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發定義:若每天脫發一百條以上,而新生長的頭發不夠快,或是頭發越見稀疏,甚至用梳輕輕一梳,有三條或以上頭發脫落,便有機會是脫發了。而頭發分叉、易折斷,頭發變細,毛囊萎縮的人士,也容易脫發。 1.血熱風燥: 多發生在青壯年,平素血熱、性情急躁、睡眠不佳、嗜食油膩甜食、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或煙酒的人士,導致體內血熱,郁久化燥,進而耗血傷陰,使毛發失養乾涸而脫落。發病較突然,癥見頭皮屑多而癢、頭發枯黃易落、頭項日見發稀。 2.脾虛濕熱: 由于甘肥油膩,脾胃失于健運,濕熱內生,循經上蒸巔頂,侵襲發根,使頭發粘膩、稀少及脫落。癥見頭皮油膩粘著、頭皮搔癢、脫皮屑、毛發稀疏。 3.血虛風燥: 多為血熱風燥證轉化而成,日久傷營耗血,風燥益甚,或婦女產后血虛,發失血養,日久枯落,漸成禿頂。癥見面色少華,頭暈心悸,倦怠乏力。 4.肝腎虧虛: 多見于用腦過度,日夜操勞的人。中醫認為“肝藏血、發為血之余”,“腎主骨,其華在發”,由于肝失疏泄引致腎藏血失司,肝血不能營養頭發所致,故毛發脫落成片,說明斑禿的原因與腎虛、血虛有關。癥見頭發焦黃枯燥,或間有白發、頭目眩暈、腰膝痠軟、月經失調。 脫發不一定是腎虛: 不少脫發患者以為脫發就是腎虛,他們通常發現脫發嚴重就拼命服食補腎之品,而忽略了其余致病因素,故補品亂服無功,藥石亂投。 自己亂買藥治: 有些人為了圖方便或聽信了一些廣告宣傳就亂買藥自己治療。有些藥品并不對癥,結果拖延了治療時機,讓脫發進一步加深。如果能及時治療,可令脫發的嚴重程度大大減輕。 戴帽會導致脫發: 在北方的寒冷地區,戴帽子可保持頭部溫暖,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及頭發生長;在南方的悶熱潮濕地區,戴帽子容易令汗出增加,使底層頭發長時間得不到呼吸,尤其是受帽邊壓迫的發際或發根處,更容易因缺氧而脫發,甚至刺激頭皮發癢,再用手搔抓就容易導致頭皮屑和頭發脫落。 中醫治療脫發是針對改善患者體質而作整體處理,脫發只是病徵,透過“望聞問切”四診來診斷,望是觀察病人的身體狀況,包括臉色、舌苔等;聞是聽病人的說話、氣息,并聞其口中或身上是否有異味;問是詢問病人癥狀,以及患病史等;切是用手把脈或按局部診察是否有異常。據臨床顯示,如今人們脫發期要比過去提早很多。過去人們通常會在40歲出頭時才出現脫發,而現在不少人都是從30歲起就已經大量脫發了。 處理方法: 針刺百會、四神聰、風池、翳風、少海及血海等穴,佐以艾灸,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可行氣活血,填精補腦,促進頭部血流及毛細血管循環,有效改善脫發、白發和頭皮屑過多的煩惱。 |
|
來自: 培訓班背包 > 《針灸 刮痧 撥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