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陸陸續續看了不少,確實有幫助到。總結整理一下,分享給大家。排名分一些先后。 1、親密關系 講了吸引力到底是什么,人的愛情友情,到底互相是如何吸引的。 2、社會性動物 專業性與可讀性并存,講了人的很多本能的自我機制,從眾心理、自我辯護、為什么會對受害者譴責、喜歡和愛。 3、被討厭的勇氣 做人要有被討厭的勇氣,不要怕被別人不喜歡,在意你的只有你自己。 4、了不起的我 人為什么明明想做一件事卻更拖延,了解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即大象。防御型心智是什么,人如何做出改變。 5、原生家庭 逃離原生家庭的第一步就是勇敢對傷害你的人,說出你曾經受到的傷害。不要怕揭穿和面對。 6、蛤蟆先生看醫生 咨詢對話式,挖掘兒時內心的傷痛。 7、非暴力溝通 要表達需求而不是情緒,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比如你哪件事情讓我感覺受到了傷害,我希望你怎樣怎樣,而不是直接說我討厭你,進行 攻擊。 8、感謝自己的不完美 羅列了一些小故事,更像文獻綜述。接受自己。 以下待讀 9、伯恩斯新情緒療法 10、愛的藝術 11、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 12、熱鍋上的家庭 13、心理學與生活 教科書,也算是科普的百科全書。了解各種情緒產生的機制。 發現很多書,具體內容都記不清了,但是依稀產生的影響還在。 比如了解情緒的產生(還需要再讀具體相關的書),接受自己的各種情緒。他人無能狂怒的時候不要被他帶著憤怒,理解他情緒的產生。自己跟身邊人爭吵,提出需求而不是進行語言攻擊。生氣的事情不要憋著,直接對他說:你做了什么,傷害到了我,我希望你怎么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過分苛求自己,接受現狀,再行動。不要過分再好他人看法,對你沒幫助,堅定內心。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原生家庭》,《了不起的我》,因為都跟身邊實踐,然后反復讀,并給朋友講過一遍內容。讀過一些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不過有的書還需要反復讀。 |
|
來自: 新用戶37383844 >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