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子,能夠消腫滿、逐水,我們形象地把它比喻成海軍陸戰隊,它是水陸兩條線路通吃,能夠通利二便,給積滯打開下排的通道。牽牛子它是緩瀉,而不是峻下攻積,大家要知道中病則止的道理,慎勿過之,有病則病受,病去則藥止。 牽牛子在小孩食積發熱里運用得非常廣泛,而且療效顯著。很多民間醫生都把這個當成是自己的看家本事。抓一把藥粉,就可以治好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的小孩食積發熱。我們學牽牛子,知道它消腹中積滯脹滿,當你腫滿時,得牽牛則快利。但大家要知道為什么會脹滿?見病知源才能真正防止疾病。見病治病,只是暫時把病治好。常有一些小孩得了食積,他父母反映說,孩子不愛吃飯,只愛吃零食,沒胃口。其實你要知道零食養病不養人,有一種健康殺手叫作零食,你孩子的健康和零食息息相關。脾胃病都是吃壞的,當然也有“想”壞的,由于小孩子思維單純,思慮過度傷脾的少,吃壞的多,小孩子很少思慮過度的。所以那些家長不明白這個道理,還不斷給孩子買零食,看似愛,實為害。無知的愛等于傷害。有個小孩子肚子脹滿,四天沒大便了,家里人著急,孩子口臭,沒胃口,不想吃飯。孩子沒胃口,先別著急,這兩天啥零食都別給他吃,就讓他喝番薯稀飯,能喝多少喝多少。到了第五天,大便量是平常的兩三倍,大便一通暢,胃口一下子就開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腸中有積滯,一定要用牽牛子,一定要用大黃呢?沒有人規定,身體稍微不舒服就要用藥啊,你可以用中醫食療,用保健養生。老人說,不服藥得中醫。藥療不如食調。古代最上乘的御廚,一定是一個精通醫理的大家。所以說你如果懂得食療保健,你可能就一個番薯稀粥,就把孩子的食積便秘搞定了。而且你懂得隔三岔五,給孩子喝次番薯稀粥,既能補益人,也能消腫滿、逐水。故而中醫的普及一定要先抓哪個環節?先抓婦道人家。因為婦人入廚房,出廳堂,負責一家的飲食,她是一家人健康的后盾,更是孩子一生健康教育的根本。你看,上有老,下有小,中間起承上啟下作用的,不正是在家的婦人嗎?你知道一個家庭有一個懂點中醫知識的婦人,作用有多大嗎?先別說你一年要省下多少打針吃藥的錢,更重要的是她可以讓一家老少少操多少心,騰出更多的精神去工作、學習、生活。有一個家庭,孩子從小到大,沒去過醫院,沒吃過藥。大家就問這個孩子,難道你從小到大沒生過病嗎?孩子就說,我一不舒服,我媽媽或奶奶,就從廚房里給我端出一盆湯水,有時黑乎乎,有時黃稠稠,有時麻辣,有時酸溜溜,還有時苦得很,但喝完后休息一兩天,身體就恢復了。其實這孩子很有福氣,因為他媽媽、奶奶就是中醫愛好者,而且懂得中醫常見的保健養生之法。比如剛開始受了風寒,鼻塞不利,頭重頭痛,畏寒怕冷,媽媽就在廚房中端出一盆熱燙燙的蔥姜湯,喝完后再蓋上被子,捂捂汗,鼻子通了,頭不重了,肌膚不怕冷了,人也精神了。但是你可別高興得太早,要防止疾病去而復來。媽媽一定會叫你這兩天多休息,避風寒,食清淡,同時少看電視,讓身體好好自動恢復,那么你身體將會更棒。或者你來月經時,肚子痛得在床上打滾,奶奶笑笑說,沒啥事,從廚房里端出一大碗生姜、紅糖、大棗、山楂一起熬的水。你一喝下去,不單不痛了,還問奶奶再要,說這是什么湯水啊,又酸又辣,還甜,這么好喝,喝了肚子暖洋洋的,就不痛了。但你可別高興得太早,下次吃冰激凌時,你的痛經可能又反復了。所以女孩子保持子宮溫暖,才是根除痛經的最終出路。你最近胃口不開,大便干結,媽媽就讓喝番薯稀飯,喝一兩天,大便潤通,甚至媽媽還在番薯稀飯里加幾根菜干,這樣不要說是食物積滯,就算是平時的病氣都被消化得無影無蹤。你再回想一下,為什么身體一直都沒出什么大問題。原來你身體在小問題的時候,就讓家人用食療、中藥解決于無形之中了。你或許會說,中醫不就解決小毛病嗎?大家想想,一場森林火災,大家花了很大的工夫把它撲滅,這功勞大不大?但是人力、物力、財力損失也巨大。如果這次火災,僅僅是由一根煙頭引起的,那么在煙頭剛剛丟在地上的時候,你就隨腳把它踩滅,大家想想,這一腳值多少錢呢?不費吹灰之力的一腳,避免了一場森林火災,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醫生們用手中的手術刀來給你治好了病,功勞巨大,但你有沒有看到家里的媽媽、奶奶,平時用中醫的理念給你生活飲食保健,使你避免了無數次生大病、進醫院的機會。 你想想,她們功勞有多大,你可能看不到,這叫上德不德,正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風春雨,但是正因為看不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大功德。我們學習牽牛子,除了要明白在腫滿已經形成的時候想到它,同時在腫滿還沒有形成之時,要想到平時保持二便快利的重要。不要只知道吃煎炸燒烤,不要盡干些拿零食來堵塞自己下水道的傻事兒。 這樣你即使天天身上帶著牽牛子粉,又有什么作用呢?所以健康教育為先導,藥物、湯劑尾隨在后,如果不講健康生活,那么藥物治病就難以建立真正的功效。請轉發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看到 弘揚中醫藥文化 傳播中醫藥知識 讓我們一起踐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