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361°“疾速開飚”精英測試賽在河北石家莊圓滿落幕。 361°跑步品類代言人李子成、關思楊與來自石家莊本土的數十位大眾精英跑者同場競技。 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 由于眾所周知的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已無比賽可能,但在361°最新款競速碳板跑鞋飛飚、飛燃ST加持和361°全力運作下,這場小范圍測試賽為包括李子成、關思楊在內的職業選手和大眾業余精英選手提供了檢驗冬訓成效的舞臺。 最終,李子成以2小時14分10秒的成績獲得第一名,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內男子職業選手一哥,李子成展現了一名職業運動員應有的職業素養、敬業態度、拼搏精神和穩定發揮。 這個成績在國內男子選手中屬于上乘,也表明李子成一以貫之的自律和努力。 李子成對于大眾跑者的建議十分中肯 慧跑在賽后對于李子成進行了專訪: 1、這個冬訓是如何訓練的? 冬訓我是完全按照3月中下旬參加比賽這個節奏去準備的,一共準備了近4個月,從前期的打好跑量基礎,到中間的有氧加強,最后的強度提高,分為三個階段,這也是中長跑運動員周期性訓練備賽的基本要求。 2、今年春季大量比賽由于疫情取消,如何調整和安排自己的訓練? 我其實還好,因為我在去年的10月份參加了東營國際馬拉松,然后就進入冬訓期了,等于我去年下半年參加了一場比賽,今年3月又在寧波跑了一場半程,整體還是沒有受太大影響。 所以我整個的訓練安排,包括比賽節奏都是像往年一樣,只不過比賽的場次比較少,往年可能一個賽季要比20-30場,現在比賽少了很多,但訓練都是正常安排,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 對于運動員來說,要能夠適應和接受沒有比賽的情況,這沒有什么可抱怨的,這就是生活,關鍵是繼續保持好系統化訓練。 3、這次比賽感受如何? 這次比賽整體的感覺,我是非常滿意的,因為這次賽事組織是我們361°的同事,我們的比賽規格標準完全不輸一場3000-5000人的比賽。 從急救跑者的準備,到賽道的測量以及計時系統都是標準化的,還有我們來參賽的大眾精英選手水平也很高,據我所知這次有很多跑者在這里刷新PB,并且幅度比較大。 這次比賽賽道平坦也沒有急彎,環形賽道將近4.37公里,比賽溫度比較適宜,10-15度的氣溫非常適合馬拉松比賽,在比賽過程中能量補給的提供、必備的水果,以及賽后的拉伸恢復等等都做的非常到位,組織得非常專業,感謝大家的付出。 4、對于這場比賽所穿著的361°飛飚感受如何? 361°飛飚是我參與研發的361°第二雙碳板跑鞋,第一雙是飛燃,第二雙就是今天比賽時我腳上穿的飛飚,我給這雙鞋基本可以打滿分。 從今天的這個測試來看,這么多人大幅度的PB,可以說飛飚功不可沒,當然跑者的努力也很重要。 這雙鞋真的是像它的名字一樣,當你穿上它,就可以一路飚起來。 5、我們知道飛燃ST是361°競速家族的新品,您也參與了研發,給大家講講這款鞋,您會建議什么類型的跑者,在什么跑步場景穿著? 飛燃ST這雙鞋,我們是針對全馬330以外的選手打造的比賽鞋,當然不是說330以內的跑者就不適合穿著。 事實上,飛燃ST適合所有水平大眾跑者,即便是330以內的精英選手用作訓練鞋或者比賽鞋,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因為飛燃ST的重量比較輕,整體的回彈調校是偏軟一些,特別適合長距離訓練,可以有效緩震同時由于碳板加持支撐抗扭也足夠好。 比如飛燃ST對我來說是平時訓練非常不錯的慢跑鞋,使用場景的話,像塑膠跑道、柏油馬路都是沒問題的。 6、上半年賽季落空,對于跑者接下來訓練你有哪些重要建議? 由于疫情的影響,比賽紛紛延期,一些刻苦訓練希望PB的大眾跑者可能要失望了,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我眼里看來,比賽取消也不見得都是壞事。 我們的大眾跑者有了大把的時間去練基本功,而不必眼里只是盯著跑量配速等等,大部分大眾跑者可能都還是以跑為主,像一些核心訓練,小肌肉群的力量訓練,其實練得還是比較少的。 接下來的天氣也要開始熱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在稍微減少跑量的同時,適當增加一些身體素質及小肌肉群的力量訓練,像6-7月份在健身房里鍛煉,溫度就更適宜一些,也不至于那么苦。 夏季訓練大家也面臨更大困難,更難堅持,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可以將更多時間投入身體素質的訓練,打下良好的基本功。 更好的身體綜合素質,一方面可以為長遠耐力發展打下更扎實的基礎,也能有效避免只有跑得訓練所帶來的傷痛風險增加的問題。 如果你希望成為更優秀的大眾跑者,除了耐力,你還需要在力量、柔韌、協調性等等方面有所提升。 7、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馬拉松比賽場次銳減,作為一名職業運動員,給您帶來的變化是什么? 這兩年確實比賽少了很多,給我帶來直接的變化就是我有更多的時間去訓練。 在疫情之前,我每年比賽至少都是30-40場左右,所以比賽還是比較頻繁,這就意味著要犧牲非常多的訓練時間,這種長達幾個月的系統訓練幾乎是沒有的。 這兩年系統訓練的時間長了,馬拉松的水平也在穩步地回升,相比我2010年的2小時11分46秒的PB水平,我認為已經非常接近了。 這次這個測試賽,我是做了充分準備,冬訓也練得很扎實,我是非常有信心跑進2小時12分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15公里過后,就剩我一個人在跑,跑的比較孤獨。 一個人跑的時候很難把握節奏,也比較難把這個速度維持到最后,所以后面的7-8公里有掉速,如果不掉速的話,今天非常有希望去沖擊一下自己的最好成績。 我想傳遞給大眾跑者的核心思想是: 不要因為沒有比賽而覺得訓練白練了,你跑的每一公里都不會白白浪費,這個時候其實更加考驗你的定力,你的耐性。 我建議大眾跑者恰恰要利用長時間的休賽期,一點一點彌補自己在力量、柔韌等方面的短板,解決自己的傷痛問題,從長計議耐力提升,你一定能在未來收獲更大進步。 從慧跑對于李子成的采訪,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李子成如今的心態已經非常成熟和穩健,正如整場比賽他的發揮也非常穩健一般。 作為361°跑步品類代言人,扎扎實實做好自己,心無旁騖,也非常契合361°品牌近年來全力在產品品質發力,不斷為不同水平的跑者推出真正適合他們自己的產品的研發追求。 為什么飛燃ST兼顧了訓練和比賽? 盡管近年來碳板競速跑鞋成為跑者寵兒,而頂級競速跑鞋往往偏硬且中底較厚,在有效產生回彈助推作用的同時,也會存在緩震不足以及足踝不穩的問題,并非所有跑者都能駕馭。 碳板跑鞋很容易被跑者誤解為是提供強力回彈助力,再加上人們認知并不完整,穿上碳板跑鞋似乎有如神助,其實絕大多數碳板跑鞋提供的首要功能是抗扭轉和支撐,稱作調節穩定型碳板跑鞋更合適,真正能提供回彈作用的碳板跑鞋并不多,只有少數碳板跑鞋可以稱作推進回彈型碳板跑鞋。 在跑步過程中,腳的扭轉有一些,比如著地時足外翻,但總的來說,跑步時腳隨時的不定向扭轉是幾乎不存在的。 跑步一般也不會涉及急停變向,目前絕大多數全掌碳板是為了為整支足提供支撐和抗扭轉,勺子形狀是配合足型,S型是為了適應跟趾落差(腳跟比前腳掌略高)、不限制鞋的適度彎折,同時提供更有力的回彈,如果做成一塊平直的,那么鞋的彎折度和順應性就幾乎沒有了。 361°此次推出的飛燃ST碳板跑鞋就是這樣一款調節穩定性碳板跑鞋,作為361°競速家族矩陣產品之一,飛燃ST是飛燃在成功的基礎上,從產品定位、產品主要特征上全新設計,因此二者具有較大差別。 從外觀設計來看,飛燃ST強調鞋型流動感,外觀協調不夸張,其中底采用了EVA物理超臨界發泡技術,也即361°自主研發的Q3U!KFOAM中底科技。 飛燃ST沒有采用飛飚那樣PEBA發泡材料,而是EVA發泡,就決定的其不是“硬彈”材料,而是更傾向于“軟彈”,也即緩震良好但又不失回彈,這對于大多數普通跑者比賽或者日常穿著而言,更加友好。 有跑者可能會問,飛燃ST的回彈助推是不是比飛飚差很多,飛飚回彈大約75%,飛燃ST回彈大約65%,其實差距并不大。 但飛燃ST由于采用了EVA物理超臨界發泡技術,最顯著的特征是緩震更優秀,沒100%純尼龍彈性體那種特別硬邦邦的感覺,這對于大眾跑者有效緩沖地面沖擊力更好。 而相比于普通的緩震型跑鞋,飛燃ST由于本身也有鏟形碳板,又能提供足夠的支撐抗扭,所以飛燃ST在跑鞋最重要的兩大性能,緩震吸能和支撐穩定方面做到了最佳平衡。 因此,這雙鞋可以很好地兼顧訓練和比賽,是一款既能適合跑者日非常訓練的高水準跑鞋,又適合全馬330以外跑者比賽的競速跑鞋,而330以內跑者更加推薦飛飚。 飛燃ST在鞋面方面采用了ETPU紗鞋面,包裹性良好,同時透氣輕薄,也有效減輕了全鞋重量,相比飛燃,在細節改進非常多,其腳跟采用了收縮設計,這樣可以更加穩定的鎖住腳跟,解決鞋跟不跟腳的問題。 飛燃ST的大底采用了RPU,其立體紋路有效增強了抓地力,耐磨性也得到有效提供,不會出現頂級競速跑鞋跑幾場馬拉松鞋底磨損嚴重的問題。 小結 碳板跑鞋已經取代薄底跑鞋,占據了競速跑鞋的絕對壟斷地位,但隨著碳板跑鞋本身的發展和市場分化,碳板跑鞋只能用于比賽競速的情況也在發生改變。 飛燃ST采用了EVA發泡技術與碳板技術的結合,在緩震、回彈、支撐方面達到了最佳平衡,是一雙不僅用于比賽,也完全兼顧跑者訓練的跑鞋。 飛燃ST極大創新了碳板跑鞋的應用空間,彌補了碳板跑鞋不適合日常訓練的缺陷,為國產品牌持續技術創新點贊! —— 飛飚新配色“人民很行”及“生物大爆炸”將在4月23日20點在淘寶、京東各大平臺首發。 飛燃ST也將在4月23日20點在淘寶、京東各大平臺首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