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駕照而不會開車的人還挺多的。現在駕駛證基本是必須的,年滿18歲的,有有必要考駕照。但是拿到駕駛證之后,并不等于有車開,也并不等于就會開車。確實如有些人所說的,國內的駕駛證考試,其實更多是應試教育。 先來說第一點我對剛拿證學員的建議。我從事駕駛培訓行業接近10年,每天都有不少學員畢業拿證,開車上路。對剛拿證的學員,一般都這樣建議: 應試教育,靠記口訣。不僅我的駕校這樣,國內多數的駕校,都是這樣。我一直就覺得,國內科目二的教學還算挺不錯,但科目三的考試過于簡單輕松,練車時間太少。 遇到突發情況會頭腦空白。這點對于新手來講,也是非常正常。別說對新手來說,有些突發情況,老司機如果碰到,都會頭腦空白。但是如果經驗豐富的老司機,見過很多的場景和情況,對90%以上的情況都能快速準確做出判斷,避免事故發生。 對倒庫,斜坡和側方等一竅不通。如果這樣的話,題主科目二是如何通過的?不會全都是蒙的吧?我猜考試的時候,你也是會的,只是太久沒開車,沒用到,都全部忘記了而已。 對左右邊距離沒感覺。這點其實是新手非常常見的,多數新手剛上路時候,都會這樣。不僅對左右邊距離沒有感覺,對車的前后距離,也沒有感覺。 針對新手不敢上路的問題,我是建議一步一步來。 第一步:聯系陪練,回爐再造。為什么需要專業陪練呢?因為普通的司機坐副駕駛位,都不一定安全。一般專業陪練只是在公路上陪練,不練科目二的。但我建議你不要找專門的拿證后的陪練,而是找科目三駕校教練做陪練。建議購買5-10個小時就足夠,提前跟教練溝通好,先讓他在他的駕校訓練場,教你練2-3個小時的科目二,把倒車入庫,側方停車,斜坡等5個項目,重新練回來。最好分成2-3次練,不要一次練完。 第二步:科目二場內練了2-3個小時,基本找回感覺之后,先不急著馬上到公路練車。最好建議陪練的教練,帶你在一段基本上沒有什么人和車的路段,開車找回感覺。不需要太長時間,練1-1.5個小時就可以了,就練一次。找回一些感覺的同時,多練下綠燈起步,控制好離合(自動擋就不用)。慢慢建立有點信心。 第三步:讓陪練帶你上正常的公路練。跟第一步的一樣,也分成3-4次來練,每次練1-1.5個小時就差不多了。這步主要是熟悉路況,熟悉多變的路面環境,逐步讓自己建立起更大的信心,可以獨立開車上路。 第四步:開自己家的車,或者租車,在一兩個月時間里,盡可能多開車。前面三步完成之后,基本是可以獨立上路的了,但這步最好就有一個老司機坐旁邊指導,會更加穩妥一點。這一兩個月,開100個小時,5000公里左右,基本就可以了。車感就是在這個階段,慢慢培養起來的。 前面四步完成之后,基本是一名及格的司機了,在技能方面是完全過關,反應和心理素質方面,也基本可以了。這時候,就可以嘗試多一些其他環境的開車,例如高速、夜間、大霧或者暴雨天氣、人超級多的街道等等。這四個開車極端環境都輕車熟路之后,車感慢慢變得很好,再加上一定的安全意識,那你就是一名入門級的老司機了。 最后一個問題:我本人當年新手上路的經歷。答主自己當年是怎么樣把車開熟的。 第一個階段,剛拿證后半年。我2010年拿的駕駛證,當時已經開始做駕校招生。拿到駕駛證之后沒幾天,就開著當時駕校的破SUV(什么牌子忘記了,反正還有一兩年就報廢的車),然后磕磕碰碰,開去附近的高校,接學生到訓練場報名學車。當時接送,接一批是四五個人,要兜好幾個學校。現在還非常慶幸,當時沒有撞到學生。開了半年多之后,基本已算半個老司機,已經上道了。 第二個階段,拿證后的半年到一年半。這一年時間,是從半個老司機,成長成為真正老司機的階段。那時候短暫一年創業做餐飲,我負責過肉菜的采購,早上4點多5點不到出發去采購。當時開著一輛快報廢的柴油車,去菜市場采購。離合非常高,而且柴油的動力很足,非常難控制。去過菜市場的應該都知道,一大早去采購,人非常多,每天都要慢慢地開車經過很多人流的地方,車挨著人貼這人這種。而且菜市場那邊停車也都非常麻煩。就算老司機,停車都要不少時間。整整一年時間的采購,讓我從半個老司機,成長成為完完全全的老司機,才一年多的開車經驗,已經相當于很多人十年的經驗。 哈哈,我就是這么磕磕碰碰,期間好幾次刮到別人的車。最嚴重有兩次,一次是在隧道口因為疲勞駕駛而撞到旁邊的路邊。另外一次是今年6月份,是被一輛泥頭車側面撞過來,對方全責,修了接近一萬塊,幸好我以及車上朋友人都沒事。 最后最后一個要說的,要提醒的是:對開車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安全意識永遠比技術要重要。 祝大家開車平平安安!全部手打原創,走過路過,麻煩點個贊,蟹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