可因為疫情有時半個月甚至更長,才能和媽媽見次面。有此想到那些正值妙齡的姑娘和風姿綽約的小伙們,連約會也不得不捂上口罩;那些靠外出打工養家糊口的農民工,不得不因為疫情管控而待在家里;那些象我一樣勞累半生剛剛退休的同齡人,不得不因為疫情的變幻莫測,而放棄游山玩水的夢想;還有那些心懷詩和遠方的文人墨客,雖有豪情萬丈,但面對疫情也只能望洋興嘆…所有這些,不禁使我想起這兩年朋友圈里最貼切又最實在的那句問候語,“您那邊可好?一切安否?" 三個年頭只是人生長河的短暫一瞬,然而一場疫情卻讓許多人對人生的理解得以升華與濃縮,讓越來越多的人活的越來越明白。什么房呀車呀,什么名利地位,只有健康平安才是人生真正的贏家!沒有好的身體,一切都是徒勞。人生真正的意義不是錢多錢少,不是地位高下,而是健健康康、安然無恙!只有開開心心的活著,你才能笑看花開花落,坐吟云卷云舒。 人生沒有永遠,來日并不方長。一紙核酸不只檢測出你的陰陽,而且可以令你對人生徹悟,變得愈發明白,丟掉非份之想! ![]() 作者簡介:宗 瑩,網名玉樹臨風,祖籍河南洛陽,50年代未生人。大學本科,高級經濟師。1975年下鄉,76年當兵,82年復員進入洛陽某國營大廠,現在某金融單位任職。83年以來,曾先后擔任黨委宣傳干事、廠長秘書、辦公室主任、部門老總、行長等職。83年開始發表作品,先后在《人民日報》《中國紡織報》《金融時報》《河南日報》《洛陽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報告文學丶長篇通訊丶以及小說、散文等60余篇。喜歡中國古詩詞,閑暇之余,常觸景生情,吟上幾首。 ![]() ![]() 總 顧問:王永久 趙建勛 文學顧問:喬仁卯 主 編:月亮石 技術總監:駱駝刺 制 作:張岳香 林向紅 責任編輯:板 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