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節文字主要為大家摘錄了《預約死亡》這本書中一些經典語句,以及作者由這些語句所產生的感想。有熟悉并且喜歡畢淑敏《預約死亡》這篇文章的,在文末跟帖留言。 預約死亡·向死而生 ——畢淑敏《預約死亡》讀書筆記 乾州蕞娃 (四)經典語句分享 (1)這是最后的嘆息,其后就是永恒的沉寂。 聆聽人類最后的呼吸聲,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生命體驗,因為在此之后就是永恒的沉寂。但那種聲音并不悅耳,時斷時續,極為急促,是那種封閉不嚴的風箱拉動時的“斯拉斯拉”聲,讓人感到揪心,恨不得將手伸進他的喉嚨,幫他清理一下,讓他的呼吸順暢一些。 (2)醫生的基本訓練之一,就是讓自己的心靈逐漸粗糙。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對醫生產生一種誤解,認為他們的心非常硬,面對患者家屬們的急切、焦慮、痛苦的神情,醫生們顯露出的冷峻(甚至是麻木)讓人十分不爽。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見慣了生死,另一方面醫生如果沒有這樣的心理素質,是很難冷靜地處理醫療診治事務。 (3)善良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它使女孩子的臉上蒙上了一層圣潔之光,看上去就格外動人。 看到這句話,我想到了這樣兩句話,一是“物隨心轉,境由心生。心之所向,境之所在?!?,一是“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命由心造,福自我召”,出自佛教的《無常經》。我喜歡善良的女孩更過于漂亮的女孩。因為漂亮不等于美麗。 (4)冬季是收獲死亡的季節。 看到這句話,我想到了《散步》一文中的那句話“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冬季。”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曾經分析過這個“熬”字的準確性,反映了母親度過嚴冬時所經歷的艱難和痛苦,作者對母親忍受痛苦時的不舍之情躍然紙上,讓人為之動容。冬季寒冷,氣候干燥,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確實太難熬了。很多老人硬是沒有扛過去。 (5)面善是有一個尺寸的,眉太高了就不對了,那是瘋。太低了也不對,她當著人時候笑,背后就哭喪著臉,不是真心的歡喜。 第一次見到人說面善是有一個尺寸的,但是想想也是,面善的人是那種一眼就可以洞徹心扉的,是那種心如秋水、鉛華洗盡,而并非是那種偽裝起來的慈眉善目,不是那種八面玲瓏,也許不完美,卻真誠。 (6)慈善事業干久了,人就會顯出佛相。 看到這句話就想到了人們常說的夫妻相,有人說這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習性、飲食習慣基本趨于一致,性情尚彼此相互影響,所以就出現了相貌上的變化。當然,我也相信慈善事業干久了,人就必然顯出菩薩相。 (7)中國人太看重生命的數量,忽視生命的質量…… 應該如何評判文中詹姆斯博士所提出來的質疑,難道我們僅僅可以用一句中西文化差異來敷衍嗎?我們是不是該有一些反思和改變,讓我們的死亡觀念更加人性化,更體現生命的尊嚴,更符合個體需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