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市井覓食記 對于每個吃貨來說 心中一定有一張美食地圖 ![]() 在地圖上的每個省市都自動標記了不少要打卡的特色美食 重慶的火鍋、東北的鍋包肉、云南的過橋米線、武漢的熱干面 長沙的臭豆腐、西安的泡饃和肉夾饃、河南的燴面和胡辣湯...... ![]() 然而,在這些特色的地方美食里 也隱藏著不少的“假戶口”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哪些大名鼎鼎的美食是偽造出來的“戶口” 看看這些美食你都吃過沒有! —01安徽牛肉板面— 鮮紅油亮的牛肉高湯 又寬又大、爽滑筋道的板面 再來上一個鹵蛋、幾個豆皮、幾塊牛肉 造就了一碗麻辣鮮香的安徽牛肉板面 ![]() 石家莊的安徽牛肉板面 牛肉板面可是無數石家莊人的“心頭愛”! 你沒聽錯,安徽牛肉板面的確是咱“國際莊”的特色美食 十幾年前,板面店在石家莊就超過了2000家 為什么石家莊的美食卻說是“安徽”呢? 這板面啊,確實是來自安徽,是阜陽市太和縣的地方小吃 不過人家真正的安徽板面并非是牛肉的,而是羊肉的 ![]() 安徽阜陽的羊肉板面 較多的阜陽人在石家莊打工,自然也帶來了自家的羊肉板面 可石家莊人接受不了羊肉的膻味 只好給板面換了搭檔,改用為牛肉 沒想到牛肉板面不但完美的融入了市場 還一舉成為石家莊的招牌 當你碰到石家莊人他們一定會非常大方、驕傲的給你介紹他們當地的美食——安徽牛肉板面 —02蘭州拉面— 當你抱著無比激動、期待的心情 跨越千山萬水來到蘭州 ![]() 興致勃勃地問當地人哪家蘭州拉面好吃時 當地人肯定會直截了當地回答到“我們這沒有蘭州拉面。” 瞬間你的腦海中會閃過無數個“怎么可能!” 蘭州怎么可能沒有蘭州拉面呢? 全國各地開的蘭州拉面難道是自己的錯覺? 其實蘭州拉面店是真的存在! 蘭州沒有拉面也是真的! 那是因為人家蘭州的特色美食不叫拉面而是叫做牛肉面 “蘭州拉面”實際上源自上世紀80年代青海人馬貴福在南方開的一家面館 那時很多客商在南方吃不到清真餐,青海人馬貴福意識到了商機,決定在廈門火車站附近開一家清真面館,但自己的家鄉化隆縣名聲不大,便想到了當時已在西北地區赫赫有名的蘭州牛肉面,就將自己的面館取名為“蘭州拉面”。 ![]() 拉面店的生意逐漸紅火,這一喜訊傳回家鄉 許多青海人也紛紛效仿將“蘭州拉面”帶向了全國各地 蘭州拉面雖和蘭州牛肉面看似并無差別 但實際上更像是牛肉面的低配版 真正的蘭州牛肉面,肉多面筋湯濃 還要符合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標準 翻譯出來就是:湯色清亮、蘿卜潔白、辣椒油鮮紅、香菜蒜苗翠綠、面條柔滑透黃 ![]() 有機會去蘭州一定要記得兩點 一千萬別和蘭州人討論蘭州拉面 二要抓住機會多吃上幾碗牛肉面 不然出了蘭州就太難碰到如此好吃的牛肉面了! —03重慶雞公煲— 對于上大學的學生來說 學校附近一定會有一家重慶雞公煲 香辣濃郁的雞肉,再加上自己喜愛的配菜 ![]() 一份味好價優的雞公煲真的很難不讓人喜歡 米飯至少都要兩碗起步 校門口的雞公煲都做得如此好吃 那重慶當地的雞公煲肯定好吃加倍! ![]() 然而事實是大部分重慶人都不知道這種美食 重慶當地也少有賣雞公煲的餐館 即使有也是近幾年才開的。 重慶雞公煲的情況還不同于本篇其他五種美食 人家之所以起名為“重慶雞公煲”是因為它的創始人名為“張重慶” 來自福建莆田的張重慶深度研究了重慶美食 根據重慶美食的特色自創出了雞公煲 在上海開了一家名叫“重慶雞公煲”的店 ![]() 雞公煲的味道受到了歡迎并傳到了各地 可能很多開重慶雞公煲的老板都不知道這個美麗的“誤會”吧! —04杭州小籠包— 在各地的街頭巷尾都有杭州小籠包的攤位 怎么也出現在這個系列里呢? 要知道熱騰騰、軟乎乎 鮮嫩多汁的小籠包在無數個清晨不知道溫暖了多少國人的胃 ![]() 它又怎么可能是“假”的! 沒有搞錯!也沒有烏龍! 杭州小籠包的“原籍”在浙江嵊州 最初挑著蒸籠買包子的嵊州人擔心“嵊”字過于生僻不易宣揚 不像杭州早以聞名天下 為了招攬更多的食客,索性起名為“杭州小籠包” ![]() 嵊州的小籠包也就改了“戶籍” 杭州當地這種小籠包店不多 本地賣的小籠包多是死面薄皮的湯包 ![]() 是以開封的灌湯包為原型誕生的 兩者有所差別 —05澳門豆撈— 曾幾何時風靡全國的澳門豆撈 也是火鍋界里的一員猛將 ![]() 這兩年風頭漸衰 逐漸被其他類型的火鍋擠出市場 可能有人覺得是因為“澳門的口味”與內陸口味還是有所差別 其實事實并非如此 因為“澳門豆撈”壓根就不是來自澳門 在澳門當地也不會找到一家和內陸一樣的“澳門豆撈”火鍋店 “澳門豆撈”的老板其實是位來自浙江 “豆撈”借鑒音譯了港澳人吃打邊爐說的英文“DOLLAR” ![]() 打邊爐 這一詞原為“都撈”,寓意大家一起撈財、撈福。 澳門豆撈和打邊爐也不一樣 以清淡、養生為本 食材雖和打邊爐一樣都以海鮮為主可菜品完全不同 吃法也是單人單鍋和打邊爐有所區別 ![]() 澳門豆撈 —06海南椰子雞火鍋— 看完前五個“偽造”戶口的美食 是不是已經大受震撼了 那看到“海南椰子雞”五字是不是都有掀桌子的沖動了! ![]() 明明海南的文昌雞如此有名,海南也確實盛產椰子 怎么連在一起,僅僅是加了火鍋二字就是“假戶口”呢? 是的,海南椰子雞火鍋的誕生地不是海南而是深圳 算得上是火鍋界里的一個冷知識了 冷到深圳人都不相信海南椰子雞火鍋不來自海南來自深圳 冷到海南人到了深圳才知道海南竟然還有一種美食叫做“椰子雞火鍋” ![]() 冷知識可不是冷笑話 這是有依據的 上世紀90年代一位祖籍是海南島的馬來西亞華僑為了吸引更多的香港客人 就從海南運來了果肉香甜的椰子和嫩滑鮮美的文昌雞 ![]() 結合了廣東、海南兩地椰子燉雞的吃法 推出了用清甜的椰子水燙雞肉的火鍋 ![]() 椰子雞火鍋的出現給深圳的美食及時輸送了新鮮的“血液” 二十多年過去,海南椰子雞火鍋成為了深圳的“市菜” 若大家身邊有在深圳生活的朋友 你到深圳找他玩,他一定先請你去吃海南椰子火鍋給你接風! ——老井說—— 美食不單是好吃,其實也非常有意思,幾乎每道菜肴、小吃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上述的六種“假戶口”美食,也還只是一部分,比如臺灣手抓餅是去臺灣經商的天津人以“油旋”改良的、朝鮮烤冷面是由東北的黑龍江人發明的、出現在貴陽的“湖南面”從未到過湖南等等。所以很多美食的發源地并不是“你以為的”,若大家還知道哪些美食是“偽造”的戶口,非常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