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儒風大家(ID: rufengdajia) 常言道:“人無高低貴賤,但有三六九等。” 人人生而平等,但每個人的閱歷和修養,確實有所不同。 拉開人和人之間差距的,不是社會的階層,而是心靈的品級。 明代文人方孝孺說:“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 意思是說,凡是有敬畏心的人,必定立身端正,說話有尺,行事有度。 我們一生,都活在規則之中,有明文規定,也有約定俗成。 有敬畏心,才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方可行穩致遠。 即便是偶爾做了出格的事情,也不會出現太大的過失。 相反,如果心無敬畏,什么都敢做,什么都做得出來,遲早會招致禍患。 如曾國藩所說:“常存敬畏,則是載福之道。” 人應有敬畏之心,上敬天地造化,下敬父母師長,約束自我,善待他人。 唯有如此,才能眼下無憂,未來無憾,福氣越積越多。 第二品:謙卑心 

第三品:感恩心 
第四品:包容心 
第五品:平常心 有句話說:“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碰到變幻莫測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