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組講課形式初探 “將課堂還給學生。”這一觀念現在被喊得山響,但空間應該怎樣做,才真正是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討論、發言,就是將課堂還給學生嗎?我想不是的,近來,我在班內進行了小小的試驗,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分組。我將全班同學每4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的4組的4名同學,根據分工不同,分別為1、2、3、4號同學。 二、分工。1號同學為組長,負責小組的活動組織安排,同時為小組的中心發言人。2號同學負責搜集整理小組成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高潮予以尋求解決的方法和途徑。3號同學負責小組成員的背誦朗讀、閱讀等情況的指導與檢查。4號同學負責小組成員的紀律情況的管理。分工情況是動態的。一段時間后根據各人的表現進行及時調整。 三、預習備課,探究前置 我積極倡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預習和自主備課的任務。當然學生自主學習前,我會出示自學目標,讓學生自學有目標,有方向。每課的自學時間,一般設定為2課時,每課時的學習的內容不同,第一課時小組成員朗讀課文,矯正字音,找出不理解的字詞,并認真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找出問題,小組內交流探討,分別由2號和3號同學主持。第二課時,探討品鑒各課的寫作特色,交流寫作方法,整理收集不能解決的問題。由1號同學交班級討論。兩節課后,同學們對課文除個別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外,基本上都能了然于胸。 四、承包課堂。 經過兩節課的自主學習,學生已經能夠初步講解課文了。但主持人需要通過考核,合格后都能主持講解。 (一)審核。在正式上課前,由各組向教師提出講解宴請。教師組織課代表、學習委員和教師共同審定,主要審核該小組準備的資料,發言人的口頭表達能力,說課情況等。由小組提交準備的資料,預設問題等,再由主講人說說怎樣講,講什么。各組提交的共性問題如何突破等,這一般在第一天下午就要選好。(二)講課。一般由該小組同學為主講人,按照自己準備的資料,進行重點講解,也可進行課文對比講解。對預設問題和各組提交的帶共性的問題,進行分析講解,仍不能解決的,由教師補充講解。 主講人具有教師的所有權利,包括授課、提問、表揚、批評等。 (三)教師點評總結,解答疑難 教師會運用最后的10分鐘,對主講人的講授進行點評,并解答學生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 各小組之間在學習上既獨立又聯合,既合作又競爭。獨立表現在備課階段,各小組都是一個備課組。聯合表現在如果有共性的問題,兩個甚至多個小組成員也可以聚在一起,群策群力,各抒己見,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競爭則體現在各小組之間在學習上展開比賽。如哪個小組提出的問題有價值,哪個小組承擔教學任務,都有額外加分,月底看哪個小組分最高,就被評為先鋒小組。 當然,因為學生知識水平所限,在問題的提出和分析上開始還尚顯稚嫩,這種教學形式也存在某些不足。但至少也將成為學生占領學習主陣地,一種有益的嘗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