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學申論需要看什么書,我說:看真題吧,其他沒必要看。 我們曾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那么你如何相信,再看那么多的書,就能做好這一套題? 既然如此,不如簡單粗暴的把真題研究透徹,不失為一種高效學習方法。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里煮江山,真題之中自有日月江山。只要你具備一雙慧眼,能從復雜的線團中,抽出那一根線,你就是真題界的最強王者。而這恰好是大多數人無法獨立完成的,老師的價值就在于此。 研究一套真題,需要一定的理論支撐,比如最基本的語法、邏輯學、公文寫作知識乃至于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識,方能觸類旁通,窺一斑而知全豹。 就好比一塊磚頭,物理學家能看到這塊磚頭的可塑性、收縮率、承重力等;化學家能看到磚頭的化學成分及配比,燒制溫度等;而在你我眼里,磚頭除了能蓋房子,可能還是一種物美價廉的武器。 彼此眼中的磚頭之所以不同,根源在于腦中的知識儲備不同。因此,在復習時間充裕的前提下,尤其是今年省考時間無限拉長,不妨抽出一些時間看看相關書籍,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那么看什么書呢?我建議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三種類型的書。 第一類是邏輯學的。選擇那種最基本的邏輯學教材就行了,也不用整本都看,看一些概念性東西即可,看多了我怕你走火入魔,變魔怔了。我們都知道邏輯在申論中的重要性,但是對于什么是邏輯,許多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實際上,申論中的概念、歸納、概括都是邏輯學的基本概念,當你理解了這些詞語的邏輯學含義,再去看題目,就會發現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恰如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同時,邏輯學從某個角度講,就是關于思維的規律,通過對邏輯的學習,可以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達到補氣培元的效果。 第二類的語法學的。申論的承載形式是漢語言,而語法是打開申論的萬能鑰匙。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修辭方法、關聯詞的用法,到語言的結構、表達,無不潛伏在申論材料的各個角落。把語法學深悟透,能夠更好的辨別材料的重點。雖然我們都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但遺憾的是,許多人對于母語語法的學習尚未畢業。所以非常有必要溫故而知新。 第三類就是時政文章。比如人民日報、半月談、光明日報、理論熱點面對面等等,這類東西并不需要背下來,也不需要特地去弄明白其中的邏輯結構、主要觀點、講解內容(騙你的)。如果前兩類書是主食,這類就當零食吃好了。偶爾把零食當正餐,選擇一些比較好的文章,深入分析分析,把其中的精華內容整理下,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也是極好的。 上面這三類課外書,是我比較推薦的,對申論有一定幫助的。但你說我看了這些書,是不是就能召喚奧特曼打小怪獸了? 那我勸你做個人吧,你在八歲時可能就想過人生應如何度過,但你到了八十歲依然不會有答案。所以你指望看幾本書就解決無數人心中的申論玄學之謎? 努力學習,別為難自己,或許是你最后的體面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