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ukgsw"><input id="ukgsw"></input></tfoot>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卷三十八

       文化龍鄉 2022-04-10

      [038-1a]


      卷三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三十八
                  宋 王應麟 撰
       藝文


       書曰詩言志歌詠言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
       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
       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純取周詩上采
       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諷誦不獨
      [038-1b]
       在竹帛故也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燕韓
       嬰皆為之傳或取春秋采雜説咸非其本義與不得
       已皆列於學官漢初又有趙人毛萇善詩自云子夏
       所傳作詁訓傳是為毛詩古學而未得立後漢有九
       江謝曼卿善毛詩又為之訓東海衛宏受學於曼卿
       鄭衆賈逵馬融並作毛詩傳鄭玄作箋齊詩魏代已
       亡魯詩亡於西晉韓詩雖存無傳之者惟毛詩鄭箋
      [038-2a]
       至今獨立


      周六詩


      春官大師教六詩風賦比興雅頌以六徳為本六律為
      音 瞽矇掌諷誦詩掌九徳六詩之歌以役大師疏風
      雅頌是詩之名也就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
      詩 正義六藝論云鄭玄著唐虞始造其初虞之君臣迭相賡和始見
      於書至周分為六詩孔子純取周詩上采商下取魯凡三百五篇詩三百十一篇亡者六篇 
       自文至頃二十世王澤竭而詩不作內則説負子之禮云詩負之註云
      詩之言承也春秋説題辭云詩之為言志也詩緯含神
      [038-2b]
      霧云詩者持也然則詩有三訓 書詩言志歌永言工
      以納言時而颺之注掌誦詩以納諫 王制天子五年
      一廵狩命大師陳詩觀民風 大戴禮投壺篇凡雅二
      十六篇其八篇可歌鹿鳴貍首鵲巢采蘩采蘋伐檀白
      駒騶虞八篇廢不可歌七篇商齊可歌三篇間歌 左
      傳三類注風雅頌也疏一國之事諸侯之詩為風天下
      之事天子之詩為雅成功告神為頌 上林賦揜羣雅
      [038-3a]
      注張揖云詩小雅之材七十四人大雅之材三十一人


      漢六家詩 三家詩 元王詩傳韓詩翼要


      藝文志凡詩六家四百一十六卷詩經二十八卷魯齊
      韓三家應劭曰申公作魯詩后蒼作齊詩韓嬰作韓詩
      魯 志魯故二十五卷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他皆類此今流俗毛詩改故為詁字
       失真耳魯説二十八卷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魯最為
       近之 儒林傳言詩於魯則申培公申公與楚元王
       交俱事浮丘伯孫卿門人申公以詩經為訓故以教亡傳
       疑者則闕弗傳弟子為博士十餘人瑕丘江公盡能
      [038-3b]
       傳之徒衆最盛及魯許生免中徐公韋賢治詩事博
       士大江公即瑕丘江公及許生王式事徐公及許生式以
       三百五篇諌張長安先事式唐長賔褚少孫亦來事
       式問經數篇式謝曰聞之於師具是矣自潤色之不
       肯復授有韋氏張唐褚氏之學博士江公世為魯詩宗 列傳
       楚元王與申公俱受詩浮丘伯文帝聞申公為詩最
       精以為博士申公始為詩傳號魯詩元王亦次詩傳
      [038-4a]
       號元王詩 薛廣徳以魯詩教授龔勝舎師事焉為
       博士論石渠 後傳高詡曾祖嘉以魯詩授元帝至
       詡世傳之為博士 李昺魯?李業習魯詩魯丕
       以魯詩教授 包咸魏應受魯詩 陳重雷義俱學
       魯詩 隋志小學有一字石經魯詩六卷
      齊 志后氏故二十卷傳三十九卷孫氏故二十七
       卷傳二十八卷雜記十八巻 傳轅固治詩孝景時
       為博士諸齊以詩顯貴皆固弟子夏侯始昌最明后
       蒼事始昌蒼授翼奉蕭望之匡衡衡授師丹伏理由
      [038-4b]
       是有翼匡師伏之學 蕭望之治齊詩事后蒼 後
       傳伏湛父理以詩授成帝別自名學湛傳父業湛弟
       黯明齊詩改定章句作説解九篇黯章句繁多子?
       省減浮辭定為二十萬餘言 景鸞理齊詩作詩解
       文句 馬援受齊詩師事潁川蒲昌
      韓 志韓故三十六卷內傳四卷外傳六卷説四十一
       卷隋唐止存外傳析為十篇唐志韓嬰注二十二卷  傳韓嬰燕人孝文時
      [038-5a]
       博士推詩人之意作內外傳數萬言頗與齊魯殊然
       歸一也燕趙間言詩者由韓生河內趙子事韓生授
       蔡誼誼授食子公與王吉吉授長孫順由是有王食
       長孫之學 蔡義明經詔求能為韓詩者徵待詔願
       賜清閒之燕得盡精思於前上召見義説詩甚説之
       進授昭帝 後傳郅惲理韓詩授皇太子 劉寛明
       韓詩外傳 杜撫受業於薛漢定韓詩章句其所作
       詩題約義通學者傳之曰杜君法 薛漢世習韓詩
       父子以章句著名 召馴習韓詩建初中侍講帝嘉
      [038-5b]
       其義學 趙曄受韓詩著詩細 李恂習韓詩教授
       諸生常數百人 鄭玄從張?祖受韓詩 張文通
       習韓詩作章句 唐檀公沙穆夏侯?習韓詩 隋
       志韓詩二十二卷薛氏章句文選注多引薛君章句韓詩翼要
       十卷漢侯苞撰
      毛 志毛詩二十九卷故訓傳三十卷 傳毛公趙人
       治詩後漢書隋志云毛萇正義小毛公名萇 為河間獻王博士獻王修
      [038-6a]
       學好古學舉六藝立毛氏詩左氏春秋博士毛公授
       同國貫長卿長卿授解延年延年授徐敖敖授陳俠
       由是言毛詩本之徐敖陳俠傳謝曼卿曼卿為訓贊平帝立毛詩


      鄭氏詩譜云魯人大毛公為詁訓傳獻王得而獻


       之以小毛公為博士 序録子夏授曾申草木疏云申公
       申授李克李克授孟仲子孟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
       授孫卿孫卿傳毛亨亨授毛萇 釋文吳徐整曰子
       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倉子薛倉子授帛妙子帛
       妙子授河間大毛公為故訓傳授趙人小毛公 後
      [038-6b]
       紀章帝建初八年十二月戊申詔選高才生受毛詩
       安帝延光二年正月選三署郎及吏人能通毛詩者
       一人 後傳鄭衆賈逵傳毛詩馬融作毛詩傳又注十卷


      鄭玄作箋 衛宏作毛詩序 孔僖世傳毛詩


       隋志毛詩二十卷漢河間太守毛萇傳鄭氏箋 唐
       志毛萇傳十卷文選注引毛萇詩傳 孔氏曰漢初為傳訓者
       皆與經別行故石經書公羊傳並無經文毛為故訓
      [038-7a]
       亦與經別至馬融注周禮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載本
       文詩引經附傳不知誰為之二十九卷不知併何卷
       也
      志魯申公為詩訓故齊轅固燕韓生皆為傳或取春秋
      采雜說皆非本義魯最為近之三家列於學官毛公之
      學自謂子夏所傳河間獻王好之未得立 隋志齊詩
      魏代已亡魯詩亡於西晉韓詩存無傳者毛詩鄭箋獨
      立 經典序録齊詩久亡魯詩不過江東 釋文鄭玄
      作箋申明毛義難三家於是三家遂廢
      [038-7b]


      漢詩博士


      後儒林傳魯齊韓三家立博士毛詩未得立河間獻王立毛詩博
       士劉歆哀帝時建立
      魯 前傳文帝聞申公為詩最精以為博士弟子為博
       士十餘人 江公世為魯詩宗 唐生褚生應博士
       弟子選詣博士摳衣登堂頌禮甚嚴試誦説有法問
       何師曰事王式諸博士共薦式詔除式為博士 薛
      [038-8a]
       廣徳事式以博士論石渠 張生唐生褚生皆博士


      張生授許晏為博士 後傳高詡建武中召為博


       士 魏應建武初詣博士受業 李業師博士許晃
      齊 前傳轅固孝景時博士 后蒼為博士 蕭望之
       事后蒼復事同學博士白竒 師丹事匡衡為博士


      後傳伏恭太常試經第一拜博士


      韓 前傳韓嬰孝文時博士 其孫商為博士 趙子
       授蔡誼誼授食子公為博士 王吉授長孫順為博
       士 後傳薛漢建武初為博士 楊仁舉孝亷太常
      [038-8b]
       上仁經中博士仁自以年未五十不應舊科上府辭
       選顯宗詔補北宮衛士令
      劉歆傳文帝時詩始萌牙衆書皆諸子傳説猶廣立於
      學官為置博士至武帝然後鄒魯梁趙頗有詩禮春秋
      先師皆起建元間一人不能獨盡其經或為雅或為頌
       儒林傳賛平帝時立毛詩


      漢齊魯韓毛詩異同詳見詩攷


      [038-9a]
      賈逵傳肅宗令撰齊魯韓詩與毛氏異同 隋志梁有
      毛詩雜議難十卷侍中賈逵撰晉孫毓毛詩異同評
      十卷陳統難孫氏四卷毛詩表隠二卷晉楊乂毛詩辨
      異三卷異義二卷崔靈恩集注採三家之本 正義樂緯動聲儀詩
      緯含神務尚書璿璣鈐皆云三百五篇者漢世毛學不
      行三家不見詩序不知六篇亡失謂其惟有三百五篇
      齊韓之徒以詩經為章句與毛異非有壁中舊本可慿
      毛氏字與三家異者動以百數毛無破字之理正義序
      曰漢氏之初詩分為四申公騰芳於?郢毛氏光價於
      [038-9b]
      河間貫長卿傳之於前鄭康成箋之於後 魏志注隗
      禧説齊韓魯毛四家義不復執文有如諷誦 杜欽傳
      佩玉晏鳴闗雎歎之注此魯詩也 明紀詔應門失守
      闗雎刺世注引薛君韓詩章句 揚子周康之時頌聲作乎
      下關雎作乎上習治也習治則傷始亂關雎正風之首而齊魯韓三家
      以為康王政衰之詩 陳忠傳詩云以雅以南韎任朱離注毛詩
      無之蓋見齊魯之詩也今亡 正義緇衣引詩都人士
      [038-10a]
      首章鄭注此章毛氏有之三家則亡今韓詩實無此首
      服?以行歸于周為逸詩鄭於中候握河紀注云昭王之時鼓鐘
      之時所為作者依三家為説也生民疏異義齊魯韓説 釋文般
      詩於繹思蓋齊魯韓之文毛詩無此句今毛詩有者衍
      文也崔氏集注取以繼其末 禮記憲憲令徳疏齊魯韓詩又郊
      特牲注為下國畷郵疏云引齊魯韓詩也孔子閒居注
      讀湯齊為湯躋疏云三家詩 周禮注吉圭惟饎疏鄭
      從三家詩 晁説之詩序論曰論四篇齊魯韓三家之詩
      以關雎葛覃巻耳鵲巢采蘩采蘋騶虞鹿鳴四牡皇皇
      [038-10b]
      者華之類皆為康王詩王風為魯詩鼓鐘為昭王詩異
      同不可悉舉


      魯詩 魯訓


      楊賜傳康王一朝晏起關雎見?而作注此事見魯詩
      今亡失 班固傳注文選注同魯詩傳曰古有梁鄒者天子
      之田賈誼曰騶者天子之囿虞者囿之司獸者也又以木瓜為下報上 輿服志注魯
      訓曰和設軾者也鸞設衡者也 漢書注中冓之言魯
      [038-11a]
      詩以為夜也魯詩小雅十月之交篇此日而食于何不
      臧又曰閻妻扇方處 詩疏魯詩之義以阮徂共皆為
      國名異義詩魯説殷中宗周成宣王皆以時毀 禮記
      疏魯詩素衣為綃 周禮疏異義今詩韓魯説騶虞天
      子掌鳥獸官 公羊傳注魯詩傳曰天子食日舉樂
      説文魯詩説鼐小鼎 坊記注先君之思以畜寡人此
      衛夫人定姜作此是魯詩正義鄭志云為記注時就盧
      君後得毛傳乃改之 爾雅注魯詩云傷如之何
      [038-11b]
      齊詩


      翼奉傳竊學齊詩聞五際之要十月之交篇注孟康曰
      詩內傳曰五際卯酉午戌亥也隂陽終始際?之嵗於
      此則有變改之政詩正義案詩緯汎厯樞云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魚在巳
      火始也鴻鴈在申金始也鄭作六藝論引春秋緯演孔圖云詩含五際六情汎厯樞云午亥之際為革命卯酉
      之際為改正辰在天門出入候聴卯天保也酉祈父也午采芑也亥大明也然則亥為革命一際也亥又為天
      門出入候聴二際也卯為隂陽交際三際也午為陽謝隂興四際也酉為隂盛陽微五際也郎顗傳四始之 
      缺五際之戹注韓詩外傳云隂陽終始際?之嵗於此則有變改之政又引詩汎厯樞 漢地志
      [038-12a]
      子之營兮遭我虖嶩之間兮注毛詩作還齊詩作營自
      杜沮漆注齊詩


      韓詩


      韓詩章句芣苢傷夫也漢廣悅人也汝墳辭家也蝃蝀
      刺奔女也黍離伯封作也雞鳴説人也伐木勞者歌其
      事雨無極正大夫刺幽王也鼓鍾昭王之時作賔之初
      筵衛武公飲酒悔過也商頌美襄公篇名之異者如枓
      木標有楳何彼茙矣嫙蓁蓁者峩涔 漢地理志周道
      郁夷苪&KR2101之即 杜欽傳注仲山甫就封于齊 樊凖傳
      [038-12b]
      京邑翼翼四方是則 文選注奄有九域在彼穹谷
      曹褒傳奚斯頌魯注薛君章句以是詩公子奚斯所作
       後漢書注彼岨者岐有夷之行薄言振之東有圃草
      皆引薛君傳又引薛夫子章句詠闗雎以刺時
      史記趯趯毚兔注引韓嬰章句 爾雅注心焉惕
      惕韓詩以為恱人 釋文引韓詩異字及說如箌
      彼甫田緑&KR1512猗猗之類 樂記溫良而能斷者宜
      [038-13a]
      歌商注商宋詩 史記宋襄公之時正考父作商
      頌又云仁義陵遲鹿鳴刺焉而薄伐獫狁至于太
      原出輿彭彭城彼朔方為周襄王之詩 劉向列
      女傳衛宣夫人作弼柏舟黎莊公夫人作式微蔡人
      之妻作芣苢周南大夫妻作汝墳申人女作行露
      衛定姜送歸作燕燕 漢匈奴傳懿王時戎狄交侵詩
      人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宣王詩曰城彼朔方
      漢天文志詩傳曰月食非常也比之日食猶常也日食
      則不臧矣 孟子注小弁伯竒之詩 白虎通相鼠妻
      [038-13b]
      諫夫之詩 孔叢子吾于四月見孝子之思祭 國語
      注六月道吉甫佐宣王征伐復文武之業也秦伯賦鳩
      飛引小宛之首章采菽王賜諸侯命服之樂也黍苗道
      召伯述職勞來諸侯也 周禮疏案異義韓魯説騶虞
      天子掌鳥獸官 詳見詩攷


      漢韓詩外傳詳見詩攷


      志韓內傳四卷韓外傳六卷四篇名內傳復推詩人之意作外傳數萬言隋唐止
      [038-14a]
      存外傳析為十篇 唐志韓詩卜商序韓嬰注二十二卷又外傳
      十卷 隋志同歐陽修曰漢志嬰書五十篇今存外傳非傳詩之詳者 崇文目韓嬰之
      書至唐猶在今存十篇其遺説時見於他書 晁氏志外
      傳雖非解經之深者然文辭清婉有先秦風 記經解注
      韓詩內傳曰鸞在衡和在軾禮記?引韓詩説郊特牲疏引內傳  正義侯
      包云衛武公刺王室亦以自戒金罍辟廱皆引韓詩説 周禮注詩
      傳佩玉上有蔥衡下有雙璜疏謂韓詩公羊傳注引韓詩傳 白虎
      通韓詩內傳曰太子生以桑弧蓬矢六射上下四方內傳
      曰師臣者帝 文選注內傳桑弓蓬矢王者舞六代之樂
      [038-14b]
      舞四夷之樂大徳廣之所及又內傳曰世子者何言世世
      不絶 水經注二南國按韓嬰敘詩云其地在南
      郡南陽之間 漢志注韓詩傳云三月桃花水
      三禮義宗內傳天子奉玉升柴 後漢志注韓詩
      序云云晁說之論引韓詩敘


      漢小雅逸篇


      後紀永平二年十二月壬子詔升歌鹿鳴下管新
      [038-15a]
      見燕禮注新宮小雅逸篇也 逸詩並見詩攷


      漢詩大義


      匡衡傳學者上書薦衡事下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府梁
      丘賀問衡對詩諸大義其對深美望之奏衡經學精習
      宣帝不用皇太子見衡對私善之


      漢詩細 詩譜 詩解


      趙曄傳儒林受韓詩著吳越春秋詩細厯神淵蔡邕至?
      稽讀詩細而歎息以為長於論衡 隋志梁有詩神泉
      一卷漢有道徵士趙曄撰 鄭玄傳著毛詩譜 唐
      [038-15b]
      志鄭玄譜三卷 隋志二卷太叔求及劉炫注古今書録有徐正陽注書目歐陽修補亡
      隋志謝氏毛詩譜鈔一卷梁有韓詩譜二卷吳太常卿
      徐整毛詩譜三卷又有毛詩答問駁譜 國史志詩譜世傳太叔
      求注不在祕府經典釋文敘録所稱徐整暢太叔裘隠
      蓋整既暢演而裘隠括之求字訛也歐陽修補注一卷 宋均
      詩譜序云我先師北海鄭司農又云夷厲己上嵗數不
      明太史年表自共和始歴宣幽平王而得春秋次第以立
      [038-16a]
      斯譜鄭於三禮論語為之作序此譜亦是序類避子夏序名以其列諸侯世及詩之次故名譜也易有序
      卦書有孔子作序故鄭避之謂之為賛賛明也譜者普也注序世數事得周普史記謂之譜牒是也
      云欲知源流清濁之所處則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風
      化芳臭氣澤之所及則傍行而觀之此詩之大綱也見唐
      劉子玄議歐陽修後序慶厯四年奉使河東至綘州得之其
      文有注而不見名氏自周公致太平以上皆亡之補以
      孔氏正義之文因為之注自周公以下即用舊注凡補
      其譜十有五補其文字二百七增損改正者三百八十
      三而譜復完初修未見鄭譜嘗略考春秋史記合以毛
      [038-16b]
      鄭之説為詩圗十四篇今因取以補鄭譜之亡者 景
      鸞傳儒林能理齊詩施氏易兼受河洛圗緯作易説及詩
      解文句兼取河洛以類相從名為交集又撰禮內外記
      號曰禮畧又抄風角作興道一篇又作月令章句著述
      五十餘萬言


      漢毛詩序


      後儒林傳衛宏好古學九江謝曼卿善毛詩賈徽學毛詩於曼卿
      [038-17a]
      宏從曼卿受學因作毛詩序善得風雅之? 正義三
      百一十一篇子夏作序史記漢書云三百五篇闕其亡
      者以見在為數也 經典釋文沈重云按鄭詩譜大序
      自風風也訖末名為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或云小序是
      東海衛敬叔所作 序録宋周續之雷次宗齊劉獻並
      為詩序義 隋志先儒相承謂毛詩序子夏所創毛公
      及衛敬仲又加潤益顧歡等毛詩集解序義一卷雷次
      宗序義二卷宋阮珍之序注一卷劉炫集小序一卷劉
      瓛等詩序義疏一卷 唐志卜商集序二卷又翼要十
      [038-17b]
      隋志侯苞 韓愈議曰子夏不序詩之道有三焉 蘇轍
      以毛詩序為衛宏作非孔氏之舊止存其首一言餘皆
      刪去 晁説之曰説韓詩者謂其敘子夏所作 朱氏
      辨説曰詩序或以為孔子或以為子夏或以為國史皆
      無明文可考惟後漢儒林傳以為衛宏作然鄭氏又以
      為序本自合為一編毛公始分寘諸篇之首則毛之前
      其傳已久宏特増廣潤色之耳近世諸儒多以序之首
      [038-18a]
      句為毛公所分其下為後人所益理或有之但今考其
      首句則已有不得詩人之本意而肆為妄説者矣凡小
      序詩文直指其事如甘棠定之方中南山株林之屬若
      見於書史如載馳碩人清人黃鳥之類決為無可疑者
       毛傳簡要平實鄭氏惟序是信傳以三禮


      魏毛詩義問


      隋志毛詩義問十卷魏太子文學劉楨撰七月正義引之王肅
      毛詩義駁八卷又毛詩奏事一卷問難二卷王基駁一
      卷謝沉釋義十卷劉璠毛詩義四卷毛詩箋傳是非二
      [038-18b]
      卷吳韋昭朱育毛詩答雜問七卷晉郭璞毛詩拾遺一
      卷梁何胤毛詩縂集六卷隠義十卷晉楊乂雜義五卷
      殷仲堪雜義四卷梁武帝發題序義一卷大義十一卷
      簡文十五國風義二十卷劉瓛篇次義一卷 北
      史劉獻之注毛詩序義一卷劉芳毛詩箋音義證
      十卷張思伯為毛詩章句 南史張譏毛詩義二
      十卷顧越深明毛詩傍通異義 定之方中注仲
      [038-19a]
      梁子曰初立楚宮也正義鄭志張逸問仲梁子何
      時人答曰先師魯人當六國時在毛公前 維天
      之命注孟仲子曰大哉天命之無極而美周之禮
      也正義譜云子思弟子子思論詩於穆不已仲子曰於
      穆不似斯干正義古者似巳字同於穆不已師徒異讀 絲衣序高子曰靈星
      之尸也正義鄭志答張逸云高子之言非毛公後人著
      之不云詩序本有此文孟軻弟子有公孫丑者稱高子
      之言趙岐以為齊人
      [038-19b]
      晉補亡詩 隋文中子續詩


      文選束廣微補亡詩六首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
      儀注王隠晉書曰束晳字廣微為著作嘗覽周成王詩
      有其義亡其辭惜其不備故作辭以補之晉傳晳著補亡詩行於世
       唐志束晳集五巻夏侯湛作周詩 朱氏集傳以鄉飲酒禮燕禮考
      之曰笙曰樂曰奏而不言歌則有聲而無詞明矣意古
      經篇題之下必有譜焉 文中子中説續詩備六代有
      四名化政頌歎有五志美勉傷惡戒三百六十篇列為十卷
      [038-20a]
      後亡其小序諸侯不貢詩天子不採風樂官不逹雅國史不
      明變斯則久矣詩可以不續乎程元問六經之致子曰
      續書以存漢晉之實續詩以辨六代之俗修元經以斷
      南北之疑讃易道以申先師之?正禮樂以旌後王之
      六代晉宋後魏北齊周隋


      晉毛詩外傳


      謝沈傳著毛詩外傳 隋志謝沈釋義義疏各十卷


      晉詩評


      釋文魏太常王肅述毛非鄭荊州刺史王基駁王肅申
      [038-20b]
      鄭義晉豫州刺史孫毓為詩評毛鄭王肅三家同異明
      於王徐州從事陳統難孫申鄭 正義引孫毓評春秋正義引王肅注毛詩
      隋志王基毛詩駁一卷梁五卷 序録孫毓詩同異評十卷


      梁毛詩集注 毛詩圖


      隋志梁崔靈恩集注二十四卷本傳云二十二卷梁武帝毛詩
      大義一卷梁有毛詩圗三卷毛詩孔子經圖十二卷毛詩
      古賢聖圖二卷 釋文崔靈恩集注採三家之本般樂
      [038-21a]
       也用注為序文生民正義案集注及定本 梁史許懋受毛詩撰風雅比
      興義十五卷


      唐二十五家詩


      藝文志經録三曰詩類二十五家三十一部三百三十
      二卷始韓詩卜商序韓嬰注二十二卷韓詩有卜商序
      韓嬰注又外傳翼要毛詩有毛萇鄭玄王肅業遵宋人號業
      詩立義多異世所不行隋志業詩二十卷業遵注崔靈恩王玄度之傳箋譜注
      劉王孫楊陳謝之問駮評難辨釋元延明之誼府張氏
      陸璣劉炫孔頴逹之義疏魯世逹鄭玄諸家之音義終
      [038-21b]
      於毛詩正義不著録三家始於纂義次以毛詩指説斷
      章終於草木蟲魚圗凡三十三巻 隋志三十九部四
      百四十二卷 崇文目八部一百十五卷 中興書目
      三十三家三百七十卷續目十一家二百二十卷 文粹李行脩曰
      劉迅説詩三千言言詩者尚之


      唐詩正義


      志毛詩正義四十卷孔頴達王徳韶齊威等撰趙乾夀
      [038-22a]
      賈普曜趙弘智等覆正宋淳化三年四月校定上之 正義序近代
      為義疏者有全緩何胤舒瑗劉軌思劉醜焯炫等焯炫
      特為殊絶今據以為本削其所煩增其所簡 隋志義
      疏有謝沈十卷又釋義十卷張氏五卷舒援二十卷沈
      重二十八卷又二十卷二十九卷十卷十一卷二十八
      卷劉瓛詩序義疏一卷劉炫述義四十卷魯世逹章句
      義疏四十卷 隋書四十二卷春秋正義引陸璣毛詩義疏文選注引劉芳詩義疏 


      唐詩纂義


      志毛詩纂義十卷 許叔牙傳貞觀中遷弘文館直學
      [038-22b]
      士於詩禮尤?獻詩纂義十篇太子寫付司經御史大
      夫高智周見之曰欲明詩者宜先讀此


      唐毛詩指説


      志成伯璵毛詩指説一卷書目有指説統論一卷凡四篇畧敘作詩大?及師承次
      毛詩斷章二卷取春秋賦詩斷章之義鈔詩語彙而出之凡百門序云貞元十年撰


      唐草木蟲魚圖 毛詩物象圖


      志毛詩草木蟲魚圖二十卷開成中文宗命集賢院修
      [038-23a]
      撰并繪物象大學士楊嗣復學士張次宗上之陸璣毛
      詩草木蟲魚疏二卷吳太子中庻子烏程令書目同按釋文璣字元恪易釋文引之
       名賢畫録大和中文宗好古重道以晉明帝朝衛協
      畫毛詩圖草木鳥獸古賢君臣之像不得其真召程修
      己圗之皆據經定名任意採掇由是冠冕之製生植之
      姿逺無不詳幽無不顯


      唐毛詩別録


      書目毛詩別録一卷張訢撰凡三十二篇毛鄭箋注取
      其長者述而廣之
      [038-23b]


      至道皇太子講詩


      二年三月癸卯諸王府侍講邢昺上言皇太子召臣於
      府內講毛詩久之賔客李至李沆皆列坐共聴


      天禧毛詩正紀 元祐詩傳補注


      書目正紀三卷天禧中宋咸撰四十四篇論詩名篇數
      風雅正變之類又外義二卷 元祐四年六月十八日
      吏部侍郎范百祿進補注二十卷詔付祕省
      [038-24a]


      皇祐毛詩大義


      皇祐中武功蘇子才采鄭譜孔疏僅二百條分為三巻
      劉宇為詩折衷二十卷凡一百六十八篇 歐陽修為
      毛詩本義十六卷凡百十四篇 王安石新經毛詩二
      十卷 梅堯臣毛詩小傳二十卷 蘇轍詩解二十卷
       程頥詩説二卷門人記其師所談之經 楊時毛詩辨疑一卷
       陳少南詩解二十卷 胡旦毛詩演聖通論二十卷


      紹興毛詩葉韻補音


      十卷紹興中吳棫撰自序云詩音舊有九家唐陸徳明
      [038-24b]
      以己見定為一家之學釋文是也所補之音皆陸氏未
      葉者已葉者悉從陸氏朱熹多所刋補 正義曰詩之大體必
      須依韻其有乖者古人之韻不協爾朱氏曰周頌多不協謂


      詩集傳


      朱熹輯詩傳二十卷其序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參之
      列國以盡其變正之於雅以大其規和之於頌以要其
      止此學詩之大?也 呂祖謙讀詩記三十二巻
      [038-25a]
      正義風雅之篇無一章者頌者述成功以告神故一章
      而已魯頌不一章非告神之歌也商頌長發殷武重章
      者或詩人之意所作不同 程大昌論曰詩有南雅頌
      無國風其曰國風者非古也 君子之於詩非徒誦其
      言又將以考其情性考先王之澤 正小雅燕饗之樂
      也正大雅會朝之樂受釐陳戒之辭也或歡欣和悅以
      盡羣下之情或恭敬齊莊以發先王之徳朱子 孟子記
      孔子言詩以為知道者二論語記孔子弟子許其可與
      言詩者亦二 虞書言詩言志自后?以來五聲八音
      [038-25b]
      所用以為樂皆主於詩舜作歌以謹天命而臯陶乃賡
      載歌世治而相勉以善也五子述大禹之戒為歌世亂
      而相警以惡也列子言立我蒸民莫匪爾極堯之時所
      謂詩也書大傳言日月光華弘余一人舜之時所謂詩
      也太師陳詩以觀風俗工以納言時而颺之學校教士
      與禮樂書相參謂之四術至孔子始刪取著以為經
      小人歌之以貢其俗君子賦之以見其志聖人採之以
      [038-26a]
      觀其變詩有天下之作有一國之作有神明之作文中子
       玉海卷三十八
      [038-26b]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SM捆绑调教视频|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十页| 国产精品SM捆绑调教视频|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 国产成AV人片久青草影院|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午精品午夜福利757视频播放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 农村熟女大胆露脸自拍 |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最新2005 |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日韩av中文字幕有码| 另类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国产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小说|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女人被黑人躁得好爽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资源| 大学生被内谢粉嫩无套| 午夜大片免费男女爽爽影院| 日韩欧美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2020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五月天天天综合精品无码|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日本|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在线中文字幕有码中文|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免费高清69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网站| 国产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午夜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