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醫人方叔,今天跟大家講一講中藥高良姜。 高良姜,這味藥主要是以它辛熱之性,善入脾胃中焦,能夠撥亂反正,把一切胃腕部寒冷作痛、逆氣上攻給折伏下來。所以《藥性賦》里說,高良姜能止心氣痛之攻沖。古代的心下是指胃腕,是中腕部,為人體五臟六腑的中心。所以高良姜能溫中散寒,溫胃止痛,溫陽止嘔,善治療胃中寒嘔、冷痛不舒。 夏天不要看是一派陽熱之象,其實更多的是傷寒涼。因為人們吹風扇、開空調、吃冰凍西瓜、喝涼飲,以及睡覺不蓋被子,寒氣很容易侵入人體,所以夏天病人舌苔白膩或黃膩、腹中疼痛的非常多,或嘔逆,或拉肚子。如果寒濕厲害的,就可以用藿香正氣散配上高良姜,因為這些濕濁食物的積滯堵塞在腸胃里,不能很好地排出體外,就會在里面作亂。大家知道腐臭的營養就是大毒啊!這些臭氣留在身體貽害無窮,遺臭周身,這些濁氣隨著血脈經絡,到處攻沖,人體就會很不舒服。大家知道嗎?在夏天,嶺南人們用很多外抹藥,如驅風油、萬金油、清涼油,大家知不知道這些芳香辟穢化濁之品的主要原料是什么呢?主要原料就有高良姜。這高良姜有大功用啊!高良姜可以把身體內食物殘渣腐敗產生的濁氣給溫降下去,所以南方腌制咸菜,就會用到高良姜。我們住的山里盛產茶葉、咸菜、蜂蜜,村民們要做出上等、可口、耐存的咸菜,必然會在里面適當加點高良姜。一方面是高良姜辛熱,咸菜寒涼,可以防止過涼傷人,利用高良姜暖中之功,提高脾胃消化之力。有些家庭腌制咸菜時沒有放高良姜,你會發現這樣的咸菜吃起來胃口沒那么好,沒那么受用。 大家看,占人多厲害,連老百姓做小小咸菜里頭都體現出中醫保脾胃以及寒溫并用的智慧。再好的食品要耐食久食而不厭,首先要讓脾胃點頭。所以在腌制咸菜過程中,切些高良姜放進去,讓人吃起來,開胃喜悅,久吃不厭。另一方面,高良姜溫中散寒,咸菜咸寒,大量的咸菜稍佐一點高良姜,能夠使寒氣不至于傷人太過,又能夠暖胃降濁。同時更重要的是高良姜在這里可以辟穢,就像驅風油、萬金油、清涼油一樣,可以防止咸菜變質,防止這些腌制之品濁氣上竄。《藥性賦》里說,高良姜止心氣痛之攻沖。它能夠把濁氣上攻之勢理順通降下去,打開陽明胃經下行之通道,并且辟穢濁。所以古代本草載高良姜下逆氣,消宿食,解酒毒。大家想想,每天吃的飯菜,如果排泄不暢,消化不良,它是不是會成為濁陰逆氣,會不會成為宿食積滯,身體有飲酒習慣的,會不會囤積濕濁酒毒?這時高良姜就能派上大用場。所以從民間一個小小腌咸菜配伍里,我們就可以看出寒溫并用、照顧脾胃、辟惡濁氣的保健養生之道。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啊!如果不能用這種思維去分析,你就不知道原來小小的咸菜里都蘊含著這么深的意味,千百年來流傳的風俗習慣、飲食文化不可小覷啊!難怪很多老年人在生病期間,就喜歡搞點白粥拌咸菜吃,既能開胃,又能下食,還能清淡養人。所以,天下間沒有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極,乃為神奇。平平淡淡的家常小菜,不去助長你的欲望,讓你歸于清淡,安于清淡,就是最好的養生。 現在很多人去片面追求各種高營養、各種組合組配,殊不知吃得越簡單,身體越健康。你簡單了,你的疾病也會變得簡單。所以粗粗糙糙的人反而活得健健康康,太過講究了,反而束手束腳。養生不是講排場,而是回歸平常。所以古人說,不歸于虛靜者,即是旁門;不歸于簡易者,便是邪術。我們要從簡易平常的小菜、家常便飯、蘿卜白菜里體會真正的保健養生之道。提示:若涉及配方或療法僅供參考,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