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韓國,好多人以為它是二戰后美蘇分別接管朝鮮半島以后才誕生的國家,但其實韓國這個國號早在二戰前就誕生了。 1896年,甲午戰爭結束兩年后,朝鮮王朝的第26代國王李熙(朝鮮高宗)在俄國的支持下建立“大韓帝國”。從此,李氏朝鮮改國號為“韓”。雖然這個帝國只有13年的壽命,但它是被韓國人認可的,被稱為舊韓,以區分于后來的大韓民國。 1894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朝鮮半島被日本染指。 ![]() 這時候俄國也插了一杠,先是三國干涉還遼,然后插手朝鮮半島事務,扶植高宗建立了“大韓帝國”。但是好景不長,日俄戰爭中俄羅斯戰敗,大韓帝國也壽終正寢,高宗退位。 1910年8月,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簽訂《日韓合并條約》,規定大韓帝國將朝鮮半島的主權永久讓與日本。二戰爆發時,日本已經對朝鮮半島進行了將近40年的有效統治,一部分當地人從心里認為自己是日本人,忘了自己本來的身份。 ![]() 后來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兵員出現短缺,便開始在朝鮮半島征兵。1938年2月,日本政府正式出臺針對在半島征兵的《朝鮮人陸軍志愿兵令》。請注意,日軍此時頒布的是“志愿兵令”,并非是強制的,這說明一些朝鮮人(包括韓國人)是自愿當兵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朝鮮人沒有忘記國恥,不愿意被日本政府推著上戰場。 1943年,日本開始在朝鮮半島強制征兵。據統計,先后有五六十萬朝鮮人被補充進日軍隊伍,還有八九十萬朝鮮勞工隨日軍奔赴前線,從事修機場、筑橋梁、運彈藥、送傷員等后勤保障工作。 由于朝鮮人和日本人都是黃種人,很多朝鮮人講的也是日語,外觀上沒有什么區別。 ![]() 多數情況下,朝鮮籍日軍整體素質和戰斗力不如日軍,但也有少數例外。南京會戰中,最先登上南京城頭的部隊就是松井石根15師團中的由朝鮮人組成的高麗聯隊。 那么,二戰中朝鮮半島有多少人參加日軍? 根據日本厚生省統計,朝鮮籍日本兵共242341人,其中戰死22182人,戰后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列為B、C級戰犯的有148人,其中23人被判處死刑。 圖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
|
來自: 潤德堂i98bjjfg > 《歷史內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