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是人與人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普通人管不好自己的偏見,在自己的認知思維牢籠中不斷掙扎,結果自然無法突破人生的瓶頸。只有那些不斷修身、不斷學習、不斷進行自我完善的人,才能提高認知水平和層次,也才能不斷提高人生的高度。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與層次? 首先要不斷學習。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日益發達,知識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如果你停止學習,你很快就會落后于時代,就會降低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能力,從而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狹隘,甚至有坐井觀天之感。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名牌大學生、高學歷知識分子,雖然很有才華,但他們停止了對新知識的學習,固守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結果落后于時代,不少人淪為平庸者,有的甚至淪落為乞丐。只有不斷學習,你才能積累知識,才能見多識廣,也才能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才不會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才能看到各種表象后面的本質,從而采取正確的措施或行為,不斷提升自己。 其次要深度思考。學習能夠積累知識、技能,但光有知識技能的積累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別人的觀點、別人的理論是否正確?我們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盤接收,必須進行深入思考。要在深入思考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吸取別人的長處,糾正別人的缺陷,并用先進的理念替代自己的固有觀念。很多時候,在深度思考后,你會發現自己的認知水平在不斷提高,能發現一些淺顯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含義,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從而料敵機先,使自己始終處于有利的位置,把握住有利的機會。 第三是升級你的圈子。人是社會的動物,我們不可能不與人交往,而要與人交往,就可能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的認知不同,其為人處世的態度、格局、行為也就各不相同。譬如處于社會底層的人,由于資源有限,他們如果要脫穎而出,非得經過激烈的競爭不可,于是我們看到,底層的人以互害為多;而高層次的人,由于不想讓他們的生活水平因競爭受到損害,他們更多的是以合作共贏、互利互惠為主。又如你的朋友圈,有的人閑著無事,天天八卦新聞,浪費時間和生命;有的人則力求完善自己,追求知識的學習和個人的進步,他們談的是如何發展、如何成長。所以,與不同的人交往,你接收的知識也各不相同。與優秀的人同行,會打開你的視野和格局,你的生命層次也會不斷提升。圈子有好有壞,你能影響別人,別人也能影響你。所以古代有“孟母三遷”之說,今天也有人為了脫離不良的圈子,搬離不良的社會環境,為的就是給自己提供一個良好的圈子,更有利于自己發展。 人的認知不是一成不變的,關鍵是要看你是否想改變。只有那些不滿足于現狀,積極求變向上的人,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上一個臺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