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歲的老中醫告訴我: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就是補脾!我以為他是隨口亂說,后來才發現那才是金口玉言。 那時候我還在實習,來了一個靜脈曲張患者。年齡看起來不算很大,四十多歲的樣子,但是走起路來十分吃力。他穿著短路,所以我一眼就看到他的小腿上布滿“小蚯蚓”。 老中醫負責給他問診,我就在一旁打打下手。說是打下手,其實就是站在那聽,聽老中醫怎么問、聽患者怎么說。 該患者小腿后側的血管隆起,青紫色非常明顯。患者說他平時感覺小腿酸脹酸脹的,尤其是勞累之后,酸脹、重墜之感很嚴重。老中醫看了他的舌脈,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緩。 我當時聽老中醫問診聽得昏昏欲睡,感覺只是一個靜脈曲張而已,活血化瘀就好了嘛。結果這時候,老中醫正好叫我名字,讓我說說這個患者該怎么治。 突然被提問,嚇了我一跳,我把我的想法脫口而出:活血化瘀就行。 果不其然,挨了一頓批。老中醫告訴我:你聽了半天都白聽了,說的全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就是要健脾,不健脾補氣,只會越來越嚴重。 聽完他的批評,我是很不服氣的。靜脈曲張就是因為淤血導致的,這跟脾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是礙于患者還在,所以我就沒有繼續多問。 老中醫給患者寫下了這幾味藥:黨參、白術、黃芪、當歸、紅花、山楂、萆薢、茯苓。 這張方子確實是健氣補脾的,患者用了一段時間之后,腿部的靜脈曲張有明顯減輕。這也說明補脾確實有效。 后來,我拿著方子去請教,想問問老中醫,為什么靜脈曲張要補脾,這張方子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老中醫跟我詳細的說了一下。他說這個患者舌淡、脈細、氣短無力,勞累之后腿部酸痛加劇,很明顯的氣虛。而脾是主氣的生化,氣虛一定要考慮到脾虛。 而這樣方子,他是分了三個步驟的: 第一步,用黃芪、黨參、白術健脾補氣; 第二步,用紅花、山楂、當歸活血化瘀; 第三步,用萆薢、茯苓利濕祛濁; 他這樣一說,我就徹底明白了,也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像老中醫這樣的大夫,他們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而我要做的就是好好的聽、好好的學。再不可隨意亂說,不僅耽誤病人,也會加深別人對中醫的誤解。 有人經常問我,你為什么不寫方子克數呢? 我想說:這是因為每個人輕重緩急不一樣,所以克數也是不一樣的。中藥講究的就是一個克數,克數正確,幾服藥就能解決,克數不正確,就算吃了上百服藥,都毫無用處。 我是李醫生,關注我@中醫李亞南醫生,共同探討更多靜脈曲張知識,解決問題!#我要上微頭條##中醫##靜脈曲張# ![]() |
|