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等大事:跟著2位中醫前輩學治“脫發”| 內附肖相如老師講“風濕三方證”的直播鏈接
徐三文 梁延平
肖相如頻道
2022-04-21 07:00
直播預告: 肖相如講特異性方證第13期 —— 風濕三方證的特異性方證 時間:4月21日(周四)晚上8點 講座內容: 1. 如何理解“風濕相搏” 2. 去“桂枝”的機理何在 3. 桂枝附子湯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有何不同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直播詳情 不知道如何查看講座的朋友, ![]() 劉復興先生診治“脫發”的經驗 劉老通過數十年臨床實踐結合現代飲食結構,生活節奏的改變,中青年脫發患者增多,指出:虛證以外,血熱、血瘀、濕熱、肝郁也可導致氣血生化失調,發根失于濡養,而現脫發。 一、血熱型 血為水谷精微所化,以奉養周身。 若過食辛熱,炙煿之味,或者情志抑郁化火,或少年氣血方剛,肝木化火皆能暗耗陰血,或者血熱生風,風熱隨氣上竄于巔頂,毛根得不到陰血滋養,則會突然脫落或焦黃。 斑禿和脂溢性脫發均可見,一般發病時間短,以小孩、青年人多見,伴微癢,口干,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治宜清熱涼血,祛風止癢。 藥用荊芩湯加減:荊芥、炒黃芩、丹皮、天麻各15g,生地、赤芍、紫草、炙黃精、炙首烏、烏梢蛇各30g,荷頂3個。 若毛囊萎縮或絨發生而又脫,加貫眾炭30g或生桑葉15g;瘙癢甚者加白鮮皮,地膚子各30g。小兒劑量酌減。 二、氣虛血瘀型 血瘀毛竅,經氣不宣,新血難以灌注于發根而失其濡養,故而出現大面積脫落。 臨證以斑禿、全禿為多見。病程較長,多在2個月以上,伴頭昏、神疲乏力,面色欠潤,舌淡苔薄白,舌底脈絡瘀曲粗大,脈澀。 治宜益氣活血,通絡。 藥用補陽還五湯加減:生黃芪45g,當歸、川芎、桃仁、水蛭、天麻各15g,赤芍、炙黃精、炙首烏各30g,紅花10g,荷頂3個。 若病久發枯,加蜈蚣以開瘀通絡。 三、肝郁型 以女性患者為主,多因心情不暢,工作繁忙勞累抑郁,肝氣不舒,損及心脾,脾傷運化失職,氣血生化無源,而見脫發。 臨證中脂溢性脫發和斑禿均見。癥見煩躁,抑郁,經前乳脹,易怒,晨起口苦,食欲缺乏,舌紅苔薄白,脈弦細。治宜疏肝解郁。 藥用丹梔逍遙散加減:丹皮、炒梔子、炒白術、炒柴胡、當歸、薄荷、旱蓮草各15g,白芍、茯苓、女貞子各30g,蜈蚣2條,玫瑰花10g。 四、濕熱型 中青年男性患者居多,恣食甘肥,易傷胃損脾,或素為胃熱之體,濕熱內蘊,循經上蒸巔頂,侵蝕發根白漿,致頭發黏膩,稀少或脫落。 臨床中斑禿和脂溢性脫發均可見,而以脂溢性脫發為主。癥見頭發油膩,成片或稀疏脫落,頭屑多,瘙癢伴口苦,便秘,舌紅苔黃膩,脈弦。治宜清熱利濕。 藥用龍膽瀉肝湯化裁:龍膽草、生大黃(后下)各10g,炒黃芩、炒梔子、澤瀉、生山楂各15g,車前子(另包)、土茯苓、茵陳、白鮮皮、地膚子、烏梢蛇各30g。 ![]() 禤國維先生診治“脫發”的經驗 一、肝腎不足為本病基本病機 禤教授在多年臨床實踐中發現,雖然本病病因復雜,既有機體內在因素,又有外界物理、化學刺激和精神因素,但總因七情失調、飲食不節、勞倦過度、久病、重病、產后或先天不足等,造成臟腑虛損,氣血失調,毛根空虛,毛發失養所致。 其病機不外乎虛與實。 虛,一指氣血之虛,一指肝腎之虛;實多因過食辛熱炙煿厚味,或情志內傷,抑郁化火,血熱生風,風盛血燥,或血瘀毛竅等。不論虛實均可導致頭發脫落。 禤教授指出,肝腎不足是本病的內在基礎,肝腎不足型是本病臨床中最為常見的證型。 肝腎不足、精血虧虛、發失濡養的理論在斑禿診治中占主導地位。 禤教授分析了《普濟方》中25個烏須黑發方中的82味藥物,認為歷代醫家治須發變白、須發脫落亦多從補腎方藥入手,方中選用概率較高有補腎作用的藥物有:生地黃、熟地黃、枸杞子、菟絲子、懷牛膝、補骨脂、覆盆子、黃精、山茱萸等。 二、分兩型論治重型斑禿 1. 肝腎不足型: 多見于中年以上或久病后,頭發焦黃或花白,片狀或彌漫性脫落,或有脫發家族史,常伴有腰膝酸軟,頭昏耳鳴,舌淡,苔少,脈沉細。治宜滋補肝腎,填精生發。 藥用何首烏15g,黃精12g,女貞子、枸杞子各20g,菟絲子、炙甘草各10g,山藥30g,茯苓25g,山茱萸9g。 偏陽虛者加巴戟天、補骨脂;偏陰虛者加知母、旱蓮草;兼有血瘀者加側柏葉、丹參等;失眠多夢者加五味子、酸棗仁等。 2. 氣血兩虛型: 病后或久病脫發,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晄白,頭暈眼花,心悸氣短,夜夢多,失眠等,舌淡,苔少,脈細無力。治宜益氣養血,健脾補中。 藥用黨參15g,黃芩25g,白術、白芍、茯苓、大棗、何首烏、黃精、當歸、五味子、熟地黃各15g。 三、內外合治,強調綜合治療 重型斑禿是臨床嚴重損害容顏的皮膚病,治療困難,難以取效。其致病因素多,病情復雜,但主要病因不僅是局部毛發功能的改變,更是整體機能的異常。 因此臨床應內外合治,標本兼顧,立足整體,尤其注意陰陽平衡,以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為根本,全方位地采取多種給藥途徑和治療手段,綜合治療。 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局部治療與內服藥物整體治療相結合。 精神心理治療對由精神因素引起、誘發的斑禿尤為重要,特別當本病處于活動期時,讓患者解除思想顧慮,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密切同醫生配合,堅持治療是治愈斑禿的關鍵。 斑禿常以外用藥配合治療,外用藥物可以經過皮膚滲透至毛囊周圍及毛囊處,并可直接吸收至血液循環到全身有毛囊的部位,在單純性斑禿治療中有著確切意義。 但要注意,患者即使是單純性斑禿,內服藥物整體治療也不可忽視,特別是本病處于活動期的重型斑禿,斑禿的主要病因應是整體機能的異常。 臨床除了辨證治以益腎填精、養血調血外,還常以梅花針合TDP神燈照射療法來配合治療。 根據禿發區局部的皮膚變化情況,用梅花針輕巧而均勻地叩刺皮損區穴位,靈活選擇彈刺手法。 頭皮微紅輕度腫脹的脫發區采用輕叩手法; 頭皮無明顯變化者采用中等刺激量叩刺,使局部頭皮潮紅充血;頭皮凹陷,表面蒼白光亮,應用重手法叩刺至少量滲血,每區3~5分鐘。 繼以TDP照射患部,距離20~30cm或以患者自我感覺舒適為宜,每次15~20分鐘,每周2次。 另選用人參、高麗參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以健脾胃,益氣血,使氣血充盛,經絡通暢,毛發得以濡養。并配合外搽益發B酊(醫院制劑,內含人參葉、花椒、黃芪、紅花、冰片等)。 四、提倡中西醫結合,臨床慎用激素 禤教授提倡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如在中醫辨證的同時結合機體免疫功能的檢測,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等內分泌功能的檢測,以明確本病的主要病因。 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結合西藥局部免疫治療、系統免疫治療、光動力治療等,常獲滿意的療效。雖然激素對來勢兇猛、面積大的斑禿有肯定的療效,但斑禿只是一個損害容顏的疾病,激素長期、全身應用難以避免各種副作用的發生,運用應慎重。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皮膚病中醫經驗集成》,徐三文、梁延平、唐島主編,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010.4。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