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國,大家最津津樂道的便是三國中武將的戰力,為了爭論誰強誰弱,大家往往會面紅耳赤,但誰也無法說服對方。事實上,我們所談論的三國武將戰力,往往都是依據三國演義來談的,三國正史上,根本沒有幾個大將會臨陣單挑,那是種不明智的行為!只不過小說家為了滿足大家的喜好,強行給這些武將加戲,所以才會出現我們所看到的一幕!既然三國演義的武將比拼大多都是虛構的,那么演義中有哪些武將是被過度拔高了呢? 事實上,為了藝術效果,三國演義中的不少武將,都被過度拔高了,其中以這五人最為出名,其中群雄兩人,蜀國三人。 群雄兩人:呂布和華雄(不屬于魏蜀吳任意一國,謂之群雄) 呂布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猛將!虎牢關之戰中,呂布大殺四方,十八路諸侯的手下,根本無人能夠單挑擊敗呂布。就算是關羽張飛聯手,也沒能擊敗呂布,最終還是劉備上場,三兄弟打呂布一個,才擊敗了呂布,足見呂布之強悍。自此一戰之后,呂布基本就被公認為天下第一猛將了,然而正史中的呂布,其實遠沒有這么強悍! 正史中的呂布,出生于并州五原郡,雖然他也是弓馬嫻熟、驍勇尚武,但他還沒能達到天下第一的地步,只能說呂布是一個猛將,但不能說他是天下第一猛將!事實上,在三國時代,最勇猛的人當屬關羽張飛,這兩人被稱之為三國萬人敵,除了他們兩個,其他人基本沒有這個殊榮! 華雄 在三國演義中,華雄是董卓手下猛將,似乎戰斗力僅次于呂布,他也曾在和諸侯的作戰中大殺四方,打得眾諸侯束手無策,連江東猛虎孫堅都敗在了他的手中。但事實上,正史中的華雄就是個小角色,遠沒有演義中那么勇武,而且最終華雄還是被孫堅斬殺了的,并不是關羽所殺!
蜀國三人:關羽、趙云、姜維 關羽 正史中的關羽,其實是非常猛的,被人稱之為萬人敵。而且關羽斬顏良,是在正史中真實發生的事情。臨陣斬帥這種事情,說得簡單,但操作起來非常困難,而關羽能夠于戰場中斬殺袁軍主將顏良,其他人無法抵擋,足見關羽瘋起來是有多猛!
本來在正史中,關羽是以猛將的身份出現的,而且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家對于關羽張飛的稱贊,往往都集中在他們勇猛的一面。但是三國演義卻把關羽刻畫成了一個仁義無雙之人,令眾人欽佩。在中國,一個人再勇猛,若是人品不行,那也是得不到大家的尊重的,但是關羽不同,關羽不僅戰斗力強,而且對劉備忠心耿耿,身在曹營心在漢,深受大家的欽佩,于是關羽逐漸被抬升至了武圣的地位,令人驚訝!中國歷史上,像關羽這種猛將并不少,但被封為武圣則基本沒有,關羽之所以能夠有此地位,其實三國演義是出力不少的! 趙云 關于趙云的拔高問題,其實網絡中已經說得比較多了!在正史中,趙云雖然也是一代猛將,但是他的職責其實主要是護衛,所以嚴格來說,他是無法和關羽張飛等人平起平坐的。也就是說,三國演義中雖然稱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為五虎上將,但正史中,蜀漢的四大將軍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根本沒有趙云,趙云是被強加進去的! 姜維 在大家印象中,諸葛亮死后,挑大梁之人是姜維,這其實是三國演義給我們帶來的誤解!正史中,諸葛亮去世時,姜維只是個中級將領,他是在蜀漢后期才開始掌握蜀軍大權的。而且姜維北伐,其效果遠遠沒有諸葛亮北伐效果那么好,雖然整體來看勝多敗少,但還是耗費了蜀漢不少的國力。說白了,姜維北伐,遠沒有演義中描寫得那么光鮮,某種程度上來說,姜維的北伐,還使得蜀漢窮兵黷武,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結語 綜合來看,被三國演義過度拔高的五個武將分別是呂布、華雄、關羽、趙云、姜維,其中呂布和華雄是董卓手下名將,是群雄(不屬于魏蜀吳任何一國,謂之群雄),其余三人都是蜀國的。呂布在正史中并非天下第一猛將,關羽在正史中并沒有說他仁義無雙,趙云在正史中地位不如演義,姜維在正史中的北伐表現沒有那么好,華雄在正史中就是個小角色,并不出名,他們都被過度拔高了!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三國演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