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記載,說人身上有十二經絡,以應十二個月,有3百6十五節,以應一歲,其實就是說人的穴道有3百6十個。穴道數量在歷代的發展中,慢慢地累積,到明朝的《針灸大成》,就已經記載了有3百6十一穴。 人身上有3百6十一個穴道,分布在十二條“正經”和任、督兩條脈上;每一個經絡上的穴道數量不一,例如膀胱經上最多,有6十7個穴道,心經、心包經最少,各有9個穴道。穴道的數量那么多,臨床上究竟有哪些穴道可以選用? 明朝的一位醫生由于用穴的方便性,以及有效性,發展了十二個穴道,在《針灸大成》中稱之為“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十二個穴道都是在“正經”上面,而且都是屬于重要穴道,例如五俞穴、原穴、絡穴或大關節上的穴道等,臨床應用上特別好使,很有效;幾乎這十二個穴道,已經可用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針灸大成》里面收錄編成為“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一] 它的總訣是這樣寫的,“3里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沖昆侖穴,環跳與陽陵,通里并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3百6十穴,不出十二訣。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北斗降真機,金鎖教開徹。至人可傳授,匪人莫浪說。”就是說雖然有3百6十個穴之多,不出這十二個穴,只要補瀉的處方正確,就什么病都能治了。而且還說治病有如神靈,應手即愈,就好像用熱水潑在雪地上,一下子就溶化了。還說這些穴道是北方之神所傳授的。因此,針一扎進穴道,連金鎖都可以打開。在這個歌訣里面還有:古人傳授任何一種技藝都是師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師父的,所以歌訣說:至人可傳授,匪人莫浪說,就是說,只能夠教給那些好的弟子,不是好弟子,就不能教他。 這十二個穴道中,有八個是在膝至足,4個在肘至手。 3里穴:屬于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只要對針灸有一點概念的,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由于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穴道,可用以保養,也可用以治病的重要穴道。歌訣里說“3里膝眼下,3寸兩筋間”就是說3里穴的位置,膝眼又叫“犢鼻”,在膝蓋上有兩個相當大的洞,長得有點像牛鼻子,外側的叫“外犢鼻”,內側的叫“內犢鼻”。足3里就在外犢鼻之下3寸,離膝脛骨棱一個拇指寸遠,也就是在兩筋之中。主要功用治“胃中寒”,也可用以治療心腹脹。胃中寒的癥狀,例如腸鳴,有“幽幽……”似水走動的聲音,并且腹瀉。《4總穴歌》有“肚腹3里留”,就是說只要是胃腸的病都可以找3里穴。外科方面,可以用治腿腫、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