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過年時你的微信朋友圈是不是充滿了“金錢豹”?沒想到,虎年沒有帶火老虎的頭像,反而帶火了金錢豹,究其原因就是它的諧音是“進錢包”,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 西游記里的金錢豹 而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和金錢豹同屬于貓科豹屬之下,被稱為動物界“法拉利”的獵豹。不過有著這樣美譽的獵豹卻也被人們稱作“貓科之恥”,這又是為什么呢? 接下來就從獵豹的身體結(jié)構(gòu)、捕食能力以及它和其他貓科動物之間的對比方面來說說,為什么看上去兇猛的獵豹,戰(zhàn)斗力卻比不過其它貓科動物,經(jīng)常被當作反面教材。首先,就來看看“肌肉線條”如此流暢的獵豹,為什么捕食能力不太行? ![]() 動物界“法拉利”的獵豹 中看不中用?獵豹是貓科動物下的一類,可是它的許多特性又和絕大多數(shù)貓科動物是相反的。比如說獵豹的爪子不能隨意地伸縮,只能半伸縮,這就意味著它無法像獅子、老虎那樣,用爪子“抓撓”獵物,將其制服。 可別小瞧了貓科動物這“撓人”的技能,關(guān)鍵時刻可是很有用的。比如獅子捕獵時就會用到自己的利爪,將獵物的皮膚“撓”開一幾道口子,加快自己的狩獵完成速度。 ![]() 貓科動物合集 要分析獵豹的身體結(jié)構(gòu),首先就要從它的體態(tài)開始說起。一般來說,成年獵豹的體長大約是140厘米左右,尾巴的長度能達到身體的一半,在60厘米到80厘米之間,成年雄性的均重為45千克。從這個體格就能看出,獵豹比較嬌小,并不是“力量型”選手。 ![]() 身材嬌小 尾巴較長的獵豹 實際上從照片就可以看出,獵豹的腿很長,對比老虎這種有些尷尬的小短腿,確實算是動物界的“長腿美人”了。除了腿以外,獵豹的身材也很纖細,也難怪許多跑車打廣告時,總會說自己外形的設(shè)計靈感源于獵豹身體流暢的線條。 這是從整個身體形態(tài)來說的,而細說獵豹的各個身體結(jié)構(gòu)也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頭比其他貓科動物更小。因此這么小的頭就不可能擁有老虎那樣的“大嘴”了,這就導致獵豹的咬合力比較弱,從而意味著它們很難像別的貓科動物直接咬斷獵物的頸部。雖然獵豹的牙齒還是比較鋒利的,但是對比其他貓科動物的牙齒,它的牙齒實在是太小了。 ![]() 迷你的小牙 綜上所述,獵豹的身體結(jié)構(gòu)非常特殊,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奔跑速度變快,它讓頭變得更小更輕,將爪子也進化得更加粗糙遲鈍。這些進化確實增加了獵豹的奔跑性能,讓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法拉利”。但是隨之失去的也更多,毫不夸張地說,獵豹選擇放棄了其他“生存技能”,試圖以速度取勝,可現(xiàn)實卻給它潑了一盆冷水。 ![]() 獵豹以速度出名 首先,我們來大概地回憶一下獵豹的捕獵過程,許多看過《動物世界》系列節(jié)目的人應該印象深刻。獵豹的速度使得它能夠追得上獵物,但是追上以后,按理來說應該是用爪子抱住獵物或者以體型優(yōu)勢將其撲倒,可惜獵豹都沒有。因此,它大多數(shù)時間會選擇“絆倒”獵物,老遠看上去就像是“碰瓷”一樣。 ![]() 獵豹正在捕食 可是絆倒這一攻擊實在沒什么威脅,如果獵物反應快的話就能迅速站起來逃跑,更不用說如果被“蹄子”蹬一腳,那么獵豹估計得“傷筋動骨好半天”。哪怕一切很順利,絆倒了獵物也沒逃跑,由于嘴小牙齒也小的關(guān)系,獵豹只能咬住動物的脖子,等它們窒息而死。 ![]() 死死咬住不放 其次,獵豹的速度雖然很快,時速甚至可以達到120公里,但是它們的耐力很差。屬于“充電兩小時,工作三十秒”就歇菜的類型,這就導致它們在追擊某些耐力極強的獵物時,往往開始二者并駕齊驅(qū),但是漸漸地獵豹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而獵豹也明白自己的這一缺點,假如此次追擊需要跑“長途”,那么它就會及時止損,選擇放棄。 ![]()
![]() 沒有耐力只能一招制勝的獵豹 此外,獵豹每次追擊捕獵之后,都需要休息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恢復體力,大約在5到30分鐘不等。而面對精疲力竭的獵豹,其它的“競爭者”則會毫不顧忌地上前搶奪它的獵物,獵豹此時也無可奈何,只能趁著沒被搶光前多吃兩口。 由此可見,獵豹雖然身材十分迷人,長相也不俗,但是捕食能力卻很差,據(jù)統(tǒng)計,它們的捕食成功率不到40%。不僅如此,草原上許多動物都敢欺負它,明明屬于貓科動物,卻總是被別人“揉圓搓扁”,因此才被人們稱為“貓科之恥”,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到手的食物卻被鬣狗搶奪 憋屈的的獵豹上文中說到,獵豹的戰(zhàn)斗力確實很弱,尤其是和其他的貓科動物相比。悲催的獵豹往往好不容易捕食成功,準備開始享用美食時,就會有別的動物前來“奪食”,比如說鬣狗。 ![]() 鬣狗 其實論單打獨斗,獵豹還是可以和鬣狗一戰(zhàn)的。無奈鬣狗都是集體出動,以一敵多的話獵豹還是不太行,這時它就會選擇回避。許多人可能想,那要不它守在附近,等鬣狗吃完了再回來喝點“肉湯”? ![]() 這就要提到獵豹的飲食習慣了,它們喜歡吃新鮮的肉,尤其是內(nèi)臟之類的,等別人吃完的話,獵豹會很嫌棄,覺得已經(jīng)不新鮮了,因此也不會上前吃“剩飯”。 當然,除了鬣狗以外,草原上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動物就是獅子了。但獅子顯然也不把獵豹放在眼里,只要看見了,就會上來“分一杯羹”。因此獵豹不僅捕食不易,想安心地“干飯”更不容易。面對這些強盜打又打不過,罵也罵不過,因為獵豹的舌骨是一塊完整的骨頭,導致它們只能低吼,可以說日子過得是相當憋屈了。 ![]() 獅子 除此之外,還有花豹這一“遠方表哥”實為“勁敵”。花豹雖然和獵豹都屬于豹屬,體型和捕食能力卻比獵豹更強。有時也會出現(xiàn)花豹殺害獵豹的情況,雖然“本是同根生”,但是都是競爭者,花豹往往不會“口下留情”。 ![]() 花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有些動物敢欺負獵豹,使它變成了“貓科之恥”。許多非洲的游牧民族對獵豹也不友善,這些人看到獵豹之后就會上前搶奪它們好不容易得到的食物。幾個回合下來,獵豹最終再也沒有力氣捕獵,被活活餓死。 綜上所述,大家可能感覺獵豹的“苦難”貫穿了它的一生。畢竟從它們還是幼崽開始,就已經(jīng)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年幼的它們早早就需要面對獅子或者鬣狗的襲擊,哪怕僥幸活下來,也有可能因為食物匱乏和捕食能力太弱被餓死。 ![]() 生下來那一刻就注定了悲慘的開始 生活不易,獵豹嘆氣成年的獵豹被獅子搶食往往“敢怒不敢言”,幼年的獵豹也經(jīng)常慘死在獅子口下,獵豹可能也想不通,這到底是什么“人間疾苦”!由于存在競爭關(guān)系,獅子在遇見獵豹幼崽的時候經(jīng)常會痛下殺手。但不會吃它們的肉,只是為了解決掉潛在的“競爭對手”。 因為草原上的食物就這么多,每多一只食肉動物,就意味著獅子的口糧要少一些。所以,獵豹媽媽可能每隔2、3天就會更換自己的“住址”,就是害怕小獵豹被獅子、鬣狗等發(fā)現(xiàn)。 ![]() 母獵豹和幼崽
可見,獵豹的生存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這大概就是“技能”點歪的痛苦吧,沒有戰(zhàn)斗力的話,在那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中,只能變成任人宰割的“弱者”。 |
|
來自: 新用戶3536Meiv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