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藥治一病,這十一種醫院不愿開的中成藥,家庭必備,建議收藏,以后用得著 1、陰虛——滋腎補陰——左歸丸 「組方」熟地黃、菟絲子、牛膝、龜板膠、鹿角膠、山藥、山茱萸、枸杞子 「主治」用于真陰不足,腰酸膝軟,盜汗,神疲口燥。 「用法」 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 2、風濕性關節炎——通經祛風——尪痹片 「組方」地黃、熟地黃、續斷、附子(制)、獨活、骨碎補、桂枝、淫羊藿、防風、威靈仙、皂刺、羊骨、白芍、狗脊(制)、知母、伸筋草、紅花。 「主治」用于久痹體虛,關節疼痛,局部腫大、僵硬畸形,屈伸不利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見有上述證候者。 「用法」口服,薄膜衣片一次4片,一日3次。 3、慢性支氣管炎——祛痰止咳——肺寧顆粒 「組方」返魂草 「主治」用于慢性支氣管炎的咳嗽 「用法」開水沖服,一次10克,一日3次 4、高血壓——平肝潛陽——羅布麻降壓片 「組方」羅布麻、夏枯草、鉤藤、珍珠母、澤瀉、菊花、牛膝、山楂 「主治」用于肝陽上亢;瘀血阻絡,頭暈,目眩,頭痛,煩躁及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見上述癥侯者。 「用法」 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5、骨折——舒筋壯骨——傷科接骨片 「組方」 紅花、土鱉蟲、乳香、沒藥、三七、自然銅、馬錢子粉、雞骨、海星、朱砂、冰片、甜瓜子 「主治」用于跌打損傷,閃腰岔氣,傷筋動骨,瘀血腫痛 「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4片;十歲至十四歲兒童一次3片。一日3次,以溫開水或黃酒送服。 6、嗓子干癢還像有東西——利咽止痛——利咽靈片 「組方」穿山甲、土鱉蟲、僵蠶、牡蠣、玄參 「主治」咽喉干痛,異物感,發癢灼熱等癥。用于慢性咽喉炎,尤以干燥型療效最佳。 「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7、慢性胃炎——溫中醒脾、和胃降逆——胃炎顆粒 「組方」檀香、木香(煨)、細辛、肉桂、赤小豆、雞內金、甘草(蜜炙)、山楂、烏梅 、薏苡仁(炒)。 「主治」用于萎縮性胃炎,淺表胃炎及其他性胃炎,胃竇炎及傷食濕重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癥。 「用量」口服,一次15克,一日3次。 8、全身上下都怕冷——補腎助陽,溫中健脾——附桂理中丸 「組方」肉桂、附片、黨參、白術、炮姜、炙甘草 「主治」腎陽衰弱,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四肢厥冷 「用量」用姜湯或溫開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9、眼睛怕光流眼淚——清熱散風,明目退翳——明目蒺藜丸 「組方」黃連、川芎、白芷、蒺藜、地黃、荊芥、旋覆花、菊花、薄荷、蔓荊子、 黃柏、連翹、密蒙花、防風、赤芍、梔子、 當歸、甘草、決明子、黃芩、蟬蛻、石決明、木賊。 「主治」用于上焦火盛引起的暴發火眼,云蒙障翳,眼邊赤爛,紅腫痛癢,迎風流淚。 「用量」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 10、牙齦腫痛——清胃瀉火——牛黃清胃丸 「主治」人工牛黃、大黃、菊花、麥冬、薄荷、石膏、梔子、玄參、番瀉葉、黃芩、甘草、桔梗、黃柏、連翹、牽牛子、枳實、冰片。 「主治」用于心胃火盛,頭暈目眩,口舌生瘡,牙齦腫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11、乳腺增生——軟堅散結,活血消癰——乳癖消膠囊 「組方」 鹿角、蒲公英、昆布、天花粉、雞血藤、三七、赤芍、海藻、漏蘆、木香、玄參、牡丹皮、夏枯草、連翹、紅花。 「主治」用于乳癖結塊,乳癰初起;乳腺囊性增生病及乳腺炎前期。 「用量」口服,一次5~6粒,一日3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